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领域的特点
2014-04-06沈东
沈 东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学系,上海 200241)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看法及评价。本文涉及的“价值观领域”这一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内,各种不同性质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观念集合;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领域,特指改革开放后,各种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相互冲突、相互整合的总体局面。本文试图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价值观领域的状况作以论述。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多元
(一)传统价值观在弱化中得以批判性继承
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成于先秦,立于汉朝,通过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断强化而形成的以儒家为核心、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的价值体系,主要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教化的观点。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其符合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再加上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状态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动,所以,在漫长的王权社会里,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即使是到了近代,在清政府日渐衰微,中国的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西方的思想观念如潮水般涌进中国社会之后,在与各种价值观念的竞争与交锋中,传统的价值观仍然居于主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尽管传统的主流价值受到了十年“文革”的冲击,但由于其与传统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计划经济的诉求有较高的契合度,更由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交往方式没有根本的变化,所以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总体框架、根本精神依然得以传承。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追求财富的本能欲望得到充分的释放,传统的束缚在人们思想中的条条框框受到极大的冲击,新的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平等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得到滋长,传统价值规范中“重义轻利”、“重名轻实”等主流价值观受到极大的质疑。以儒家为主体的价值观受到了以崇尚自由、民主、博爱等西方价值观的半路截击,传统价值的势头大大减弱,人们不再把仁义礼智信看成唯一的神圣不可动摇的信条,同时把三纲五常看成是封建统治者愚化人民的思想武器而大加鞭挞。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受到质疑和批判本身是一种进步。封建社会解体、封建的价值体系也应当为新的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所替代,传统的压抑人性的价值规范也理应受到大力批判。然而,暂时受到批判的也不一定就是糟粕,被人们狂热鼓吹的事物也不一定就是精华。从传统价值规范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因此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却问题多多。新世纪十多年来,伴随着社会上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思考传统价值观在当下的意义,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2004年,由季羡林、许嘉璐、任继愈、王蒙等众多学者联合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更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他们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1]。传统价值在当代中国的承继初见端倪。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的否定,传统价值的承继已成为必然。只是今天我们要回归的传统已不再是几百年前封建君王所推崇的那套君臣之道,而是立足传统价值规范的基础上,从中国人的现实需要出发,自觉自愿地践行传统价值规范。仁义礼智信,仁义之心、礼貌待人、好学为智、诚信为荣,这些价值观不论在哪一个层面上都应当为当下的中国人所继承。难以想象,一个不讲仁义、不讲礼貌、不讲学习、不讲诚信的社会会成为一个怎样的社会?传统价值观是我们的血脉,当一个人的血液流通不畅,经脉受堵的时候,这个人又怎么能够健康成长呢?基于现实的问题和学者的呼吁,人们再一次捧起四书五经、再一次回到孔孟之道那里寻求内心的安宁,彷佛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二)西方价值观在泛滥中得到选择性的认同
文明的接触、文明的交流,本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古代中国,东西方文明就曾经有过星火般的碰撞,这样的碰撞无论是对于东方还是西方,都是极为有益的。然而,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掠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面形成,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的附庸。随之而来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全面输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来到了中国。
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在封建社会坚不可摧的价值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各种思想观念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宗教的和非宗教的、空想的和非空想的、封建的和非封建的价值观念纷纷粉墨登场,企图在中国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等一批知识分子率先扛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一时间,民主与科学成为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的价值观。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及其复杂,一种价值观还没站稳脚跟,另一种价值观已席卷而来、取而代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并以不可抗拒的魅力激起了青年人心中火热的向往。随后的几十年,在风风火火的革命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动摇的主流价值形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国内的主流价值观和革命时期大同小异,宣传阶级斗争、集体主义、号召人民政治觉悟,鼓励为社会、为集体做贡献。在一个封闭的体制内,一元化的价值观尚且可以维持稳定。但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这就为西方价值观再次进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西方价值观传入中国社会,本来是无所谓好坏,只要它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能为中国社会所接受。然而,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就说过,“窗户打开,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会飞进来蚊子”,价值观念也是如此。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观,在当今中国,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许许多多的伪民主假民主却披着民主的外衣在中国大行其道,以致有泛滥成灾之势;自由作为一种价值观不仅是西方的专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终极关怀。但是,许多不合时宜、不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思想观念却假借于自由的旗帜招摇过市。我们不拒绝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排斥西方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在学习、接受西方价值理念的同时,要思考一下是否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是否能够促进我们更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也是从西方传来,我们在学习、接受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现象,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做到了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最终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政治民主、个人自由的价值诉求也是如此,民主与自由从来就不是靠别人施舍的,西方国家的民主与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几百年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即使在今天,自诩为民主国家的美国也会发生“占领华尔街”的运动,打着自由的旗帜在世界各地耀武扬威的美军也会时常暴露出各种违背自由的丑闻。
