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菲的世界》“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结构

2014-04-05艾亚南梁彩龙

关键词:艾伯特少校苏菲

艾亚南,梁彩龙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24)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代表作,它采用了“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结构成功地将哲学通俗化,自1991年出版后被翻译成54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畅销。“中国套盒”或称“俄国玩偶”,“指的是按照这两个民间工艺品那样结构故事:大套盒里容纳形状相似但体积较小的一系列套盒,大玩偶里套着小玩偶,这个系列可以延长到无限小”[1]86。在文学作品中,就是指文本是在一个叙述框架之下,由一个主要故事派生出了另外一个或者几个故事。人物的行动是叙述对象,人物本身又在叙述故事,在他叙述的故事中,还有另一个人物叙述的另外的故事,如此演绎下去,直至无穷。《苏菲的世界》就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在一个叙述框架之下派生出3层相互关联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3层故事特殊的展出顺序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情节的曲折性。同时,每层故事的讲述者和隐含读者不同,又依据哲学内容的讲述合理转换并交叉进行。形式阐释了内容,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成功地实现了哲学的通俗化。

一、“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结构

《苏菲的世界》“是个框架式小说,有不同的层次”[2]。一个故事是讲席德生日那天收到了父亲艾勃特送的礼物——一本《苏菲的世界》的书稿,他受到书稿的启示与父亲互动。这本书包含着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5岁少女苏菲遇到了哲学教师艾伯特并开始了不同以往的哲学学习与生活。在苏菲的故事开展的过程中,艾伯特又讲述了哲学史,从而构成了又一层的故事。3层故事各具特色,独立而又相互关联。

(一)席德的世界

席德的故事由无所不知的叙述者讲述出来,处于套盒的最外层,是整部作品展开的一个大框架。席德在15岁生日那天收到了爸爸从黎巴嫩寄来的生日礼物,里面是一个大大的讲义夹。之前爸爸已经给过提示,说这是“一份会愈来愈大,可以与别人共享的礼物”[3]294。打开后,原来是一本题名《苏菲的世界》的书稿。《苏菲的世界》的展示过程其实就是席德的读书过程,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席德和书中的人物苏菲一样不断地思考着,并最终仿照书稿的内容安排了爸爸在卡斯楚普机场以及回家路上的见闻。

按照苏菲的说法,乔斯坦·贾德就是创造席德的上帝。席德的故事就处于作品的最外层,由作者直接讲述出来。同样处在这一故事层的还有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即手稿的作者)和席德的母亲等人。在这只有9天的故事时间里,艾勃特既是被创造出来的人物,也是《苏菲的世界》书稿的作者;席德既扮演了故事中的人物,又担任着书稿的读者。这样,套盒里的第二层盒子得以诞生,并和所有完整的小说作品一样,拥有作者和隐含读者。

(二)苏菲的故事

苏菲的故事在作品中占据了大量篇幅,既可作为一部独立的小说,又是整部作品的主叙述层,并且具有元小说的性质。值得注意的是,苏菲的故事是由少校艾勃特和另一个叙述者共同完成的。这个叙述者可能是作者乔斯坦·贾德另外创造出来的,也可能是席德。

在少校的书稿中,15岁的少女苏菲在生日前一个月的某一天,收到了一封名为“你是谁?”的不寻常的来信,从此她开始秘密地接受哲学启蒙训练,思想情感和生活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她的哲学老师身份扑朔迷离,来无踪去无影,引起了妈妈的怀疑,苏菲决定举办一场哲学花园宴会。在宴会上,哲学教师艾伯特发表了演讲,宣称苏菲和自己以及所有在场的人都是一个少校写给女儿的书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在白色宾士轿车开进花园的时候,他拉着苏菲躲进了秘洞中。“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3]498席德对这样的结局并不满意,充满了疑问,“爸爸为何要写那最后一章呢?难道只是为了展示他对苏菲的世界的影响力吗”[3]498?由此可见,少校的书稿至此已经完结,但是苏菲的故事却仍然继续着。他们驾车去往柏客来,在路上遇到了一对正在讨论对位法的男女,遇到了很多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最后,他们见到了席德和少校,苏菲还用板钳“砸到”了席德。

