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剑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验案

2014-04-05刘渝松马善治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清阳颈项肩胛

刘渝松,马善治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400010)

郭剑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验案

刘渝松,马善治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400010)

袁某,女,44岁,2009年3月28日初诊。因工作原因长期久坐伏案,又不注意姿势,5年前开始颈项酸痛,肩胛板滞,经常头晕、恶心,困倦少食,不耐劳累。5天前又因工作繁忙劳累症状加重。颈椎MRI检查示颈3-4、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伴椎管轻度狭窄,颈椎体骨质增生,颈7椎体异常信号,考虑为脂肪沉着。脑血流图检查示脑血管紧张度增高,提示脑供血不足。症见头晕,目眩,恶心,头不能转侧,转侧则天旋地转。再行推拿仅半天舒服,复如故。改服中药平肝祛风、活血通络,症稍缓,动辄复作。查一般情况可,面色苍白,精神欠佳,面容憔悴。颈项及肩背部肌肉较紧张,颈项转动不灵活,颈3-7椎棘突及棘旁轻微压痛,未引出明显放射痛,双侧肩胛冈上缘压痛,尤以右侧为甚,双肩部及上肢无明显压痛,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舌质淡边少许齿痕,苔白脉细。郭师辨证为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之眩晕病,西医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以健脾养胃,益气升阳。首先针刺风池、风府,采用平补平泻法。再针刺颈部阿是穴,针尖指向病所,用滞针法,使针感向肩胛部放射为宜。针刺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中脘,采用捻转补法,得气后配合温针灸2壮,日1次。推拿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五经、点风池手法,再用拿揉、滚推、推分手法放松颈项及肩胛部肌肉,再施以仰卧手牵旋转法以调整颈椎小关节位置及顺应性,日1次。嘱卧床休息,避风寒。2009年4月1日二诊,颈项及肩胛部酸痛较前减轻,头晕症状稍有改善,但头仍不能转侧,动则头晕加重,并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饮食乏味,睡眠不佳,大便稀溏,舌质淡边有少许齿痕,苔白脉细。郭师在继续用非药物疗法治疗的同时,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药用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2g,陈皮12g,当归10g,葛根10g,升麻10g,柴胡10g,丹参10g,川芎10g,茯神20g,夜交藤12g,炙甘草6g。5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日1剂。嘱注意休息,避风寒。2009年4月6日三诊,颈项酸痛基本消失,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明显减轻,饮食及睡眠明显改善,坚持以静待变,继续前法治疗,并嘱加强颈肩部适宜功能锻炼。2009年4月12日四诊,颈项酸痛伴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基本消失,兼症悉减。嘱继续内服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1丸,白开水吞服。服药1个月停药,并嘱坚持颈肩部适宜功能锻炼,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脱出,钩椎关节失稳,钩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血流受阻,可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头晕、头痛、耳鸣、眼胀、视力减退等。中医认为,引起眩晕病的原因很多,但不外虚实两者,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不足、清阳不升。《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之海,上气不足,则清阳不升、脑髓不充、清窍空虚,故头晕、目眩。张景岳认为“无虚不能作眩,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人到中年,长期久坐伏案工作,久之则致颈部筋脉劳损,气血不畅,又素体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脾胃亏虚,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脑海失养而致颈痛、头晕、目眩、恶心等。郭师根据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的原则先取风池、风府及颈部阿是穴,而风池、风府二穴为治风之要穴,《素问·骨空论》曰:“大风颈项痛,刺风府。”两穴均善治头痛、头晕、颈项急、不得顾、目眩之疾,可以缓解“眩晕而痛,俯仰转侧不利”的症状。再取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中脘等腧穴,并配以温针灸可达活血通络、健脾养胃、补气升阳作用。通过对头部、颈部、肩部的推拿治疗可以解除颈项部肌肉痉挛,改善头部及颈肩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颈肩部酸痛,缓解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二诊时仍头晕,头不能转侧,动则头晕加重,并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饮食乏味,睡眠不佳,大便稀溏等,郭师认为皆是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所致,故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以增强健脾、益气、升清之效。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原用以治疗“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唯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泄其火则愈矣”。郭师临床随证加减,取得良效。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的作用。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加丹参、川芎养血活血,益气与活血并调。加茯神、夜交藤养心安神。加葛根升阳止泻、舒筋解痉、缓解颈痛。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清阳之气上升,脑窍能得清气之濡养而不致眩晕。 “病急用汤剂,病缓用丸药”,故在颈痛、头晕诸症缓解后,改用补中益气丸缓缓图治,再坚持颈肩部适宜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2014-03-04

R249.7

B

1004-2814(2014)10-0971-01

猜你喜欢

清阳颈项肩胛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脊柱调衡手法联合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与病理妊娠的关系分析
超声检查NT增厚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胎儿颈项透明层值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