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学科研管理者应树立“四种意识”
2014-04-05乔正福
乔正福,张 雪
科研管理者一般是指在科研活动中指定和执行有关科研计划、了解和研究有关学科状况、组织和安排科研活动的专职人员[1]。科研管理者是执行科研管理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也是影响一个单位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一个单位科研水平,多出高档次科研成果,除了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学科研管理者,笔者认为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养。
1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持之以恒贯彻好上级的科技政策规定
科研管理表面上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科研人员,但从深层次上讲是服务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2]。因此,政治素质是一名合格科研管理者首要的必备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持之以恒的学习掌握国家、军队颁布的有关科技政策、法规,保证正确的科研方向。同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好本单位科研规划和计划及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本单位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优势,符合上级科研方针政策。
2 牢固树立法制与保密意识,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军队医学科研管理者的职责和义务,也是落实依法治军的要求。科学研究中大量涉及科研合作的签订、成果申报、成果转化等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内容,加之医学科学研究因涉及医学伦理、生物标本使用、生物安全、动物实验等在内的特殊政策和法律法规。因此,科研管理者必须认真学习熟悉掌握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好科研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导和监督科研人员避免出现违法事件、各种法律纠纷或因研究成果不合法而不被行业认可,维护科研人员的权益。保密工作对军队科研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为此,科研管理者要始终绷紧保密这根弦,时时刻刻做好科研保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保密科研项目、核心、关键点等内容的泄密,防止和杜绝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发生。
3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
科研管理者的专业素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淀。既要学习掌握管理科学、科技政策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熟知医学知识和特殊学科知识,特别是那些管理工作中覆盖的学科和领域相关的知识。既要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媒介学习,也要向周围的前辈、同事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以下五种专业能力,进而实现高效的服务。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3.1 政策解读理解宣贯能力 国家军队和地方的各项科技法规、政策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依据,医学科研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国家、军队和地方等与本单位本行业相关的科技政策、科技工作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等政策的解读能力,并能及时地准确传输给有关科研人员,使领导决策层和一线科研人员及时掌握有关政策,以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2 组织协调控制能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研管理更是一门系统工程,现在科研管理是以哲学、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管理科学。它综合运用计划、管理、协调、控制等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人、财、物等基本要素进行最佳配置[3]。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学会抓科研重点和方向;抓重大攻关项目的组织;抓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的建设;抓高层次成果的培育;抓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抓学术氛围的营造。有组织协调才能有和谐,要用宏观的管理观念指导微观具体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好科研支撑条件的使用、科研团队内外合作等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促使各项科研活动井然有序、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3.3 表达沟通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要行文、要解释政策、要回答问题,需要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要真实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行文流畅,平时要多学多练,达到“妙笔生花”;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从准确性和逻辑性入手,要不夹冗字、连贯流畅、条理清晰,同时注意语言的思想性和感情性,这样才有利于沟通协调,也会提升个人形象。科研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沟通: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项目经费等科研支撑条件;与相关部门沟通,提高办事效率,争取更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与科研一线人员沟通,利于出更多的好项目和高等次成果;与同事同行沟通,营造轻松、和谐、多赢的工作环境[4];五是科研管理者要主动与各级领导沟通,取得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3.4 科研管理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实际上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管理行为,在科研管理方面要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理念,以创新的意识研究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新特点、新规律,重点研究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既有利于发挥学科优势,又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多学科合作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要研究探索适合单位实际的管理方法,研究科学合理的科技水平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创建一套好的科研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3.5 信息收集与运用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奢侈资源,谁拥有的信息越多,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源之一,科研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熟练学习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多种不同载体的医学信息资源,学会文献检索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技能,并能通过互联网检索和查找所需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科研前沿问题及最新学术成果。充分利用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对科研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扩大信息来源,强化信息管理,建立其高效信息化的现代科研管理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最具价值科研信息,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3.6 预测研判应变能力 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科研管理者不仅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留有余地、预测研判、善于谋划的能力,能在事情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阶段上,纵横两个方面判断事物的因果关系,能在错综复杂的意见中做出正确的结论。科研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要改变上传下达“中转站”的工作思路和“等、靠、要”的被动状态,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树立超前意识,尤其对要求高、时间紧的科研立项、成果申报等工作,要提前部署,加强指导,给科研人员以充足的时间去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给单位专家和职能部门以充足时间去把关审核资料。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项目尤其综合重大项目的研究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前所未有的事情发生,并且会越来越多越频繁,这就需要科研管理者必须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沉稳应对,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来解决研究过程中以及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突发的新问题和新情况[5]。
3.7 持久的市场开拓能力 成果的获得不是科研项目的最终表达方式,而要继续做好成果转化,把成果推上市场、推上战场,把研究与开发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科研管理者要善于洞察市场和战场,组织科研人员根据面向市场、面向战场的需要,严格按照科研设计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把精品成果推上市场和战场。同时还要加大科研攻关活动力度,积极联系沟通和协调与各方的关系,促进科研组织内外部的协作,优化科研组织内外环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4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当好科研人员的参谋
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同样也是一种服务。科研管理者必须树立科研管理为一线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主动服务,把科研人员的满意作为最高要求,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一切活动要围绕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展开,以尽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力支持,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环境和学术氛围的营造上,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创造潜力发挥到极致,促使他们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为此,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作为。
[1] 赵中洲.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6):280.
[2]张昊鹏.关于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探讨[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31-34.
[3]徐巧珍.探索新世纪高效科研管理服务新体系[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74-77.
[4]柳 萍,宋 镇.基层医院科研管理人员角色定位的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20):115-116.
[5]韩小彬,梁振动.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3):34-37.
[6]李向上,曾 柯,李惠智,等.加强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促进科研管理学科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5):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