书稿《苏菲的世界》主要由外故事层的人物——少校艾勃特讲述,成为“小说中的小说”,具有元小说的性质。戴洛·维奇认为:“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4]230书稿《苏菲的世界》以小说为手段,在小说文本的创作实践中探讨小说理论,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自觉地暴露书稿虚构性的本质,从而引导人们思考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根本关系。

艾伯特讲到文艺复兴时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世界是被虚构出来的,他说“如果我说的没错,每一件事情他都知道”[3]197。暗含着自己所在的世界是由少校创造出来,所以少校无所不知的意思。经验主义哲学家柏克莱认为:“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是在做梦时一般。但世间只有另外一个意志或灵可能形成造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3]288“万物都是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存在之处’。”[3]288讲到这里的时候,艾伯特对苏菲说:“对于你我来说,这个‘造成万物中之万物’的‘意志或灵’可能是席德的父亲。”[3]288至此,苏菲开始认识到自己及自己所在世界的虚构性。随着这一层故事中的人物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书稿的虚构性逐渐暴露。而这个暴露的过程正是作者自己操纵的,手稿中称为“浪漫主义的反讽”。通过人物具有自我意识这种方式,作者“提醒他的读者,使他们明白是他在操纵这个虚构的世界”。后来,苏菲居然得到了关于自己的一部小说《苏菲的世界》,苏菲的故事的虚构性完全暴露,后来艾伯特在花园宴会上发表哲学演讲,使苏菲的故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说中的小说”。

除了人物具有自我意识及书稿的虚构性被暴露外,故事中的人物对小说理论的探讨也使该层故事具有了元小说的性质。艾伯特与苏菲的对话中多次谈到了小说创作理论。作家可能会在灵感的驱使下进行创作,作品中的人物一方面受到作家的限制,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人物性格一旦形成,作家便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处理,必须依据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创作。同时,他们认识到读者对作者的作用,所以决定依靠席德来反抗少校。他们还谈论了“自动写作”、“对位法”等。故事中的人物对小说理论进行讨论,具有明显的元小说的色彩。

无论是故事虚构性的暴露还是对小说理论的讨论都受到了艾伯特所讲的哲学课的影响,如果把这些哲学课单独拿出来,就构成了一部西方哲学史,这也恰是套盒最内层的盒子。

(三)艾伯特讲述的哲学史

艾伯特讲解的哲学史在苏菲的故事中占据了主要篇幅,并可以单独构成一个体系,形成一部西方哲学史教科书,处于作品的最内层。同处于最内层的还有少校在作品的最后讲述的关于宇宙的事情。两部分共同构成了作品的第3层盒子,即艾伯特讲述的哲学史。

艾伯特首先提出了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引发了苏菲的哲学性思考。然后从哲学诞生之初的自然派哲学家讲起,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到康德、黑格尔及至存在主义,艾伯特一共讲述了近40位哲学家的观点,条理明晰,线索井然。在讲解的过程中,他采用书信、电影和面授等形式,并充分利用场景、服装及语言等将哲学通俗化。比如,在讲解希腊哲学的时候,艾伯特通过电视录像把苏菲带到雅典的巴特农神殿和酒神剧院等,让苏菲了解希腊哲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他让苏菲戴上红色眼镜观察事物的小实验,十分清楚地解释了康德关于“心灵影响观念”这一复杂的命题。又如,艾伯特通过赴咖啡厅之约迟到简单地让苏菲明白了萨特的“虚化”概念。在这些书信和故事中,艾伯特是叙述者,苏菲是受述者,也是隐含读者。很明显,故事时间大大超过了文本时间,而这个文本时间则与外一层盒子的故事时间大体一致。

在作品的最后,少校回到船长屋时告诉席德,哲学课还没完全结束,还有有关宇宙的事情。于是他们坐在星空下,讲述宇宙大爆炸和宇宙中浩瀚的星海,思考哲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世界从哪里来”。由此,位于套盒最内层的哲学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盒子,既有哲学史,又有现代人对宇宙的探索认识。