全球化的大背景、对外开放的外部条件以及社会转型的内部动力,西方的价值观在中国国内有着广大的市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政界还是学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受到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的深刻影响。经济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要想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往来,理所当然就要遵守西方国家建立的游戏规则,这就在无形中给中国套上了紧箍咒。政治上,从民间到高层领导,民主政治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从改革开放后的十二大到已经召开的十八大,民主都是历届党代会的热门词。即使一些反民主伪民主的思潮,也会给自己穿上民主政治的外衣,企图获得民众的认同。今天,我们对待西方价值观的态度日趋成熟,我们接受民主、人权等价值理念,但我们也会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剔除其不合时宜的成分,做到实事求是。由此可见,在当前条件下,西方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广泛流行,在几十年来的一轮又一轮的冲击下,民主、平等、自由、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得到了中国民众有选择性的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确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近年来,学术界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提出要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查阅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颇丰,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各种提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有的学者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划入核心价值[2];有的学者将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团结和谐、开放包容解释为核心价值[3]。过去的众说纷纭为今日的理论共识作了必要的准备,先前的学术争论也为当下的理论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最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24个字涵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大多数群众诉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的艰辛与辉煌,回顾中国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回顾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然而,由于处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饱受外界的误解、攻击,以至于谈红色变、谈共色变。从最初的“共产共妻”到“赤匪”再到“匪伪”等等,这些污蔑固然不足以否定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却深刻地影响了不知情的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影响了许许多多无党派人士及海外爱国人士对共产党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封锁,在很长的时间内,外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是处于一无所知的境地,中国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交流日渐频繁,红色的中国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但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贫穷”、“落后”等直观的感受上。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再加上西方学者趁势火上浇油,故意歪曲、丑化、妖魔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领导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西方国家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的国际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2008年,在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普遍低迷不振,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下,克服重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以致“中国模式”成为危机过后国际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时,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将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些都为改善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挣了不少分。
然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足以遮蔽我们观察国内社会问题的视野,国际形象的改善也不足以回避国内社会问题的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网络上兴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关于“跌倒老人要不要扶”的讨论,黄赌毒泛滥,一些原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消失的社会丑恶现象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现象的出现,除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缺失,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大声疾呼“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用先进文化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为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当前,无论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我们都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好比一件量身定做的锦衣,可以为社会主义中国保暖增色。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利益格局发生剧烈变动,利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利益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一元化的价值体系被消解。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冲突日益加剧;价值冲突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价值整合的趋势;在价值整合的进程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价值选择。
价值冲突,是指各种不同性质价值观之间的彼此否定、相互竞争。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为核心的价值观、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等价值观以及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在中国社会相互交锋、相互激荡、相互冲突。这三者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此消彼长的不同态势,它们针对相同的社会问题却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践行不同价值规范的主体在言谈举止方面差异显著,有的方面甚至格格不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以自由、民主为旗号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社会泛滥,它们认为,中国必须要走西方的民主、自由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持此种观点的以青年学生居多。这一时期,传统的价值规范在中国社会失宠,人们大讲特讲个性解放、思想解放。
