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师生良性互动的平台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4-04-05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论文

郑 秀 真

(河北北方学院 文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国古代文学这一传统学科,自20世纪初在高校开设以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几千年来中国文学发生、发展、演变这一庞大的知识体系,还承担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养的艰巨任务。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古代文学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度遭遇困境,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古代文学课程内涵丰富,内容体系庞大而教学时数相对较少,学生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古代文学教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性”[1]138而备受学生冷落。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全国各高校学者专家的广泛注意。围绕如何使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各位学界同仁纷纷展开热烈讨论,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革新等方面。这些改革方案多有可取之处,但大多仅从教师的“教”着眼,忽视了教学矛盾双方的另一方面。实际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知识基础、文学素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和前提。因此,在充分探讨了教师如何“教”的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注重挖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良性互动的平台,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又一课题。

所谓师生良性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教师互动配合,对教师关于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讲授阐释、分析归纳,学生能积极响应;对教师的随堂提问或者课堂专题讨论,学生能独立思考,积极发表个人见解,讨论中能够激发新观点或者学术灵感的出现,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具体而言,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古代文学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互动,应该注重从以下4个方面做工作。

一、重积累、厚积淀的学识储备

任何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一定的前提。学生能够与教师构成对话,能够在课堂上对教师关于文学现象的讲解、文学作品的解读,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阅读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储备,这是前提条件。然而,近年来,笔者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面及阅读量远远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很多学生只是从文学史的引文中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只言片语或某一片段。以明清文学为例,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4年,四大名著都不能读完,有的甚至连一部经典小说都没有认真读过。学生对明清小说、戏曲名著的内容,多是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而影视剧是对古典名著的演绎,是影视导演、演员的再创造。即使是最忠于原著改编的影视剧,也不能代替对原著的阅读。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古代文学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将难以建立。这种情况下,任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也都将失去意义。由此可见,学生大量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结合起来,储备一定的专业学识,是教学中构成师生互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相比于理论性强而又枯燥单调的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代文人生命的结晶,其中充满了他们鲜活生命的律动。所以,通过阅读作品,学生在积累学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的人文素养。因为,学生一旦开始阅读,就会进入充满感情形象的世界,在充分想象、联想的情境中,不断体会古人对于自身、对于外在自然、对于社会变迁的感悟、思索和实践,不断从前人的思想、情感、体验中汲取当代生存的力量,从而发现、阐释蕴含其中的生命精神、人格境界和心灵意旨,逐渐获得通过阅读与先贤对话的智慧与能力。读者与作者的体验一旦由于阅读而对接,语言欣赏开始了,审美也开始了。在审美中,文学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生命的、人生的、情感的种种人文元素,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心灵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与道德的完善。

近年来,不少高校学者、教师已经意识到加强古代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和积累对于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采取的措施和力度还远远不够。笔者以为,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结合教学计划,制定每一学期学生的阅读任务,列出具体篇目,在新生入学即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将其纳入该课程期末成绩考核体系中。比如,先秦两汉部分,要求学生背诵诗赋30篇,熟读20篇;魏晋隋唐部分,要求学生背诵诗词文60篇,熟读30篇;宋元时期,要求背诵诗词文曲60篇,熟读30篇;明清近代,要求熟读诗词文30篇,阅读小说戏曲10部,详细品读不少于2部。另外,每一种文体,每一个朝代,选取代表作家1~2位,搜集其生平资料,阅读其生平传记。因为只有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精神。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受到古代经典作品艺术魅力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对古代文学学科产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深入探索,对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产生期待。由此,面对教师对古代文学现象的讲解、分析、评论,学生肯定会积极响应,与教师发生课堂互动。

二、善言多思的积极状态

学生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学学识基础,对古代文学学科产生兴趣,只能说仅仅有了师生互动的可能性。要想教学中师生互动真正发生,就要使学生处于善言多思的积极状态。为此,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教师对古代文学现象的阐释、对于经典作品的解读,要富有引导性,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的空间。比如,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意境,善于通过描绘多重意象含蓄地表达情感。宋代诗论家严羽将唐诗意境空灵含蓄的特点比喻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中国古代诗词意境的这一特点,一方面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恰恰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利条件。教师通过对诗词意境的初步阐释,归纳出其中的意象,指出其内在的情感和文化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去想象,甚至再创造,最后品味出诗词意境的深层含义。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并且敢于坚持自己的理解,善于论述并证明自己的理解。

训练学生勤于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教学和比较教学法实现。教师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用环环相扣的问题贯穿课堂学习。学习中,一个个悬念会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久而久之,学习中思考,思考中获取知识,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比较是研究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不同作家间,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间多进行比较。既比出异中之同,又比出同中之异,并总结出异同之间的规律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切身体会到思考的成就感。这样,每一个学生将会成为乐于思考的主体。

