打通知行两环节,实现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
2014-04-06张连春付秀芬石国强商万军
张连春,付秀芬,石国强,商万军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3.河北北方学院 学生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4.河北北方学院 团委,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知行统一不是新名词,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论述者众。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命题,又是任何教学活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现实中,知行脱节的现象却十分明显,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因此,打通知行两环节,是完善教学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回归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良好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大的环节,一是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传授,二是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养成,也就是说要实现知行统一。知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是行之始,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才会引导出良好的行为。行为是认知的目的与归宿,认知只有弘扬为现实行为,才是一个认识过程的完成,而且,有了现实的行为会进一步实现认识的深化,从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推进认识与实践活动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早在中国明朝时期,心学大师王阳明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德育观,他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他坚决反对知行分裂,主张只有实现道德精神与道德践履相结合,实现知行的转化与统一,才能实现“致良知”的目的。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完善,而道德的完善是知与行的统一,知与行统一的人才是具有完全人格,具有多方面教养的人。”[1]641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知行必须统一,而行为更为重要,为此,不惜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古今中外,论述知行统一思想的教育家很多,而今天,知行统一思想也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现实层面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知轻行、知行脱节、知行背离等知行不一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意识中的重知轻行。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进行的是知识本位的教育,过于看重分数和升学率,而对学生的行为养成却关注极为不够,教师灌输完,学生背过,考个高分,那么教师就是个好教师,学生就是个好学生。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是严重的重知轻行,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几门理论课程,缺少实践环节,缺少对行为养成的要求,明显地背离着知行统一的基本原则;二是教育过程中的知行脱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地是把自己局限在几门课的讲台上,最需要实践环节的课程,却恰恰缺乏甚至没有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形成了一种不受学生欢迎的纯知识灌输。也不能与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开展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能贯通,基本上是各干各的;三是现实表现中的知行背离。由于教育过程和模式的知行分离,导致现实中学生身上比较严重的知行背离现象。如提起爱国就情绪激昂,可就业时对下基层、去中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却踌躇不前;一提起社会上的腐败就恨得咬牙切齿,可考试作弊、有点小权力就谋点私的现象却并不鲜见;满口都是讲诚信,可对抄袭作业、恶意拖欠学费等行为却不知羞愧;立志要干大事业,可就是不肯将脏乱的宿舍、教室打扫一下等,不一而足。表现了明显的“对物不爱惜、对事不满意、对人不感激、对己不严厉”,“对外要求高、对己要求低”的知行背离倾向,形成了学生比较严重的人格分裂现象,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欠缺和价值的迷失。
二、问题的解决
要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就必须打通知与行两个环节,为此要实现几个转变:
(一)明确落脚点,从知本位向行本位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知、情、信、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它的最终落脚点是行为,也就是说帮助受教育者把入耳入脑入心的东西,也就是内化的东西,最终外化、弘扬成一种现实行为,才是教育的完成。如果教育仅仅停留在认知环节,那么就只能是半截子教育,培养的是人格并不完善的半截子人,最终甚至连这半截子成效也保不住。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2]221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不是看其认识了什么,而是看其做出了什么,评价教育的成败也不是看知识灌输的如何,而是看行为的导向如何。因此,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落脚点,从知本位向行本位转变,从认知环节着力,从行为环节落脚。
(二)完善教育内涵,从重知识灌输向行为养成转变
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并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个周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实践,任何一种教育,从它的内容到过程都必须包含两个环节,也就是认识与实践,或者说知与行。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实践的施行又会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并推动认识进一步深化、升华。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尤其作为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践环节或内容常被忽视,大多并未纳入教学过程之中,只是对知识讲完一考就完事大吉了,至于学生的行为如何,基本上不闻不问。不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把行为的养成当做教育的中心内容、根本环节和最终目标。由于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养成教育欠账太多,许多大学生还需补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课,这无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更大的任务,如果高校再不重视,那么对学生一生教育的缺失将更为严重,甚至是根本性的。一个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不是自发形成的,更不会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各方力量尤其是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努力才能形成。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德育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习惯是人的道德资本,养成好习惯会让人受益无穷[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实践、行为要素,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应围绕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政治道德行为习惯而进行。
