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四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2014-04-05高仰贤
高仰贤
(四川省成都骨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61)
杨氏四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高仰贤
(四川省成都骨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61)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用四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中,男2例、女63例,年龄31~72岁,病程1天~3年,眩晕58例、头痛7例、猝倒3例,颈肩部僵硬并伴有相应压痛点49例,旋颈试验阳性48例,颈椎DR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不稳65例、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3例、伴韧带钙化12例。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推拿:用杨氏(成都骨科医院已故骨伤专家杨天鹏教授)理筋手法推拿。
电针:患者俯卧位,胸部垫薄枕,埋头放松。取风池(双)、头维、四神聪、内关、肩井等穴,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IV型),选择连续波波形,强度调试至0.5~1.5,以患者可耐受为准,治疗时间20min。
艾灸:铜质圆形艾灸盒装入适当长度艾柱,点燃后外套防烫伤套放置于双侧风池、天宗穴,每次约20min,每日1次。
药物: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
治疗2周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愈36例,占55.4%;好转27例,占41.5%;未愈2例,占3.1%;总有效率96.9%。
5 讨 论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变、脱水,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移位,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改变,直接刺激、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持物落地、猝倒等,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诱发或加重,同时可伴有颈肩痛、颈枕痛[2]。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因肾精亏损、精髓不能上荣于脑,致使气血推动无力,颈部经络不通,气血痹阻,精血不能上注于头部而发眩晕。杨氏理筋八法是杨氏骨科在9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治伤方法,对于颈腰椎退行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疗效。主要用托点、拨络、揉摩等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松弛肌肉,达到通络止痛、调整筋位、消除粘连的效果[3]。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目眩要穴,内关宽胸止呕,百会属督脉,入络于脑以止眩晕。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功长祛风止痛[4]。本疗法针刺取风池、头维、百会,舒筋通络,可以调节交感神经的功能,达到缓解椎动脉痉挛的作用。针刺后结合艾灸,将热能均匀传入穴位的深部,起到改善血流速度和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研究证实,针刺能够改善颈部椎枕肌群的紧张状态,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脑干中的网状结构、前庭神经核区和内耳的缺血,达到平眩止晕的目的[5]。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作用。观察表明,杨氏四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3.
[2] 韦贵康,黄宪章.中医筋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9-155.
[3] 张继祥,曾一林.杨天鹏骨伤科治验真传[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9-83.
[4] 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6.
[5] 宋敏,蒋宜伟,史达.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3,24(5):310.
R255.618.55
B
1004-2814(2014)11-1014-02
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