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学视域下《论语》英译中的中国形象解析
2014-04-05陈吉荣
都 媛,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国的古典名著博大精深,简洁的语言中富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们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古典名著经过翻译流传到其他国家,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古典名著目前在世界上已经被翻译出众多版本,但是那些非本族语的西方译者由于深受自己国家文化、习俗等各方面因素、文化惯例的影响,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中西方两国的文化差异等,导致他们在翻译这些名著时塑造出的中国形象产生一定的偏差。为了将国家形象更好地展现给全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华夏文明的精髓,翻译中真实塑造各种与国家形象有关的文化惯例凸显其重要性。该文以形象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译者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具体描述、分析他怎样在翻译语言的同时将中国形象真实地诠释给西方读者。
一、形象学与中国形象塑造
法国是形象学的诞生地,传统的形象学由法国学者卡雷第一个提出,他将形象学定义为“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1]6。随后,卡雷的学生基亚又将形象学进一步归纳为:“不再追寻一些使人产生错觉的总体影响,而是力求更好地理解在个人和集体意识中,那些主要的民族神话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下来的。”[2]162法国学者巴柔是当代形象学的创始人,他把形象学定义为“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看法的总和”[3]154。中国学者孟华提出:“形象学是在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representation)。”[4]2褚蓓娟和徐绛雪进一步将形象学归纳为“研究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异族形象”[5]。
从上述研究者所描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初期的形象学主张的大都是形象塑造者在本国语言的文学作品中去描绘和塑造异国形象。随着形象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的本土学者开始致力于对本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并在译本中塑造本国形象,在向世界传播其国家文化的同时,也让世人对其国家形象的本质特点有所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传播国家形象,因为绝大多数译入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没有机会亲自经历或者去直接接触和感知异国,通过阅读这些国家的文学译本或其他传媒形式,成为了解异国形象的一种主要而便捷的途径。
很多的中国译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展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一点可以从林语堂所译清朝沈复的《浮生六记》一书中得以印证。”[6]西方译者在翻译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时,由于“中国哲学语言中的暗示很难理解翻译,翻译时往往会失去其暗示,也就失去了原著的味道,也会对中国形象的呈现造成缺失”[7]。而对于进行本土文学作品翻译的本国译者而言,由于他们对本国语言文化理解深刻、把握适度,加之他们对汉语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的娴熟处理,因而可以将许多本土文学作品译成恰当的英语译本,把本国的传统文化和国家形象真实地展现给他国。
刘殿爵教授的英译本《论语》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融合而又分离的地方,生于此地的刘殿爵少年时期远赴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攻读西洋哲学,毕业后被聘任为伦敦大学的中文讲座教授,之后屡掌要职,包括文学院院长、中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主编等。他为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西方多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使得他对西方语言及文化的熟悉程度非常人可比,而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又使他得以成功地将许多中国古典作品译成英文。刘教授治学严谨,翻译的中国古籍准确精练。他所翻译的《老子》《孟子》《论语》等3本古籍的英译本,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论语》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中国形象,使西方人认识中国的内涵,并由此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错误认识。”[8]刘殿爵先生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论语》英译中的中国形象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书中简短的语言体现了孔子深刻的思想内容,对后代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曾被众多中国译者翻译,它是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展现中国形象的主要译作之一。
《论语》创作于中国的战乱时期,写作特点非常突出。“《论语》是一部言简意赅的格言警句集。各篇都没有明确固定的主题,各章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孔子的思想深刻但是含蓄,许多哲学概念没有确切界定。加之,古汉语的语言简练含糊,其古语词汇和省略的语法使得所指并不清晰。”[7]另外,《论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孔子及其弟子的主张,还吸收了孔子时代前后所有人的思想,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形象。《论语》一书内涵丰富,这对翻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西方译者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很难读懂其中的深刻内涵,结果导致他们塑造的中国形象存在一定偏差。要想在翻译中真实塑造中国形象,就要求精通中西文化的学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传播的工作当中。该文从刘教授翻译的《论语》英译本中选取几个例句,具体地阐述他怎样在简洁的译入语中向西方读者成功地展现中国形象。该文将选取治国法则、成语典故、鬼神态度和比喻等4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治国法则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论语》中收录了大量的孔子关于治国方面的法则。这些法则既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国政与家政管理,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它们是中国形象的一种典型呈现。夏春鸽和武娜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看作该民族政治、经济、艺术、生活、价值等多元因素的混合体,体现在语言文字上,就产生了一批批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只有对这方面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客观判断才能得到成功的翻译。”[9]