从平息“六四事件”后到世纪之交,西方价值观在中国有所收敛,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在中国出现消化不良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传统价值规范对它的抵抗,更重要的还由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规范。新世纪十几年来,中国社会进一步反思西方的价值理念,并逐步消化其合理成分,开始选择性地认同其精华的部分,传统的价值观呈现复苏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提出。
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转型时期的显著特征,冲突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整个社会缺乏一个能够统率全局的核心价值观,整个社会呈现核心价值观真空的局面。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当前中国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面貌。青年人大声呼喊民主、自由,然而对何为民主、何为自由则不求甚解;老一辈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学者则呼吁复兴国学、回归传统,然而,他们对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往往认识不足,总是看不清传统与现实的差距与隔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本应当成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利条件,尽管党在十八大上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让人民群众对其产生认同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当前条件下,价值冲突是转型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价值冲突也是中国社会许多问题的根源。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整合
价值冲突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冲突的同时,各种价值观也开始了相互整合的过程。价值冲突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价值整合则起到了消除不和谐因素的作用,价值整合伴随着价值冲突,同时在价值冲突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重经济轻文化、重经济轻环境、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等等,随着改革的持续进行,矛盾越来越大。当文化建设、环境保护、公平正义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要协调发展、要均衡发展,于是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公平正义、新农村建设等概念应运而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应时应势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改革进程中的新问题新矛盾,进行价值整合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多元化、价值多样化,传统的同质化社会结构已经解体,再加上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人们普遍地关心个人得失。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行有效的价值整合则难上加难。有学者指出,价值整合分为多个层次,主要是:价值目标的整合、价值手段的整合、价值结果的整合[5]。还有学者指出,价值整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强制性”整合方式,即维持某一种价值观的大一统局面,不允许其他类型的价值观存在;二是“对抗性”整合方式,即允许两种类型的价值观交流、对比甚至对抗来实现社会心理的稳定;三是“和谐型”整合方式,即保持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允许不偏离人类文明发展轨道的其他价值观存在[6]。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目标的整合上应当坚持共同富裕;价值手段的整合上,应当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结果的整合上,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制性”整合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对抗性”整合方式不适用于中国国情,只有“和谐型”整合方式顺应潮流。
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攻坚阶段,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继续努力,通过价值整合,“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7],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唯有如此,存在着巨大价值冲突的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发展。
四、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存在、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一种选择过程。有学者指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选择之所以可能,其根据在于: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二是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三是人们实践的广度与深度;四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8]。同时,笔者认为,价值选择还分为国家、政府以及执政党层面的宏观价值选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中观价值选择;作为单个主体人的微观价值选择。价值冲突和价值整合也相应的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在各自的层面产生、发展。价值冲突伴随着价值整合,而价值整合渗透着价值选择。在整个价值冲突、价值整合过程中,价值选择一以贯之。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选择,既有宏观层面,也有中观层面,还有微观层面。单个层面内部的价值选择容易整合,但是,各个层面之间的价值整合、价值选择则颇有难度。比如,在宏观层面,改革开放起步之时,对于要不要改革、要不要开放虽有分歧,但是,凭借着领导人个人的勇气与智慧,通过讨论、协商、比较等一系列办法,最终是能够形成统一的价值选择。中观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微观层面的个人价值选择也是如此。但是,当宏观、中观、微观这三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不能整合,不能达成统一的价值选择时,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如上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是政府层面作出的决策,也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却给国企的员工带来了阵痛,使一部分员工难以接受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价值整合、价值选择就比较困难,难以达成一致。这样的事例,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比比皆是。当前我国改革的瓶颈也就是国家、政府、执政党的宏观层面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中观层面以及单个主体人的微观层面之间的价值冲突加剧,价值整合、价值选择难以实现。
结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背后,价值观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规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编织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领域的新画卷。在整个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固然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但是没有价值冲突就不会有价值整合,没有价值整合也就不会有新的价值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价值冲突是历史的必然,是传统中国实现华丽转身所必须要经受的痛苦磨炼,就好比刚出世的婴儿,必须要听到最大声的啼哭,方能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季羡林,等.甲申文化宣言[N].文学报,2004-09-09.
[2]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
[3]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旗文稿,2012,(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2).
[5]唐莉.价值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
[6]涂小雨.论执政党意识形态与价值整合的模式与方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8]杨杰,姚正宽.社会发展与价值选择[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