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畜牧兽医局2014年动物疫病及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4-04-05林正昌
林正昌
(明光市明东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安徽明光 239400)
明光市畜牧兽医局2014年动物疫病及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林正昌
(明光市明东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安徽明光 239400)
为依法做好本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测、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根据省农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通知》(皖农办牧〔2014〕31号)和滁州市畜牧兽医局下发的《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我局积极组织市、乡镇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我市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遴选流行病学调查点
上半年我局根据对涧溪、石坝、管店、三界、自来桥5个镇动物疫情定点流调情况,以及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下半年扩展到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根据全市牲禽养殖分布、数量、密度和存在疫情隐患等因素,选择畜禽养殖数量大且较密集的区域作为流调点;我们把涧溪镇定为蛋鸡、古沛镇定为肉鸡疫病流调点,潘村镇定为鹅的疫病流调点,自来桥镇、张八岭镇以及三界镇定为牛羊疫病流调点,石坝、管店、苏巷、桥头四个镇定为猪疫病流调点,其余乡、镇、办事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规模养殖场(户)作为疫病流调点,每个流调点调查5个规模养殖场(户),全市共设85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作为疫病流调点,在每月25日前将流调情况上报市疫控中心,由市疫控中心进行汇总、分析。在重点流调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也结合适时疫情形势和各地防控动态进行不间断流行病学调查。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按照滁州市畜牧兽医局下发的《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明光市畜牧兽医局2014年工作安排及《明光市畜牧兽医局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全市各级动物疫控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各乡、镇、办事处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并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全面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是依靠镇、村防疫队伍网络,对全市养殖较密集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二是市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组,特别是各乡、镇、办事处的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蓝耳病、猪瘟、等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大动物疫情排查;三是利用技术指导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的机会,在技术指导员对辖区内共计400个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四是利用先进快速的网络技术平台,经常发布信息,提醒全市广大兽医工作者,重点是村级动物防疫员随时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一举措发挥了很好的疫情观察作用;五是利用各级疫控部门进行防疫督查、疫情巡查、血样采集和考核验收的有利时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查看治疗记录、向村级动物防疫员调查了解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3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根据《2014年明光市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市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办事处在春、秋两季防疫期间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集中调查工作,重点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区域的疫情流调,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共对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400个养殖场(户)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狂犬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畜禽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累计调查猪15万头次,牛0.5万头次,羊3.2万只次,禽410万羽次,犬0.3万多条次。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易感动物429万余头只次,仅有少数养殖场(户)零星发生了猪传染性胃肠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综合征、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山羊痘、牛锥虫病、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均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疯牛病、牛肺疫、羊痒病等外来疫情及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疫病。同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按月准时填报流行病学调查月报表。通过全年流调工作,全市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其它动物疫病也是零星散发,疫情总体平稳。
4 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4.1 山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今年以来,特别是今春接羔保育时期,我市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专门流调小组,制定专项实施方案,落实专项经费、开展专项流调。今年共完成流调羊3.2万只次,通过询问畜主、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我市未发现山羊布氏杆菌病。
4.2 仔猪腹泻症流行病学调查
为全面了解我市仔猪腹泻发生情况,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根据《2014年明光市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安排,及3月27日我局专题会议要求,我市动物疫控中心于4月上旬至11月中旬开展为期7个月仔猪腹泻症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共调查的150个养殖场(户),仅有少数养殖场(户)的哺乳仔猪零星发生了仔猪腹泻,没有发生流行。但根据我们今几年来所掌握资料,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秋末、冬、春季节,夏季很少发生,低温、阴雨潮湿的天气多发,通过调查,在这样的季节、气候,仔猪腹泻症的发病率要占90%左右,说明仔猪腹泻发生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候干燥发病率低,反之发病率就高。
5 分析评估
5.1 流调情况分析评估
今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市2014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近期重大动物疫情风险较低。其主要原因: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全力以赴、狠抓落实,不留死角,防控效果显著;二是今年动物免疫工作扎实有效,免疫抗体保护水平较好;三是加强了综合防控,认真开展了综合防控措施;四是认真执行了动物疫情报告制度,严密监视疫情动态。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果断扑灭。
5.2 监测情况分析评估
(1)今年我们对60个规模养殖场和126个散养户饲养的动物进行了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禽流感、布病、等6种疫病的实验室监测,共监测各类动物1527头(头、只),其中布病监测165(头、只),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已免疫动物抗体合格率平均达到88%以上,但散养户鸡新城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仅有29%,由于饲养量很小且分散,我们认为对疫病的发生流行影响不大。 (2)按照《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家禽
H7N9流感剔除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们对全市22规模养禽场、一个家禽交易市场进行检测采样,共采集血清、口腔泄殖腔棉试子各660份,送滁州市畜牧兽医局化验室检测,均为阴性。
通过对今年监测数据分析,我市几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80%的免疫合格标准,反映出我市春秋两季免疫效果好,防控措施到位,畜禽均在有效保护范围之内。
(3)自2010年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来,2014年我市畜禽疫病明显呈下降趋势,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6 今后工作计划
进一步加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力度。加强实验室检测,扩大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加大流行病学调查数量,充分发挥各乡、镇、办事处流行病学调查组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作用,结合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平时补免工作认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疑似染疫牲畜做到及时上报,果断处置,达到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7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季节己进入冬季,气候寒冷,雨雪较多,畜禽冷应激风险高,如果养殖场所环境差,圈舍卫生不良,保暖与通风换气差,会导致畜禽抵抗力降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将大大升高。虽然今年秋防我市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部的规定标准,表明我市畜禽对重大动物疫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在此寒冷季节里,各乡、镇、办事处仍需注意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着力提高畜禽群体的免疫抵抗力,避免重大动物疫情在我市的发生。当前仍需做好以下工作:
(1)秋季动物疫病防控综合防控工作己经结束两个多月,虽然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多数处于较高状态,各乡、镇、办事处仍然应重点将畜禽补免工作与规模养殖场的巡查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首免及加强免疫工作,降低疫情在此季节发生的风险。
(2)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畜禽场舍及周围环境,雨天防雨淋,晴天多晒太阳,防寒保暖,适当运动,以增强畜禽疫病抵抗力。寒冷低温加之雨雪天气,易致病毒性传染病高发,如猪传染性胃肠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应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防范。
(3)加强检疫,杜绝疫情传播。我们要加大产地、运输、市场、屠宰检疫工作力度,加强辖区内动物的检疫监管,对发病动物实行严格隔离,严防病害、染疫或疑似染疫的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杜绝疫情在辖区内发生和传播,同时加强养殖场(区)和屠宰场等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牲畜检疫和消毒措施,有效地保障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严格无害化处理病死畜。首先对阳性病畜实行隔离饲养,进行24h轮流监控,严禁病畜流入市场;其次是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严格消毒灭源,对发病养殖户的牲畜圈舍、活动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对周围养殖户发放消毒药品开展自行消毒;对牲畜粪便用堆积、发酵方法处理;同时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三是及时扑杀病畜,疫情一经确诊,立即向市政府汇报,对病畜进行扑杀深埋、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5)从实验室监测的结果看,禽流感、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但部份乡、镇、办事处的散养户鸡新城疫抗体只有29%达到标准,对新城疫病原根本没有抵抗力,属于典型的免疫空档,相应乡、镇、办事处兽医站应布置相关防疫人员进行一次新城疫补免工作,以提高家禽群体免疫力,避免重大动物疫病在我市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