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以来农民分化的路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014-04-05汪少良高亮

关键词:差距劳动力分化

汪少良,高亮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其中,农民分化现象最为引人注目。然而,由于受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因素限制,改革以来的农民分化具有不彻底性,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我国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实现农民的彻底分化有了可能。因而在浩瀚的国内外文献中,本文以农民分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变化历程为主线,分析农民分化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归纳分析学者们对农民分化制约因素的探讨,一方面为实现农民的彻底分化,最终实现“四化同步”对农村各类人才(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工人,城镇化——市民,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民或职业农民)的需求探寻新研究路径,另一方面也为与此相关主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农民分化研究的历史沿革

研究农民分化首先要涉及农民分化概念,现有文献对农民分化的界定尚无定论,比较公认的要数刘洪仁对农民分化的阐释,他认为农民分化是指农民在社会系统的结构中由原来的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1]现实中,农民分化更多地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刘易斯(1954)的人口流动理论。[2]他假设不发达经济由两个经济性质不同的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组成,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高于传统部门,促使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费景汉和拉尼斯(1961)认为刘易斯模型没有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因此,他们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从动态角度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他认为农业边际生产率低于不变制度工资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农业劳动边际产品的价值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流出,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3]乔根森(1967)进一步研究了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认为当工业部门的工资等于边际生产力,农业部门的工资等于劳动的平均产品,劳动力就可以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4]托达罗(1970)从城乡收入差距角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而且差距越大,转移的劳动力越多。[5]

另一些学者则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农民的社会分化,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一个注重强调社会冲突,引出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制度替代与革命;一个注重强调社会协调,引出利益整合达到社会合作与改良(刘洪仁,2006)。

二、农民分化的路径选择

农民分化的形式是职业分化,本质是收入分化。农民职业分化更多地表现为从业的多元化;而农民收入分化则表现为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但无论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最终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的,在中国,主要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来实现的。就我国目前的转移模式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就地转移模式。董晖[6](1989)、陈宇[7](1995)、吴玉林[8](1996)认为我国应促进城镇化发展,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王东升 (1999)的研究显示城镇化有利于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9]闫彩红(2010)的研究显示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小企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0]

2.异地转移模式。严正元[11](1984)、李仙娥[12](2004)认为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刘怀廉(2004)对异地转移模式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13]赵国栋(2004)认为,应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14]吴雨才(2004)认为,应大力发展对外输出劳务机构,提高国际劳务输出的组织程度。[15]

3.复合转移模式。符彦洲[16](1992)、黄晨熹[17](1998)认为强调一种转移模式都是片面的,应当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管制,再结合兴办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和组织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输出转移等措施,全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张红宇(2003)对复合转移模式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坚持城乡统筹,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18]

不管是何种劳动力转移模式都极大地推动了农民内部的分化,使农民从业更具专业化、社会化特征;另一方面,非农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加速农民分化外在动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催生了不同的农民分化路径。

三、农民分化的制约因素(一)影响农民分化的宏观因素

1.经济因素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民水平向度分化的程度。[19]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内部的分化。

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农民分化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非农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可能。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国家产业结构,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农民分化的进程。

高国力(1995)认为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20]程名望、史清华(2007)基于1978~2004年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城市服务业是农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21]从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看出,经济发展引起了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此导致了农民内部的分化。

2.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利益是农民分化的最大驱动力,当农业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要时,农民开始从事非农活动来增加经济收入,大部分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据统计,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而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才7917元,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如果算上各种福利待遇,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迁移城镇的概率越大。[22]在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农民为了增加收入,纷纷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黄国华(2010)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分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果关系,他基于全国29个省市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23]杨宗锦、卢明芳(2011)利用1988~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分化,但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时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24]尹继东、王秀芝(2008)基于江西的实证研究也肯定了这一结论。[25]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没有保障,收入不稳定和社会保障不全。

3.制度因素

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农民要迁入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1977年的《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要求严格控制“农村户口”转成“非农村户口”,限制了农民分化。户籍的限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导致农民的城市就业机会不均等,同工不同酬导致农民分化进程受到阻碍。1978年推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期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三十多年后的现在其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土地的经营使用十分分散、零碎,农业收入低,不利于农民分化。

李惠娟[26](2001),吴爱华、赵芳[27](2005),袁文倩[28](2005),欧阳峣、张杰飞[29](2010)都认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与农民分化有关,放松户籍制度,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改变现有土地制度,使农民可以规模经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农民分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二)影响农民分化的微观因素

1.个体因素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民分化重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掌握的技能越高越全面,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获取信息更及时,得到非农工作的机会更大,收入可能更高。Schult研究发现,首先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力是那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30]Janvery认为教育是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关键。[31]张林秀等(2000)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高且非农工作的稳定性高。[32]钱忠好等(2008)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和教育投资有关,而且还与教育投资的结构有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需要调整、优化农村教育投资结构。[33]