(三)改进方式方法,从结论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变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保持课堂为主、教师中心、教材至上、知识考核的模式,教师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结论式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性的东西,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教育是一个知、情、信、意、行的辩证发展过程,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其他课程的教学,它是改造思想、塑造灵魂、健全人格的工程,光传授知识远远不够,必须使学生产生情感、树立信念、形成意志,才能最终外化为现实行为。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结论式的灌输教育转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式、体验式德育,使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判断、认同、参与、体验。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4]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坚决反对一味的灌输,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了道德目的,而采用不道德的手段。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在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参与、体验中得来的认识才会更加牢固,更易内化为品德素质,进而外化为良好的行为。
(四)改革考核办法,从重知识考核向重行为考核转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二是综合测评。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就缺乏实践环节,基本上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所以考核的办法大多是对概念、原理等知识层次的闭卷考试,学生死记硬背一通,一考了之。而对作为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即行为的考核却基本没有,从考核层次就造成了知行分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拿出一定比重用在行为上,比如将知识的考核成绩占到50%,而另50%用于实践环节,在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行为能力,如鼓励、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学习,贴近现实生活,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文明宿舍创建、善行校园建设、志愿服务、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等,可以以项目化的方式,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组成小组,选取一个项目,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运作相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学用一体。这样,既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强化学生的思维与现实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形成,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强化了入脑入心。这一考核应过程与结果相统一,从项目的规划、措施、实施到成效,由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给出综合评定,计入期末总成绩之中。每学年开展的学生的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等全方位的考核,虽有思想政治品德的考核,且比较看重现实行为表现,但由于不够科学、细致、完善,效果并不理想。应进一步完善这一测评体系,由每年一次的集中测评改为过程测评、多次测评,由学生管理一个口上的测评改为教育、管理、服务多个口上的真正的综合性测评。这样似乎加大了工作量,但只要设计运行得当,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考核,都是一种指挥棒,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直接而明显的导向作用,强化行为的考核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措施。
(五)软硬结合,从教管分离向教管结合转变
教育是靠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影响学生的,它是一种“软性”的要求,不带有强制性、强力性;而管理则是采取一些硬的措施去规范学生,用带有强制性、强力性规章制度去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所以,管理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来得更直接、更有力度。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了良好的思想认识是良好行为形成的前提条件,但从思想到行为这是认识过程一次最关键的飞跃,实现起来并不容易。青年学生虽有自觉性、自律性的一面,也有着很强的散漫性、自发性的一面,需要外力的规范、制约。事实上,任何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多方面力量他律而成。而严格的管理正是他律的具体体现,在理论教育入脑入心的同时,对学生的饮食起居、考风考纪、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诸方面从管理的角度予以规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引导自律,强化他律,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改变学生重知轻行、知行不一的现象。
(六)优化育人环境,从小德育向大德育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但许多学校在落实这一文件精神上做得远远不够,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打通知行两个环节,从知行统一的高度制定完善教育规划,改变过重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德育局面,调动、统合各方面力量,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纳入各门课程内,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尤其要设法贯通教学第一课堂、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网络阵地第三课堂,并由此贯通知行两个环节,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引进、利用校外资源,有效整合社会和家庭的力量,打破彼此孤立的局面,统一协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系统。学生不是独立的个体,学校不是封闭的环境,整个校园、甚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教育的课堂、生活的舞台,让学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思想和行为的熏陶,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打通知与行两个环节,说起来简单,但真要落实起来却并不简单,需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健全机制、完善措施、细致落实,从入脑上着力,从入行上落脚,只有这样,才能知行统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
参考文献: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A].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朱林,汪兆亮,李万里,等.知行统一全面回归:当代高校德育实效性探微[J].前沿,2005,(6):139-142.
[4] 陈历.知行合一、关注实效——以行动学习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的教学效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5-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