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10~201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2014-06-07林志谦黄长春吴秋玉郑远鹏
林志谦 黄长春 吴秋玉 郑远鹏
(福建泉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 362000)
泉州市2010~201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林志谦 黄长春 吴秋玉 郑远鹏
(福建泉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 362000)
为初步了解该病在泉州市的流行情况,以科学有效地防控猪繁殖于呼吸综合征,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对2010年-2012年泉州市洛江、泉港、台商区等9个县(市、区)来源的199个养殖场(户)的共2116分血清进行PRRSV抗体检测,结果1588份血清样品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5.05%,其中免疫猪和非免疫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3%和15.51%,规模场和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80.51%和47.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监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1]。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 B 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HP-PRRS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猪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2]。
ELISA检测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PRRSV的血清抗体检测。2010年~2012年,本中心对泉州市9个县(市、区)的199个养殖场(户)2116份猪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进行PRRSV抗体检测,对临床免疫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血清
选择辖区内2010年至2012年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场(户)各类存栏猪,无菌采血,分离血清备用。样品采样单详细记录猪群存栏量、猪只编号、日龄和各种疫苗免疫情况。
1.2 试剂和仪器
1.2.1 试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试剂盒(法国LSI批号:Q9Y8K、2-VETPRA、2-VETPRA-020、2-VETPRA-022等)。
1.2.2 主要仪器
Sunrise酶标仪(TECAN公司);IEC-3593离心机(美国国际设备公司);LRH-250A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器械厂);Milli-QG超纯水机(美国milioroe公司);eppendorf可调单道、多道移液枪(德国)。
1.3 检测方法
1.3.1 试剂准备 所有试剂室温下回温30min,将洗液、样本稀释液稀释至实验浓度。
1.3.2 样品的前处理 对待检血清用样本稀释液进行20倍稀释,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不必稀释。
1.3.3 操作步骤
(1)揭去反应板上的粘贴膜,用样品稀释液将已稀释20倍的待检血清1:10稀释后加入待检样品孔内,每孔加入50μl;同时加入阴、阳性对照血清,阴阳性对照血清各2孔,每孔加50μl,轻轻震荡均匀后贴上封板膜于37℃±2℃孵育1h。
(2)去膜,倒去孔中溶液,用配制好的洗液每孔200μl洗3遍,甩掉液体后在吸水纸上用力拍干,然后在每个孔中添加50μl酶标二抗,震荡均匀后用心的封板膜封板,在37℃±2℃孵育1h。
(3)去膜,用配制好的洗液再每孔200μl洗3遍,甩掉液体后在吸水纸上用力拍干,然后每孔添加50μl底物溶解液,轻摇板2sec,将平板放在黑暗条件下21℃±4℃作用10min。
(4)每孔添加50μl终止液(添加终止液的顺序应与添加其他样品的顺序一致),轻敲平板2sec混匀,并在30min内450nm波长测定结果。
1.3.4 结果判定
实验的有效性:阳性对照的平均值OD450>0.6,而且阳性对照平均值OD450/阴性对照平均值OD450>4.0。
判定:IRPC=[(OD450样品-OD450阴性对照平均值)/(OD450样品-OD450阳性对照平均值)]×100
IRPC≤20.0,判为阴性;IRPC>20.0,判为阳性。
2 结果
对2010~2012年间所采集的199户的2116份血清样品进行PRRS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根据不同地区、疫苗使用状况、养殖规模(年出栏500头)等划分,详细结果见表1,2,3,4,5。
2.1 不同地区抗体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泉州市2010~2012年间,199户2116份血清样品,PRRS抗体阳性率为75.05%(1588/2166),最低PRRS抗体阳性率为63.5%,最高为91.67%。说明养殖场(户)整体免疫抗体水平一般,各地区PRRS抗体水平程度不一,免疫效果还有待提高。
表1 不同地区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2.2 不同免疫状况抗体检测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免疫猪群的PRRS抗体阳性率为81.93%,说明免疫后猪群的猪群免疫效果较好;未免疫猪群抗体阳性率为15.51%,说明养殖场(户)可能存在PRRSV感染。
2.3 不同养殖方式抗体检测结果
从表3,4,5可以看出规模场的抗体阳性率80.51%远远高于散养户的抗体阳性率47.11%;已免疫PRRS疫苗的规模场猪群抗体阳性率85.71%,未免疫规模场的抗体阳性率为19.42%;散养户已免疫猪群和未免疫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33%和10.38%。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2 不同免疫状况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表3 不同养殖模式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表4 规模场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1)由于近几年来PRRSV疫苗的渐渐普及使用,多数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场都将疫苗接种作为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2010~2012期间,从199个规模不同养殖场(户)共采集2166份血清,共有1588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75.05%。这比2011年彭晓铃等[3]报道的免疫抗体阳性率80.9%低,比2010常洪涛等[4]和2011年曾显成[5]等报道的抗体阳性率61.44%和69.29%高,与2013年费强[6]报道的抗体阳性率75.1%基本一致。从养殖地区来看,泉港和台商区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34%和91.67%,而惠安和安溪仅为68.22%和63.5%。影响免疫效果的原因存在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疫苗质量、免疫程序、母源抗体干扰、接种方法、动物个体差异等等。为保证免疫效果,必要时可跟进监测,查明原因,及时进行补免或加强免疫。
(2)从养殖规模来看,PRRSV的抗体阳性率规模场明显高于散养户,我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比较高,规模场都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管理也比较规范,生物安全措施相对落实都较到位,血清抗体阳性率也就较高,为80.51%,比2011年曾显成[5]报道的抗体阳性率83.38%稍低,而专业户或散养户多数养殖条件比较差,设备设施简陋,管理粗放,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免疫程序不规范,这可能是造成抗体阳新率低的原因。
表5 散养户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3)本次采集的已免疫的养殖场(户)1631份血清中检测出1398份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5.71%,47个未免疫的养殖场(户)245份血清中检出38份PRRSV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51%,比2008年杨小燕等[7]报道的和2011年曾显成[5]报道的61.9%和47.43%低得多。造成未免疫抗体检测阳性的原因可能是新生仔猪携带的母源抗体造成的,也可能是感染PRRSV引起的。
(4)未免疫的规模场猪血清PRRSV抗体阳性率19.42%高于未免疫散养猪血清抗体阳性率10.38%,洛江惠安未免疫规模场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33.33%和27.59,说明PRRSV在规模场感染还是存在的,个别场会相对严重。
由于PRRSV康复猪可长期带毒,规模场一般又自繁自养,若前期感染PRRSV后没采取净化措施,则可能存在持续性感染。而散养猪相对管理松懈,一大部分没饲养母猪,直接外面购买猪群饲养。当外源场PRRSV感染率低或者没有感染时,则散养场(户)的感染也相对较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场(户)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完善免疫程序,降低养殖密度,严格实行消毒制度,严格实施疫病净化等防治措施。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11-213.
[2] 彭晓铃,邵剑挺,盛卓君,等.2011年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8):54-55.
[3] 曾显成,陈晓实,罗先,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552-556.
[4] 常洪涛,姚惠霞,李鸿雁,等.河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血清学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1-19522,19525.
[5] 费强.吕梁地区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抗体水平监测[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6):47-48.
[6] 杨小燕,李晓华,戴爱玲,等.闽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龙岩学院学报,2008,26(3):74-76.
林志谦(1979-),男,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黄长春(1983-),男,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