例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0]187
译文.The Master said,“The gentleman agrees with others without being an echo.The small man echoes without being in agreement.”[11]91
在例1的原文中,孔子说:“君子和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在这里,“和”是和谐、统一,强调的是内在的协调;“同”是相同、一致,强调的是表面现象。译文中将“和”翻译为“agrees with others without being an echo(同意别人的意见,并不是出于一种回应)”,而将“同”翻译为 “echoes without being in agreement(作为一种回应而同意)”。译文反映出译者对这句话深层内涵的充分了解。因此,翻译非常恰当,既完美地翻译出孔子的思想,又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在治国方面的国家管理形象。
“以和为贵”为中国历代政府所推崇,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在今天,“和而不同”所蕴含的哲理是全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从古至今都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国的治国标准,也是中国人民为人处事的准则。刘教授的翻译是中国形象的一种真实呈现。
(二)成语典故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的语言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成语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成语是中国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特殊的词组或短语表现形式,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多以4字构成。成语往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深受中国人喜爱。研究历史发现,很大一部分成语是对古代的特定时期中的故事、典故、话语的一个经典缩写。成语中既包含了它的本意,又包含了它的寓意。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不仅要了解它的渊源,还要了解其中的真正寓意,在兴趣中获取心得。在翻译中,译者更需要注意这一点。
例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0]2
译文.The Master said,“it is rare,indeed,for a man with cunning words and an ingratiation countenance to be benevolent.”[11]28
在例2中,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情的,这种人很少有真心实意的。”成语“巧言令色”正是来自于此。现代人经常用这个成语形容那些使用花言巧语和伪善面目以取悦他人为目的的人。因此,它是个贬义词。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告诫人们:用巧言令色的态度而刻意讨好别人是不可取的,所说和所做要出自内心才是真正必要的。
译文中将“巧言令色”翻译为“cunning words and an ingratiation countenance to benevolent(狡猾的语言,带着讨好似的伪善面容)”。刘先生的翻译运用了转译手法,把原文中的深层次内容完全展露给西方读者,他们不仅非常容易感受到孔子主张的精髓,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事上的本真形象。
(三)鬼神态度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论语》创作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那时候的人们迷信并崇拜神秘的力量。例如,天气长久干旱,人们会焚香祈雨;遇到重病时,人们会供奉猪、羊,祈求上苍保佑;久婚不孕的妇女会送香油钱参拜送子观音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无知、愚昧的表现,因为它们并不能真正地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论语》中记录了很多孔子对这些行为的反对意见。在翻译这些特定时间的特殊产物时,准确的翻译需要译者完全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作者内心的真正想法。
例3.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0]149
译文.Chi-lu asked how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and the gods should be served.The Master said,“You are not able even to serve man.How can you serve the spirits?”[11]76
在例3中,子路请教待奉鬼神之事。孔子说:“没服侍好活人,怎么能去服侍死人?”孔子的话外之音是让子路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要从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活人出发,不要把那些渺茫、不切实际的事整天挂在心上,要不然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译文中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翻译为“You are not able even to serve man.How can you serve the spirits?(你都不能为活人服务,怎么能服务神灵呢?)”。原句是一个反诘句,问题的答案就是问句自身肯定的答复,反诘句的使用意在强调。在译文中,译者保留了这种风格,并且翻译得更加准确周到。译文不仅传递出了孔子的重要核心思想,也呈现出中国古代的“信仰”形象。
(四)比喻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擅长具体思维,说话、写作时喜欢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具体化,比喻是其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比喻中的形象往往生动传神,将人们所不了解、甚至不认识的抽象事物用人们熟知的形象代替,使人们易于接受、理解,同时也增添了文采。相反,如果改变了这种表现方式,句子就可能被完全改变。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意鉴别和传递比喻的形象。
例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124
译文.While standing by a river,the Master said,“What passes away is,perhaps,like this.Day and night it never lets up.”[11]67
