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
2014-04-05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杨晓娥康望妮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 杨晓娥 康望妮
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113例心肌梗死患者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也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排除标准:①心功能Ⅱ级或以上;②严重心力衰竭;③严重心律失常。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64.52±7.68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42例;干预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43~78岁,平均62.25±8.2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上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主要是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饮食、休息、活动指导、用药指导等;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由责任护士对其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护理干预,其干预方法包括:①建立干预共识:干预者要主动做自我介绍,以热情、诚挚的态度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饮食制度、安全问题,了解患者最担心的问题,耐心、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存在问题,取得患者信任。②认知干预:干预者以相关医学知识向患者解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用药、护理计划等,同时说明在监护室里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和监护设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③情绪干预:可选择每天非治疗时间,运用专科知识,向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帮助患者以正性情绪克服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病的信心,并说明焦虑、过度紧张易增加心肌坏死面积,加重病情。④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指导患者深呼吸,要有一定深度,节律均匀,每分钟约15次;视觉分散:如看报纸、看杂志、看电视等;听力分散:如多用语言与病人沟通;触觉分散法:嘱病人家属用握手、抚摸患者肩背部等方式减轻患者紧张与焦虑情绪。
3 观察内容 护理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分别测定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程度,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入院当时的症状、按1、2、3、4级评分,累计各项目得出粗分,乘以1.25后四舍五入得到标准分。焦虑评定的临界标准为50分。标准超出50分判断为有焦虑状态,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结 果
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程度比较 干预组58例SAS评分65.85±2.43分,对照组55例SAS评分66.47±1.89分,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5085,P>0.05)。
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比较 干预组58例SAS评分55.25±1.95分,对照组55例SAS评分60.84±2.23分,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14.20,P<0.05)。提示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讨 论
因为疾病的危急症状使病人产生濒死感,再则进入重症监护室与亲人的隔离,多种仪器的使用。设备的影响,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治疗费用的来源都使病人极度紧张、恐惧,产生焦虑情绪,故应从多方面指导病人,使心情完全放松,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度过危险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引起机体生理变化,应激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越轻,其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越强烈,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越严重。本干预通过认知、情绪、行为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消除顾虑,保持良好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增多[4],心率加快,心肌负荷加重,诱发和加重病情。通过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并进行护理干预,对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断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和生活质量[5]。
本研究证明:经过护理干预以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程度有明显减轻。说明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可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马静平,符丽华,张秀英.浅谈心肌梗塞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7,12(1):22-2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16(6):710-725.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SA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205-209.
[4] 尹雪梅,郝春侠.护理干预分类在护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6:30-32.
[5] 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5,11(4):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