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

2014-04-05北京市密云县中医院101500冯立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西药炮制西药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院(101500)冯立芹

近年来,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成为百姓日益关心的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中药在千百年来临床经验中的不断运用,其有效性已被广大患者所认可。正因如此,人们才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忽略了这一点。中药注射剂的停用和致死事件无疑一次次的敲响了警钟。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中药师工作经验以及对文献的查阅,简要分析一下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问题。

1 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1.1 中药自身的毒性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毒性的概念是不同的。传统医学认为,中药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如大毒、小毒和无毒。而现代医学中毒性则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损害和严重的不良影响,更多地侧重于药物的性能。以药理学的角度来讲,中药本身缺乏含量指标,随意性使用导致了不良反应,如马钱子、乌头类中药、苍耳子等[1]。

1.2 中药品种混乱 中药种类繁多,同名异物和异名同物比较常见,随之则产生了许多伪劣品种和代用品种。正因如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临床用药安全发生问题,如木通与关木通。对此医务工作者应特别注意,以药典中的药品基源为准。

1.3 用药配伍不当 中药配伍不当包括中药间配伍不当和中西药联用配伍不当。中药间配伍不当是由于违反了中药的配伍禁忌而造成的。而中西药联用配伍近年来较为常见,原因在于一些中西药复方制剂在治疗上往往能起到协同作用,效果要优于单方。这样使用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和临床经验。有些医师缺乏药物化学方面的知识,随意将中西药配伍使用,这样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和毒性。如将含有枇杷叶和苦杏仁的方剂或其中成药与吗啡等镇静类西药合用治疗咳嗽,严重者会导致呼吸衰竭[2][3]。

1.4 使用剂量不当 对于有毒中药而言,小剂量使用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大剂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则产生毒性。此外,对于无毒性的中药,长期使用也可产生毒性。如过量服用肉桂可产生血尿症;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则会产生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

1.5 临床辨证不当 辨证不当大多数是由于患者自身的主观意愿导致的。如感冒之后的随意用药,在不确认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的情况下,自行服用中成药,药品使用错误之后直接导致病情加重。如在临床辨证中给肝阳上亢的病人服用细辛等药物而加重病情。

1.6 中药炮制不当 传统医学在长期用药实践中积累了改变药性,增效减毒的炮制经验。中药炮制也是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材的毒性可以经过炮制后达到缓和毒性,安全用药的目的。如制半夏无毒;乌头类中药炮制后毒性大为降低而疗效不减;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成分在砂炒后降低等。因此粗制滥造,不严格进行炮制,不仅影响中药疗效,也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1.7 机体因素 影响不良反应的机体因素包括体质、性别和年龄等[4][5]。不同体质对于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个体差异,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各异。对于过敏体质和特殊人群用药要特别注意。此外,对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少儿和肝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在用药时也应注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避免造成中毒。

2 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措施

2.1 加强用药管理 规范中药管理,保证中药品质,加强质量监控[6]。以药典为标准,杜绝中药的代用和滥用,合理贮藏。此外,还要提高全民的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尤其是对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中药不良反应的知识,在使用和调剂时要严格控制用量,对毒性小或者无毒的药品也要避免长期使用。

2.2 辨证使用中药 中药的不良反应完全可以通过辨证使用来避免。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才能将中药正确使用。将传统临床经验与现代药理学理论结合,辨证施治,均是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方法。

2.3 正确炮制中药 水处理、加热等炮制方法都可以除去中药的不良反应。如干姜用热水浸泡可以降低对胃肠的刺激,水飞法炮制雄黄可以降低药材中三氧化二砷的含量,半夏在水中浸泡一周左右可以降低毒性等[7]。又如川乌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在5小时左右的煮制后转化为醇胺型生物碱,毒性大大减弱。斑蝥在炮制中加入辅料(蜂蜜、石灰等),利用其在浸泡和加热过程中与药材中的有毒成分结合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此外,甘草汁经常用于炮制也是由于其能与多种成分生成葡萄糖醛酸而解除毒性的缘故。

2.4 合理配伍中药 利用中药的相畏和相杀可降低中药方剂中的不良反应,如四逆汤中的甘草和干姜配伍附子,不仅降低了毒性,也增强了强心作用。

此外,在临床上医生常常中西药并用,且在生活中人们也会中西合用以期增加药物疗效,殊不知中西药如配伍不当就会降低原有的药效,甚至会产生毒副作用,如中成药舒肝丸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芍药苷,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增强胃的收缩,两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互作用而减低药效。

总之,中成药不能盲目的与西药配伍应用,而是只能在明确中、西药药性的前提下合理配伍应用,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病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医务工作者也要学习药物化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正确恰当的将中药复方与西药联合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性。

安全合理的使用中药,避免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掌握和了解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诸多因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医疗和科研机构也应提倡合理安全使用中药,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使中药能更好的为百姓健康服务。因此,作为一名基层药剂工作者,应该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更应该正确对待中药的各种不良反应,正确的服用药物、保管药物,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更不能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药,用药后出现异常的感觉和症状,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正确判断,给出正确的处理指导。

猜你喜欢

中西药炮制西药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