在例4中,孔子站在河边(感慨地)说:“逝去的时光就好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孔子是在告诫自己的学生,要珍惜时间,否则时间一去就再找也回不来了。
刘先生的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比喻意象,将抽象的事物比喻成实际存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通过描述这种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译文给西方读者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的翻译不但如实地传递了孔子所表达的主旨内容,更传递出中国数千年来流传的一种深邃的文化形象。
(五)对“观人”主张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人们生存在社会群体中,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还要学会观(察)人,只有结交道德高尚、饱读诗书的人,才会对你和你的人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正如古语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孔子生活的社会中,孔子在观人、交友方面有着自己的理念。他主张对别人要进行客观评论,而不能依靠主观意识,《论语》中收录了许多孔子的这种主张。由于这种主张在特殊时期中被提出,就需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充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并深入了解孔子的内心思想,从而能够翻译出恰当的译文。
例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0]17
译文.The Master said,“Look at the means a man employs,observe the path he takes and examine where he feels at home.In what way is a man’s true character hidden from view?In what way is a man’s true character hidden from view?”[11]12
在例5中,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要观察他的经历、办事的手段、方法,了解他的居心何在,内心是否安稳。那么,这个人(的品质)还怎么能隐藏得住?这个人(的品质)还怎么能隐藏得住?”在这句话中,孔子提出了观察别人的方法。具体来说,观察一个人,首先要看这个人的言行;其次要看这个人的动机;最后要看他做完事后内心的状态。这样就可以更深入地对他有所了解。
译文中将“察其所安”翻译为“examine where he feels at home(观察他是否感觉像在家里一样,即他内心是否心安)”恰恰表达了原文的这一含意。另外,译文把“人焉瘦哉?”翻译为“true character(真实品质)”,更清晰、准确地呈现出原文要表达的真正主旨。译文不仅把孔子要传递的儒家理念做出了正确的诠释,也成功地塑造出中国独有的儒家形象。
(六)教学方式翻译中的中国形象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上有着自己的原则:所有的学生不分贵贱、不分种族,所有人都可以跟随他学习;注重师生关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十分关爱学生;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采用启发式教学。虽然据今已有千年,但孔子的这些原则在当今世界仍具有极大的影响。
例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19
译文.The Master said,“If one learns from others but does not think,one will be bewildered.If,on the other hand,one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from others,one will be imperiled.”[11]14
在例6中,孔子认为“学习却不去思考就会迷惑,只会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疑惑难解”。其主要目的是要告诉学生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切实有用的东西。
原文中的“罔”是“迷惑,迷茫”的意思,译文中将其翻译成“bewildered(困惑)”;“殆”是“疑惑难解”的意思,译文中将其翻译成“imperiled(陷于疑惑中)”。译者的翻译都准确地再现了原文中呈现的关于学习的形象,将孔子的教育理念完善而清晰地展现出来,做到了对形象的恰当塑造。
综上所述,刘殿爵教授的《论语》英译十分精彩,这与他潜心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典籍、重视对经典文本中的语言分析分不开。他对《论语》的翻译,反映了当今华人译者在汉语研究上的积极态度,即力求真实准确地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形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文学是什么》中,傅道彬和于茀认为:“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目标就是提升读者。”[12]277既然如此,当中国译者通过翻译将本国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向西方读者时,也应发挥引导读者、提升读者的作用,增强西方人们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熟稔度,从而有利于中国人文化身份的保持和文化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传播,最终推动中西文化的真实互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卡雷,基亚.比较文学[M].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51.
[2] ﹝法﹞基亚.比较文学[M].颜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 ﹝法﹞巴柔.比较文学形象学[C].孟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褚蓓娟,徐绛雪.“他者”在注视中的变异——论比较文学中的“形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3):282-286.
[6] 刘芳.汉语文学作品英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兼评林语堂在《浮生六记》中的文化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72-74.
[7] 杨平.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74):21-32.
[8] 钟明国.辜鸿铭《论语》翻译的自我东方化倾向及其对翻译目的的消解[J].外国语文,2009,(2):135-139.
[9] 夏春鸽,武娜.典籍英译方法浅析——以《庄子》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3,(15):152-153.
[10] 许秀瑛,麦晓颖.论语[C].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11] Confucius.The Analects[M].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3.
[12] 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