位于套盒最内层的哲学课是作品《苏菲的世界》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影响了作品的叙事结构,使这组“中国套盒”独具特色,别有魅力。

二、套盒的妙用

一般认为,哲学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艰涩而枯燥。但《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写给十几岁孩子看的有关哲学的小说,成功地做到了将哲学通俗化,并且充满了童话色彩,给读者提供巧妙惊喜的同时引发了读者深邃的思考。那么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乔斯坦·贾德对“中国套盒”的巧妙使用。

(一)打破常规的展示顺序

按照阅读文本的自然顺序,最先进入读者视线的是苏菲的故事,哲学课随之展开,直到文本一半之处,席德才款款露面。这不同于传统“中国套盒”将套盒逐层露出的方法,而是别具一格地首先展出第2层盒子,并处处设置悬念,引出第3层套盒,适时地让读者看到最外层的盒子。作者为何作出这种安排?这样安排对这组“中国套盒”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作品的开始和所有传统小说一样,一个人物——苏菲进入读者的视线。紧接着,她收到两封神秘的来信:一封是“你是谁”,另一封是“世界从何而来”。读者不由地想要知道“我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两封匿名信是谁寄来的?并迫不及待地看下去。之后,苏菲又收到一张联合国部队寄来的明信片,这张卡片是写给席德的,并且说请苏菲代转这张卡片最方便。但是,苏菲并不认识席德。那么席德是谁?为什么由苏菲代转最方便?一系列问题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并催促着读者继续读下去,就像读侦探小说一样。艾伯特说,哲学家追寻真理的过程很像是一部侦探小说,那么读这本书是否也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呢?随着故事的发展,第1组问题的答案显现出来,并且构成了作品的另一层盒子,也就是哲学课。第2组问题的答案逐步显现,苏菲只是席德所读书稿中的人物。由此,席德的世界所构成的最外层套盒出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席德的世界真的是最外层的盒子吗?有没有更高层次的盒子了呢?

其次,紧扣讲述的哲学史,展示顺序与内容相得益彰。席德在作品中出现是在讲述到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是人的觉醒,是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重新认识。此时苏菲彻底认识到自我的虚构性即代表了人的觉醒。因此,席德的出现形象地阐明了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文明进程。

再次,使套盒具有延伸性。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是苏菲的世界,席德的出现大大地打破了读者阅读一般情节小说时习惯性的期待心理,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苏菲和艾伯特活在少校的心里,少校活在乔斯坦·贾德的心里,那么作者乔斯坦·贾德就是最高的上帝了吗?在席德这个最外层套盒之外,是不是还有一层套盒?读者又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这种内外错置的展示顺序不但收到了上述几方面的效果,也使得各层套盒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形成一组交叉共生的整体。

(二)交叉共生的紧密整体

在《苏菲的世界》这组套盒里,席德的故事里套着苏菲的故事,苏菲的故事里又套着哲学史,后者从属于前一级,同时又对前一级产生影响,各层级共生又交叉进行,使古老的套盒术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首先,苏菲的故事产生了哲学课,同时,哲学课又影响了苏菲。尤其明显的是苏菲在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后收拾了自己的房间,把所有东西分类整理,并且领悟到应该把自己的思想也整理得有条不紊。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哲学课虽然是由艾伯特讲述,但是苏菲的态度也决定了哲学课能否继续。因为艾伯特在哲学课之初就告诉苏菲“如果你中途不想上了,也没关系,只要在信箱里放个东西(青蛙或某种绿色的东西)做信号就可以了”[3]18。

其次,少校艾勃特创造了苏菲的故事,同时苏菲又通过席德影响了艾勃特。《苏菲的世界》手稿是艾勃特写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因此,苏菲只是按照他的心思构造出来的人物。但是席德在阅读书稿时却受到了苏菲的感染,决定站到苏菲和艾伯特的一边来反抗自己的“上帝”爸爸。因此,才有卡斯楚普机场转交给少校的一系列卡片。

