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2014-04-04吴申宏
吴申宏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探索、创造、展示、体验与挑战的平台。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呢?反思“圆锥体积计算”的四段教学历程,我对这个问题有着更深的体会。
第一阶段:简简单单读文本
第一次教学圆锥体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中的“倒沙”实验。由于我任教的学校条件差,什么教具也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圆锥教具,本想做一个,但嫌麻烦,况且做实验也费教学时间。当时流传着一句名言:“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于是,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照本宣科的教法:教师抑扬顿挫地读教材,学生边听边看插图中的实验过程,然后圈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再花一些时间叫学生读背公式,课堂气氛甚是热闹。
我满以为在热热闹闹的读背中,学生会对公式记得很牢。可是在随后的训练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却把“”丢了。面对这一现象,我陷入了沉思:这节课,我片面地理解“简单的教育”这句话,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对实验方法与过程却缺少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这样只重结论不重学习体验的教学,能指望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熟练掌握吗?为此,在后来的圆锥体积教学中,我对教学设计作了修改,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体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阶段:倒来倒去推公式
在圆锥体积的第二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呢?”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空心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是等底等高的。接着,师生共同进行“倒沙”实验,先从圆柱倒入圆锥,再从圆锥倒回圆柱。在沙粒的倒来倒去中,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然后顺利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一回,我算是真正领略了实验的魅力,自我感觉教学取得了成功。事实也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运用中,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计算错误很少。
课后写教学后记时,无意中读到的两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第一篇是江苏的一位名师写的,她认为“倒沙”实验其实设计得不够好,因为它只能得出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容积的,而不是体积。她建议将“倒沙”实验改成“倒水”实验:通过有刻度的装水量杯,直接测量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然后比较体积数值得出公式。第二篇是上海的潘小明老师写的,对我的启发更大。他认为,教师当然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但学生并不清楚,恐怕一时也难以想到。学生还没想到的事,教师竟然要求其一道去做实验,虽然形式上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其实是被动的。
读了这两篇文章,再回头想想自己的课,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一个教师不光要教书,还要会思考。经过思考,我发现自己还是着眼于知识本身,急于带领学生去做实验,去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其实,我忽视了比计算公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猜测—验证”的探究方法以及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第三阶段:大杯小杯验猜测
再一次教学时,我借鉴了上面两位名师的教法,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精心的改动,有意突出“猜测—验证”在圆锥学习中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我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我继续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测呢?”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时,我适时拿出“倒沙”和“倒水”两套实验教具,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倒水”实验更严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实验:将圆锥没入有水的量杯里,量出两次水的体积,计算之间的差得出圆锥体积,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圆柱体积;再通过计算知道圆柱体积是不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然后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先猜测后验证,在大杯小杯的“交响曲”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而且还学得愉快,兴奋之情都写在脸上。多年过后,学生回到学校时还提到这个实验,说是小学阶段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可惜的是,这个“倒水”实验我只做过一次。后来再教圆锥时,因丢失了部分实验用具,只得又回到“倒沙”实验。不过,有一点我始终没有丢,那就是实验之前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倒水”实验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具只得放弃,但“猜测—验证”这种教法我却一直坚持着。
第四阶段:轻轻松松玩圆锥
有两句话我的印象特别深,第一句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还有一句是数学家陈省身说的“数学好玩”。这两句话直接影响着我现在的圆锥体积的教学。
课前,我布置学生用硬纸制作直角三角形小旗和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课中,先让学生快速旋转三角形小旗,观察旋转得到的圆锥形状,然后让学生猜测圆锥体积大约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堂上小旗之飘舞,猜想之热烈,实验之积极,参与程度之高,是我以前的教学中从未出现过的。到这里,我的圆锥教学还未结束,我还试着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课后让学生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几个完全相同的圆锥,然后试着用三个圆锥搓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再次领悟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反思: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给学生一个好“玩”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爱“玩”,玩是他们的天性。我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玩”字,让学生玩小旗、玩沙子、玩泥巴,玩中猜测,玩中发现,玩中推导,甚至让学生在玩中验证。通过多种形式的“玩”,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仅仅是在“学数学”,更像是在“玩数学”,心情愉悦,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给学生一个求“真”的数学课堂。好的数学课,学生是回味无穷的;好的数学课堂,学生会依依不舍的。而自然真实是好的数学课堂的生命。在圆锥体积计算的课堂中,我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要求学生“尽善尽美”;我尊重学生的思考,甚至和学生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我允许学生犯错,善待学生的“画蛇添足”。求“真”的课堂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猜测,积极探索,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给学生一个设“疑”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奇好问,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能够激发他们探疑、释疑的欲望。我在圆锥教学的前两个阶段,或读教材,或做实验,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没有疑问的知识与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本质上还是在被动学习。因此从第三阶段起,我注意引导学生猜测“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由“疑”开始,进而让学生产生做实验去验证的想法。有“疑”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有效”,一个简单的词;“有效课堂”,却是一个不简单的话题。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回顾“圆锥体积计算”的四段教学历程,让我体会到:有效课堂不只是“好玩”、“设疑”与“求真”,有效课堂还呼唤有效的课前准备,需要深刻的课后反思,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凝聚着“用一辈子去上一节课”的激情与耐心。唯有如此,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才是一个积极有效而又不可复制的生命课堂。
(责编 金 铃)endprint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探索、创造、展示、体验与挑战的平台。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呢?反思“圆锥体积计算”的四段教学历程,我对这个问题有着更深的体会。
第一阶段:简简单单读文本
