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推进对策
2014-04-05张天文王晓云
张天文,王晓云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推进对策
张天文,王晓云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生态文明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循环互动、共同繁荣发展的文明新境界,它主张人类的发展必须兼顾其他物种的生产与发展,承认它们的权利和利益,树立顺应、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传统文明在纵向发展上的延续,是对人类先前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出的理论总结与实践成果的统一体,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深刻把握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维度、制度维度、经济维度三方面推进,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
生态文明; 科学内涵; 推进对策;维度
历史总是辩证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虽给每个人都带来了福利,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进步,但在此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些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着这些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其中有关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成就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迫切需要探求一条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在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其纳入到五位一体之中,明确了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的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更加突出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因此,对生态文明开展研究,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从某种角度看,工业文明是以人类征服大自然为特征的,但它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这些都是矛盾激化的具体体现。这些异化现象,深刻的揭露了工业文明的局限性,并体现了对新的文明形态的诉求,同时也为新文明形态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如1952年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爆炸,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惨痛的教训。面对着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日益感受到来自环境资源方面的压力,逐渐意识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将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国际社会积极的探求共识,谋求合作,会商对策。1984年,生态文明一词由苏联学者首次使用,其认为“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1]在我国,是在1987年由叶谦吉先生首先在学术界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过分的重视现代化进程,过度追求发展的速度,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国家逐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最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着力践行美丽中国的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但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共产党的宏观决策,是在党的十七大,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此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征程,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及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安徽考察时,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揭示了它的本质和目标,随后,其又强调环境保护要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进而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把它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并将它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其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整个过程。并且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生态文明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也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更是对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与自然规律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把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升华,体现了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高尚品格,也表现出了党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与探索勇气,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循环互动、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使之成为了可能。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乎着民族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对它的内涵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从而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文明本身指的是社会所处的一种状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的科学概括,它包括精神、物质等各个方面,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类的实践表明文明的更替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新的具体形式,是人类现有文明的最高、最完善的文明形式。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3]虽然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为横向共生的关系而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但是生态文明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式,是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在纵向发展上的延续。生态文明代表的是一种人类文明新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理性思考的产物,它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出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统一体,是对人类先前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是对人类文明的补充与完善。
生态文明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以和谐为现实取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循环互动、共同繁荣发展的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注重人综合素养的提高,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质,既要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又要充分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而且不影响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支柱、以生态伦理观为理论基石的新式文明,它的理念实质上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平衡的,人类的发展必须兼顾其他物种的生产与发展,承认它们的权利和利益,并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追求人与自然最大限度的统一,让人类回归自然,树立顺应、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从而突破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4]当然,生态文明描绘的是一个具体的文明形态,它的构建必然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建设过程,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构建生态文明具体形态的伟大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从其整体上看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这四个方面对其作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把握。首先,看其经济层面。生态文明提倡节约集约资源,转变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要求绿色发展,实质上就是要求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如果脱离经济建设谈生态文明建设是不现实的。其次,生态文明的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内在的要求各物种之间生态资源和发展成果配置的公平与公正,也要求人类自身在代内、代际之间配置的公平和正义。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秩序,以实现生态文明的此种要求,从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此角度,政治建设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再次,考虑它的文化层面。建设一个新的文明观实质上是一场思想上、观念上、理论上和行为方法上的革命。[5]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需要价值观念的扭转,把人类的思想观念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态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道德的危机,是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怎么对待自然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模式的危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其文化建设的支持,为其提供内生动力,并保证其长远发展具有活力。最后,从生态文明的社会向度出发,生态文明要求建立一种能实现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社会,形成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创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和规范全体公民和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与生态发展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循环互动、共同繁荣发展。这四个向度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对生态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对建设生态文明大有裨益。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策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存在的现象。[6]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三大方面。虽然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早期就意识到了环境与资源的严峻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如我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再如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多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了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事实,同时从所处的国情、世情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实现途径。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开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经济维度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采取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重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老路,并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严重的生态欠债,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维度的目标主要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追求在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范围内,既不影响大自然自身的发展,并且满足人类的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维度出发,其关键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并优化经济的发展方式与模式,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建设方面,具体可以进行:一方面,深刻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使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工人素质以及创新管理模式这三方面,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与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再生能源,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增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培育与发展生态产业,推广林业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更大程度的依靠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来创造社会财富,倡导企业清洁生产,进而实现绿色发展,达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制度维度
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巩固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成果,而且也有利于探索和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从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方面,存在着一系列具体实施、监管、救济方面制度的不足与漏洞。现实社会的具体建成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落脚点,这本质上也应看作是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为了协调好这过程中所涉及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应该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并使各方面达成共识,进而变成普遍的约束力,只有通过这种制度,才能顺利实现好、协调好、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同时针对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模式条块分割,缩减监管行政成本,落实环境保护的具体责任,应该创建科学、完备、有效的体制,用制度管权、管人、办事,真正实现政府部门在生态实践方面权、名、责的统一。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保证,也是理顺各方关系的关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加快落实政府主体地位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这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监管责任机制、追责赔偿体制、生态补偿制度等各方面,用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调动各方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约束力。从它的制度维度出发,关键在于具体制度的创建,进而上升为法律规范,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并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优化整体布局,促进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规范好人们的行为、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代内、代际公平以及各物种之间的正义。当然,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主要是为了把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制度转化为实践,并约束人类个体的行为,处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与利益,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文化维度
生态文明强调给大自然于人文关怀,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既要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亦要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转变道德观念,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构新的生态伦理观,并对传统文明进行扬弃与超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人类面对生存危机而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候,也是文化的转型成为必然。[7]生态文明建设内在的要求了人类应建设和引领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教育,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情怀。生态文化以追求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为精神实质,它从价值观念上指导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并且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是一种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指一种有关人与自然相处中,能够科学地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文化观”。[8]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维度主要是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动物的权利,树立生态道德,并使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意识,其核心就是要建立和传播生态伦理观念,从而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促使人性的回归,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的需要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动力。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9]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维度出发,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引领作用,促进生态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创新生态文化,加大其传播与普及力度,抓好生态教育,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用生态文化指导生态实践。当然,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做好生态文化的试点、示范点工作。高校在文化的传承、创新、弘扬、发展、繁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建设理应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应注重生态理念的传播、生态校园的构建,并把其成功经验推广到生态社区、生态城市的构建当中。正如福建农林大学的生态校园建设无疑是成功的,校园内人不惊鸟、鸟不惧人,贯彻让大地呼吸,让小草休息,让小鸟安居的理念,校园不仅体现出美,更体现出爱,呈现出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的美丽景象,其成功经验更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1]孙要良.生态文明建设与唯物史观的创新空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93.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2.
[3]姜春云.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求是,2008(21):19-24.
[4]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0-18.
[5]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7.
[6]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13.
[7]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2):76-79.
[8]张全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几个问题[J].生态文化,2003(1):8-9.
[9]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113-118.
AnalysisoftheScientificConnota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PromotingStrategies
ZHANG Tian-wen,WANG Xiao-yun
(MarxismColleg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realm to pursu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and, and it advocates that human development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ther species, recognize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concepts of following,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e nature . I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in the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is human's discarding and transcending the previous civilization, and is the unity after summarizing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hich covers such aspects as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in cultural,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 based on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 as to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un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cientific connotation; Promoting strategies; The dimension
2014-05-10
张天文(1985-),男(汉),福建宁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
王晓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ial:fjsdwxy@163.com
X2
A
1671-816X(2014)10-0983-04
(编辑:佘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