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4-04-05王雅萍王红晔徐友娣

山东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科书妇产科检出率

王雅萍,王红晔,徐友娣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210006)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代谢异常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GDM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应引起重视。目前,各国对GDM的诊断方法和采用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故报道的发生率差异也较大[1]。2007年我国制定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2],推荐采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界值是基于1964年O'Sullivan和Mahan制定的100 g OGTT标准的准基础上修改演变而来。2010年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依据全球大样本多中心研究结果,制定出了GDM新诊断标准[4]。卫生部于2011年12月在全国发布并实施的GDM诊断行业标准也是在国际IADPSG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制定[3]。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IADPSG诊断标准与2008教科书的诊断标准对GDM的检出率和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2年

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2 503

例。其中1月1日~6月30日共1 108例,使用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诊断GDM患者115例(教科书组),年龄(29.15 ±2.13)岁,孕前BMI为(22.25 ± 3.05)kg/m2,筛查孕周(26.12 ±1.31)周,分娩孕周(38.53±4.57)周。7月1日 ~12月31日共1 395例,使用IADPSG的诊断标准,诊断GDM患者306例(IADPSG组),年龄(30.23±4.60)岁,孕前 BMI(22.14 ±2.03)kg/m2,筛查孕周(25.46 ±2.42)周,分娩孕周(38.34 ±4.29)周。选择标准:所有病例在妊娠20周前检查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如果 FPG≥7.0 mmol/L 或随机血糖≥11.1 mmol/L,则复查 FPG,如 FPG≥7.0 mmol/L,诊断为GDM。其他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均在孕24~28周进行75 g OGTT试验,用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与IADPSG两种标准对OGTT血糖进行分析。两组孕妇年龄、BMI、筛查孕周、分娩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OGTT方法 试验前3 d正常饮食,试验前需空腹8~12 h,测空腹血浆葡萄糖,然后将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 mL水中,5 min内服完,喝第一口时记时间,服糖后1、2 h取静脉血,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2.2 GDM 诊断标准 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5]:75 g OGTT试验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GDM,即FPG、服糖后1、2、3 h 血糖分别为 5.6、10.3、8.6 和 6.7 mmol/L。IADPSG诊断标准:75 g OGTT试验达到或超过下列至少一项,即FPG、服糖后1、2 h血糖分别为5.1、10.0、8.5 mmol/L。

1.2.3 观察指标 经各诊断标准诊断符合GDM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健康教育、适当锻炼、控制体质量,必要时加用胰岛素调整血糖。记录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GDM检出率比较 教科书组GDM检出率为10.37%,IADPSG组 GDM 检出率为21.93%,两组GDM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教科书组妊娠期高血压11例(9.5%)、胎儿宫内窘迫6例(5.2%)、羊水过多 5 例(4.3%)、产后出血 3 例(2.6%)、胎膜早破 20 例(17.4%)、剖宫产 60 例(52.2%)、重度子痫前期8 例(6.9%)、引产失败 26例(22.6%)、会阴侧切 50 例(43.5%),IADPSG 组分别为35 例(11.4%)、16 例(5.2%)、15 例(5.0%)、8例(2.6%)、47 例(15.4%)、176 例(57.5%)、5 例(1.6%)、31 例(10.1%)、61 例(19.9%)。教科书组重度子痫前期、引产失败、会阴侧切发生率较IADPSG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P均>0.05。

2.3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教科书组巨大儿10例(8.6%)、新生儿低血糖3例(2.6%)、新生儿黄疸3例(2.6%)、新生儿转诊 4 例(3.4%)、死胎 1 例(0.8%)、胎儿肩难产5例(4.8%)、胎儿生长受限6例(5.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2.6%),IADPSG 组分别为13 例(4.2%)、9 例(2.9%)、5 例(1.6%)、4 例(1.3%)、1 例(0.3%)、1 例(0.3%)、2例(0.7%)、0例,教科书组巨大儿、肩难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IADP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科书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转诊、死胎发病率较IADPSG组高,但P均>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孕期进食过多、运动量少、体质量猛增、高龄初产等因素使得GDM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国内外GDM的患病率波动较大,这与各国GDM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密切相关。GDM在孕早期母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孕中晚期可导致孕妇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严重时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胎,因此对于孕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应尽早予以筛查,以便及时诊断并予以治疗。之前我国采用的GDM筛查标准不统一,既往临床资料质量低,不同地区、种族、人群难以进行比较。我院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其GDM检出率是使用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的2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比既往的诊断标准都低,这大大降低了GDM的漏诊率,纳入了更多的需要诊治的孕妇。

本研究结果表明,IADPSG的诊断标准与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相比可以提高GDM的检出率,但是并没有使GDM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在围产儿方面IADPSG的诊断标准可显著降低巨大儿、胎儿肩难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因体质量因素引起的手术产率,明显改善了围生儿的不良结局。因此,早发现孕妇糖代谢异常并予以控制和治疗,近期可以预防GDM和其并发症的发生,也可明显减低围生儿的患病率,远期可以降低产后产妇继发糖尿病发病率,这也是现阶段医务人员的工作重点。杨慧霞[6]报道GDM孕妇后代发生肥胖及糖尿病是正常孕妇后代的7~20倍,若GDM患者所生女儿,其孕期则为患GDM的高危孕妇,GDM发生机率大,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因此,GDM新诊断标准还可以对可能患GDM的高危人群有效管理,预防GDM的发生。

随着GDM孕妇不断增加,对于GDM群体应当根据轻重分层次管理,这既减轻了病情轻微孕妇的心理负担,也可明显有效的改善GDM母儿结局。对于轻的GDM可采取健康饮食指导,控制体质量,血糖多可控制满意。如果经过3~5 d的饮食管理以及合理运动,GDM孕妇血糖不能满意,建议及时加用药物以便尽快将孕妇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现在首选胰岛素[7~15]。

综上所述,采用IADPSG新诊断标准将会纳入更多GDM患者,医务工作者不能因此增加了工作量而拒绝新标准的使用,因为这一新标准的制定使得全国对于GDM有了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早期诊断、干预,通过严格控制孕期血糖,可以明显改善母婴结局。基于新标准的实施,大量标准的流行病学资料可以明确我国GDM的发病率,使得国内GDM的研究方向更加明朗。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0.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4):283-284.

[3]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应用后面临的问题[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3):161-162.

[4]Metzger BE,Lowe LP,Dyer AR,et al.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 N Engl J Med,2008,358(19):1991-2002.

[5]乐杰.妇产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6]杨慧霞.妊娠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及其启示[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711-713.

[7]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2[J].Diabetes Care,2012,35(Suppl.1):S11-71.

[8]牟春笋,徐文菊,王明月.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41):59-60.

[9]盖筱莉,焦瑞霞,姚荣芬.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36):116-117.

[10]路卫萍.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43):68-69.

[11]罗静,常青,王延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围生期母儿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55-758.

[12]申微,郭欣,区小牧.新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3090-3092.

[13]张颖,金亦,杨建波,等.基于新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1):848-850.

[14]任茜,王育蹯.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9):513-517.

[15]熊怡.两种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1):60-61.

猜你喜欢

教科书妇产科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