年龄也是影响农民分化的另一因素。姜云长(1995)以天长市为例表明,农民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更倾向于分化,从事非农工作。[34]史清华等(2007)实证分析表明,农民的职业选择与行业选择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性的影响。[35]朱农(2004)的研究与姜云长对年龄与农民分化的关系研究结论不同,他认为,年龄与从事非农工作呈倒U关系,起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36]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农民分化,比如性别、婚姻,赵耀辉(1997)认为,女性、已婚者外出的机率分别低于男性、未婚者。[37]

2.家庭因素

家庭劳动力数量、家中小孩及老人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都会影响农民的分化,但是这些因素对农民分化的影响颇受争议。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家庭劳动力越多,外出从事非农工作的机率越大;家中有小孩、老人,外出的可能越小;家庭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与外出从事非农工作的机率成正比。向其凤等(2012)的实证分析显示:家庭人均耕地数量和老人与学龄儿童数对劳动力的转移有显著的负影响。[38]然而盛来运(2007)的研究发现,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需要投入的劳动力越多,外出的可能性越小;家庭有学龄儿童,经济压力大,儿童有老人照顾,增加了外出的机率;家庭劳动力人数与家庭人员外出的可能性的关系不显著,原因是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外出的选择性和替代性也增加,总有一部分要留下来照顾家庭。[39]胡士华(2005) 研究显示家庭耕地面积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原因可能是:较多的农户面临资本要素的约束,拥有耕地相对多的农户更有激励让一部分劳动力外出赚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的资金约束。[40]

四、总结

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农民分化的相关研究,包括农民分化的历史沿革、农民分化的途径,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民分化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农民分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静态关系,缺乏动态关系的研究,而且由于数据的不全面,影响到部分的实证研究,使得多数的研究停留在一般的对策性的分析上。当前我国农民正处在深刻的历史变革时期,传统单一生产方式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等,无不预示着农民分化的加速。因此,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待学者对农民分化作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刘洪仁.农民分化问题研究综述[J].农民问题,2006(1):64-67.

[2]刘易斯.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J].曼切斯特学派经济和社会研究,1954,22(2):139-191.

[3]Gustav Ranis, John C. H. Fei.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51(4): 533-558.

[4]Dale W. Jorgenson.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67, 71(282):309-334.

[5]John R. Harris, Michall P. Todaro.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70(60):126-142.

[6]董晖.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和城镇化道路[J].人口学刊,1989(6):8-13.

[7]陈宇.田小波.论劳动力资源流动[J].人口与经济,1995(3):60-64.

[8]吴玉林.李玉江.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及其转移性史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6(5):39-43.

[9]王东升.李娅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负效应及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15):18-21.

[10]闫彩红.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力—拉力”分析[J].特区经济,2010(3):205-206.

[11]严正元.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集镇建设展望[J].山东人口,1984(4):29-35.

[12]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69-75.

[1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2-89.

[14]赵国栋.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3):100-105.

[15]吴雨才.南通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略[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3):51-55.

[16]符彦洲,张苏林.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探讨[J].人口研究,1992(4):12-14.

[17]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2):8-13.

[18]张红宇,陈良彪.重视农村就业问题[N].经济日报,2001-02-14(7).

[19]刘洪仁,杨学成,陈淑婷.我国农民分化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农民问题,2007(2):89-95.

[20]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J].南开经济研究,1995(2):27-32.

[21]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经济学家,2007(5):49-54.

[22]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2(5):10-17.

[23]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77.

[24]杨宗锦,卢明芳.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1(4):95-97.

[25]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J].南昌大学学报,2008(2):38-45.

[26]李惠娟.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南方经济,2001(9):47-49.

[27]吴爱华,赵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4):539-541.

[28]袁文倩.户籍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西北大学学报,2005(5):146-149.

[29]欧阳峣,张杰飞.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一个理论模型及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9):4-16.

[30]T. Paul Schultz. Education Invest and Return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 [M].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 B.V., 1988:543-630.

[31]Alainde Janvery, Elisabeth Sadoulet, Nong Zhu. The Role of Non-Farm Incomes in Reducing Rural Poverty and Inquality in China [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5(1001):11-40.

[32]张林秀,霍艾米,罗斯高,等.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5):7-15.

[33]钱忠好,张骏.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5):4-9.

[34]姜长云.农村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分化的动态考察——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1995(9):50-56.

[35]史清华,徐翠萍.农户家庭成员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长三角15村的调查[J].管理世界,2007(7):75-83.

[36]朱农.离土还是离乡——中国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37]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3.

[38]向其凤.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水平Logistic模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6):965-975.

[39]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3):2-14.

[40]胡士华.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5(10):40-42.

猜你喜欢

差距劳动力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