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登区水貂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4-04-05王华明侯金玲高学伟
王华明 侯金玲 高学伟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威海 264400)
探讨文登区水貂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华明 侯金玲 高学伟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威海 264400)
文登区是全国最大的毛皮动物养殖基地,地处胶东半岛东端,濒临大海,海产品资源丰富,环境气候非常适合水貂养殖,近年来,文登区各级领导从实际出发,在原有畜牧养殖业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貂等毛皮动物的水产养殖产业,使毛皮动物养殖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水貂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1 水貂产业现状
1.1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文登区先后引进了相关龙头企业和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到目前为止,文登区水貂存养量占全国的30%。其中侯家镇水貂存养量达280万只,现有镇办特种养殖示范服务基地一处,外资养貂厂4个,村办养貂场2个,特种养殖专业村30个,养殖专业户2000多个,占地800多亩,养殖区域遍布38个村级组织;泽库镇养殖村数23个,养殖户达1100户,养殖总量达226万只。其中水貂220万只,两镇的养殖数量约占全市的50%左右,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基地。
1.2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自1995年以来,文登区先后引进美国短毛黑、丹麦貂等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当年新引进水貂优良品种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给予1万元资金奖励。
1.3 科技支撑力不断增强
(1)搭建高端研发平台,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毛皮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2011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文登研发中心”和“青岛农业大学特产动物文登研究所”,为全市特种毛皮动物养殖的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疫病防控等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制定规范免疫程序。根据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常发性疫病发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组织科技人员大力宣传免疫接种的重要性,深入养殖场(户)指导科学免疫,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免疫覆盖率达到100%。
(3)皮革加工、硝染、服装加工业正在兴起
钢筋在进行制作以及加工时,首先应该按照钢筋加工以及制作的相关设计方案进行操作,根据设计方案重复检查,根据相关参数科学检查。根据相关指标进行合理的漏洞筛查,以免出现错误,引起不必要的施工损失,确保钢筋加工过程符合相关技术规定,并在进行较为详细的检查工作后,再进行实物检验。现场进行检查时,合格后才能进行相关制作工艺,对于加工完成的钢筋进行挂牌工作,确保钢筋的有序性。
在毛皮加工方面,引进的威海天智皮毛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皮毛硝染生产线3条、服装加工生产线2条,年设计加工能力达300多万张;引进的威海天威皮毛制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皮毛800万张,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000万元。
(4)发展特种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雄厚。文登区农村人口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丰富的人力资源,为特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发展水貂养殖,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增加就业岗位,又可增加农民的收入。
②养殖经验丰富。文登区特种养殖历史长久,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育种方面,还是疾病防治方面,技术水平较高,促进我市水貂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③饲料来源充足,养殖成本相对较低。我市属沿海市,海岸线长,渔业捕捞发展较快,有比较丰富的小杂鱼、虾等海产品,荣成、乳山等市海产品比较丰富,都可为我市水貂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我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畜禽副产品资源丰富。为水貂养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饲料资源,为水貂养殖业健康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成为全国水貂养殖第一大市。
④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我市水貂养殖规模大、品种多、皮质优,国际、国内市场畅销不衰,文登皮貂主要销往欧美、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以来文登区成功举办了4届“中国(文登)国际毛皮裘革服装博览会”。
2 水貂产业现存在问题
2.1 品种质量差
文登区的优良品种覆盖面小,产品档次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养殖企业均处于中、下游水平。
2.2 生产水平差
文登区的生产水平落后,平均产仔数除个别单位达到4.5头,其余大部分在3.5头,甚至2.5头。
2.3 饲养管理差
文登区的饲养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设施和饲料条件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各期的营养需要。
2.4 养殖环境差
除了新发展的养殖场,原有的一些老养殖场规模小,分布在村落中间或几家连在一起,没有间隔,整体形象不佳,也影响新农村建设。
2.5 机械化水平差
文登区的取皮加工以手工操作为主,产品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3 水貂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水貂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养殖小区
通过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尽快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种群质量,培育文登水貂、地方新品种,使饲养规模和种群质量,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单位效益和规模效益协调一致。
3.2 引进先进的饲养设备和饲养技术,尽快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
在改进养殖方式上,坚持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扎实实施畜牧养殖业“退村进区”工程,集中建设一批现代化养殖小区,全面推广给水自动化、喂养机械化、取皮加工机械化等科学技术,尽快改造传统饲养模式,提高行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3 建立饲养、皮革硝染、服装加工的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引导企业在特种动物毛皮精深加工和市场销售方面取得突破,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具有强大科研和技术推广能力的皮草产业链条使产业充满生机活力,具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3.4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行业行为,提高行业凝聚力,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促进产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3.5 加大培训力度,搞好技术培训
作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