学生把自己的思维内容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同老师探讨,这是课堂互动的实践。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讨论课,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就某一专题,先要求同学课下搜集资料,深入思考,然后,课上组织同学分组进行讨论。同学们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既提高了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的能力。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只要学生发表的个人意见能够言之成理即可,一定要鼓励其发言的积极性。毕竟学生个人学识经验不足,难免在讨论中出现不成熟的、片面的观点,或者对作品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关键是,教师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适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肯定其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讨论后的教师评议,要力图将专题内容深化、升华,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渴求获得完满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展现了自我、锻炼了能力,同时又获取了专业知识。

三、撰写专题论文的实践操作

要求学生撰写专题论文,既是对课上所学知识的深化研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实践训练。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思想、研究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现身说法,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研究感受,谈谈自己某一研究课题、学术论文的形成经过,“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2]61,引导学生从古代文学的学习者发展成为古代文学的研究者。

撰写专题论文,可以从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第2学期开始。第1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文学学科,处于探讨学习方法、摸索规律、积累经验的阶段。第2学期期中,布置学期小论文;期末,布置学年论文。以此类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4个学期,共计完成3篇学期论文,2篇学年论文。论文的难易度,从学期论文到学年论文,要由浅入深。论文题目的范围由小到大,论文字数由少到多。例如,论文的题目可以从由教师命题到半命题再到完全由学生自由选题。教师命题的论文,学生只需要搜集资料,完成论证即可。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主研的课题,了解学术研究的思路、步骤,参与研究其中部分内容,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教师半命题的论文,学生要通过阅读文献,反复思考,寻找某一角度切入,完善题目后再展开论证。自由选题的论文,学生要先确定研究方向,寻找可研究的专业选题,围绕选题搜集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掌握研究现状,最后,经过论证,选定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论文题目。由此可见,论文的选题是对学生在专业领域知识运用能力的实践检验。从学期论文到学年论文,对文章论证的逻辑严密性、文章内容的深度、文章从现象分析到理论提升的高度等方方面面,要求逐渐提高。从撰写论文态度的严谨到格式的规范,一步步接近、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通过撰写专题论文,从如何发现问题,到运用专业知识、学术思想一步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运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的思维内容流畅地表达出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撰写论文,学生对古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挖掘文学作品包含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心理的多重思想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单一的文本解读逐渐转向文学思想的全面领悟,其逻辑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修养、文字表达功夫必然会得到大大提升。

经过以上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理性地、高屋建瓴地看待文学现象,也能在更深的层次上针对古代文学问题与教师对话,发表个人更深刻、成熟的见解。

四、综合性考核机制的建立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模式,已明显落后于教学改革的步伐。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的一张答卷评定成绩,既不能科学客观地考察教学效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助长了学生“死读”课本、“死背”笔记的被动学习习惯。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否则,所有有效的教学改革思想、措施将无法贯彻落实而前功尽弃。要想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课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就能顺利过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革除目前古代文学课程考核的弊端,变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层次、开放性的综合考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动态的全程监督。这是构建师生良性互动平台的保障。

综合性的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查课堂学习状况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主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本学科的系统知识,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靠课堂体现。学生只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更多知识。另外,课堂讨论中,师生间的交流探讨,既能启发思维,又能开拓视野,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首先保证课堂学习的质量,这尤为重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纳入课程成绩评定的体系,可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督促的作用。

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主要包括:学生能否按时到课;教师课上布置的作业学生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对于课堂学习内容能否认真整理,做好笔记;课堂讨论或教师提问时,学生是否积极发言以及发言的水平如何等。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考查包括出勤、作业、课堂笔记、讨论发言等几个方面。学生课堂学习状况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

(二)考查诵读文学作品的质与量

在古代文学学习中,学生理解文学现象、阐释风格流派的审美特征,必须以文学作品做支撑。教师要求学生课下朗诵、阅读大量的诗词作品、戏曲小说,一定要有检查监督。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将其纳入课程成绩考核的范围。否则,仅靠学生自觉,将会流于形式。对学生诵读文学作品的考查,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教师随时进行检查,评定成绩。检查包括学生口头背诵诗词作品的情况以及阅读小说戏曲的读书心得。读书心得可以是对作品的总体评析,也可以写对某一情节、某一人物形象的心理感受。学生诵读文学作品的考查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

(三)考查专题论文的写作能力

撰写专题论文,是学生由学习转向研究的能力提升,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学生的一篇专题论文成型,其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论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都能得到全面的展示。所以,学期专题论文必须成为考核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应该占总成绩的20%为宜。

(四)期末闭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有其不足,但也必不可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审美、驰骋想象、自由解读必须以扎实的文学史知识做基础。而闭卷考试就是系统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当然,期末试卷设置的题目,也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自由发挥的能力。可以说,期末试卷是对整个学期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全面检查。期末闭卷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40%。

从以上4个方面考核学生古代文学的学习成绩,不仅做到知识与能力兼顾、更全面客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步伐势在必行。与改革教师教法想配合,着重从学生的“学”入手,注重对学生“学”的培育研究。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准备积累、课堂保持积极状态、课后将所学理论知识深化研究,并通过建立综合性考核机制保障监督。相信这些措施将会使古代文学的“教”与“学”有效对接,构建起师生良性互动的平台,更好地实现古代文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喻芳.寻找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契合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138-140.

[2] 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1-63.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