再次,哲学课由艾伯特讲述,也由艾勃特补充了有关宇宙的事情;哲学课不但对苏菲产生影响,也影响了席德。由此,最内层的哲学课和最外层的席德和少校产生了直接联系。

最后,各层套盒交叉进行,形成一个紧密整体。文本并没有按照套盒的层次分层讲述,而是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将各层套盒交叉叙述,自然转换。在作品的后半部,席德的世界和苏菲的故事交叉进行,中间还穿插着哲学史的讲述。读者透过席德的视角看到苏菲,然而当席德迎接爸爸回来的时候,苏菲仍然在活动着,仿佛独立于席德和少校之外。那么到底是席德看到了苏菲还是苏菲看到了席德?哪个世界才是真实的?还是哪个世界都不真实?这个疑问恐怕不会随着故事的结束而结束。

通过这种方式,套盒里的所有故事有机连结在一个系统里,整个作品由于各部分的相加而得到充实,而每一个单独的故事也由于它从属别的故事或由别的故事派生出来而受到影响。正如略萨所说:“当这样一个结构在作品中把一个始终如一的意义——神秘、模糊、复杂——引进到故事的内容并作为必要的部分出现,不是单纯的并置,而是共生或者具有迷人和互相影响效果的联合体的时候,这个手段就有了创造性的效果。”[1]86《苏菲的世界》用巧妙的“中国套盒”很好地诠释了神秘复杂的哲学,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相得益彰。

三、套盒结构契合哲学主题

《苏菲的世界》精心构筑的“中国套盒”决不是文学技巧的卖弄,或仅仅为了增强趣味性而采取的手段。实质上,它已被营造成一个完整的意味深长的隐喻结构。可以说,此书最富特色、最为奇绝之处正是作品的叙事结构与其哲学内涵之间天衣无缝的契合与出神入化的对应。

就每一层套盒而言,故事的情节设置与人类哲学思想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相契合。讲古希腊的哲学时,情节单纯、质朴自然。在讲中世纪哲学时作品情节也变得迷雾茫茫,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当发展到浪漫主义阶段时,小红帽、阿拉丁等童话中的人物热热闹闹地出现在读者眼前。尤其是在谈到所谓“浪漫主义反讽”时,主人公明确地说出自己是活在一本书里,故事本身就是对这种“反讽”的形象解释。之后苏菲和艾伯特逃离少校想象世界的举动恰是被安排在讲授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梦的理论之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层套盒的元小说性质。元小说作为西方后现代文学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小说形态,本身就能够引发读者对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思考[5],而这恰是哲学中精神和物质关系的题中之义。用元小说的形态来表达哲学思考,两者相得益彰,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就套盒关系的处理来看,其与所讲述的哲学内容相契合。苏菲的故事的虚构性被打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暗示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苏菲和艾伯特谈到浪漫主义者把每一件事物都融进了精神里,从而猜想,可能少校也是一本书中的人物。继而出现的是席德的世界,席德决定“教训”一下爸爸。她采用的手段正是制造出一个类似的人物——少校,因为他是被叙述出来的,所以他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地把卡片送到其所经之地。

21世纪初期,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若干用小说、诗歌和插图来介绍和解释哲学的作品,掀起了哲学通俗化的浪潮。《苏菲的世界》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巧妙地借用“中国套盒”这个古老的小说结构,给读者提供巧妙惊喜的同时与哲学主题紧密契合,引发读者进行深邃的思考,使哲学成功地走向了大众。

[1]巴·略萨.中国套盒[M].赵德明,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陈琳.“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访谈[J].当代外国文学,2008,(1):159-163.

[3]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M].萧宝森,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4]戴洛·维奇.小说的艺术[M].王俊荣,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万晓艳.元小说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艾伯特少校苏菲
拉长时间的公平
开悟
开悟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苏菲的故事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述评
第六堂写作课
苏菲寻龙记
危险的礼物
被麻醉的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