第一次教学圆锥体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中的“倒沙”实验。由于我任教的学校条件差,什么教具也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圆锥教具,本想做一个,但嫌麻烦,况且做实验也费教学时间。当时流传着一句名言:“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于是,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照本宣科的教法:教师抑扬顿挫地读教材,学生边听边看插图中的实验过程,然后圈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再花一些时间叫学生读背公式,课堂气氛甚是热闹。
我满以为在热热闹闹的读背中,学生会对公式记得很牢。可是在随后的训练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却把“”丢了。面对这一现象,我陷入了沉思:这节课,我片面地理解“简单的教育”这句话,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对实验方法与过程却缺少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这样只重结论不重学习体验的教学,能指望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熟练掌握吗?为此,在后来的圆锥体积教学中,我对教学设计作了修改,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体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阶段:倒来倒去推公式
在圆锥体积的第二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呢?”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空心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是等底等高的。接着,师生共同进行“倒沙”实验,先从圆柱倒入圆锥,再从圆锥倒回圆柱。在沙粒的倒来倒去中,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然后顺利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一回,我算是真正领略了实验的魅力,自我感觉教学取得了成功。事实也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运用中,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计算错误很少。
课后写教学后记时,无意中读到的两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第一篇是江苏的一位名师写的,她认为“倒沙”实验其实设计得不够好,因为它只能得出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容积的,而不是体积。她建议将“倒沙”实验改成“倒水”实验:通过有刻度的装水量杯,直接测量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然后比较体积数值得出公式。第二篇是上海的潘小明老师写的,对我的启发更大。他认为,教师当然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但学生并不清楚,恐怕一时也难以想到。学生还没想到的事,教师竟然要求其一道去做实验,虽然形式上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其实是被动的。
读了这两篇文章,再回头想想自己的课,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一个教师不光要教书,还要会思考。经过思考,我发现自己还是着眼于知识本身,急于带领学生去做实验,去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其实,我忽视了比计算公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猜测—验证”的探究方法以及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第三阶段:大杯小杯验猜测
再一次教学时,我借鉴了上面两位名师的教法,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精心的改动,有意突出“猜测—验证”在圆锥学习中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我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我继续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测呢?”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时,我适时拿出“倒沙”和“倒水”两套实验教具,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倒水”实验更严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实验:将圆锥没入有水的量杯里,量出两次水的体积,计算之间的差得出圆锥体积,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圆柱体积;再通过计算知道圆柱体积是不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然后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先猜测后验证,在大杯小杯的“交响曲”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而且还学得愉快,兴奋之情都写在脸上。多年过后,学生回到学校时还提到这个实验,说是小学阶段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可惜的是,这个“倒水”实验我只做过一次。后来再教圆锥时,因丢失了部分实验用具,只得又回到“倒沙”实验。不过,有一点我始终没有丢,那就是实验之前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倒水”实验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具只得放弃,但“猜测—验证”这种教法我却一直坚持着。
第四阶段:轻轻松松玩圆锥
有两句话我的印象特别深,第一句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还有一句是数学家陈省身说的“数学好玩”。这两句话直接影响着我现在的圆锥体积的教学。
课前,我布置学生用硬纸制作直角三角形小旗和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课中,先让学生快速旋转三角形小旗,观察旋转得到的圆锥形状,然后让学生猜测圆锥体积大约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堂上小旗之飘舞,猜想之热烈,实验之积极,参与程度之高,是我以前的教学中从未出现过的。到这里,我的圆锥教学还未结束,我还试着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课后让学生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几个完全相同的圆锥,然后试着用三个圆锥搓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再次领悟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反思: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给学生一个好“玩”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爱“玩”,玩是他们的天性。我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玩”字,让学生玩小旗、玩沙子、玩泥巴,玩中猜测,玩中发现,玩中推导,甚至让学生在玩中验证。通过多种形式的“玩”,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仅仅是在“学数学”,更像是在“玩数学”,心情愉悦,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给学生一个求“真”的数学课堂。好的数学课,学生是回味无穷的;好的数学课堂,学生会依依不舍的。而自然真实是好的数学课堂的生命。在圆锥体积计算的课堂中,我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要求学生“尽善尽美”;我尊重学生的思考,甚至和学生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我允许学生犯错,善待学生的“画蛇添足”。求“真”的课堂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猜测,积极探索,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给学生一个设“疑”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奇好问,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能够激发他们探疑、释疑的欲望。我在圆锥教学的前两个阶段,或读教材,或做实验,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没有疑问的知识与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本质上还是在被动学习。因此从第三阶段起,我注意引导学生猜测“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由“疑”开始,进而让学生产生做实验去验证的想法。有“疑”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有效”,一个简单的词;“有效课堂”,却是一个不简单的话题。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回顾“圆锥体积计算”的四段教学历程,让我体会到:有效课堂不只是“好玩”、“设疑”与“求真”,有效课堂还呼唤有效的课前准备,需要深刻的课后反思,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凝聚着“用一辈子去上一节课”的激情与耐心。唯有如此,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才是一个积极有效而又不可复制的生命课堂。
(责编 金 铃)endprint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探索、创造、展示、体验与挑战的平台。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呢?反思“圆锥体积计算”的四段教学历程,我对这个问题有着更深的体会。
第一阶段:简简单单读文本
第一次教学圆锥体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中的“倒沙”实验。由于我任教的学校条件差,什么教具也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圆锥教具,本想做一个,但嫌麻烦,况且做实验也费教学时间。当时流传着一句名言:“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于是,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照本宣科的教法:教师抑扬顿挫地读教材,学生边听边看插图中的实验过程,然后圈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再花一些时间叫学生读背公式,课堂气氛甚是热闹。
我满以为在热热闹闹的读背中,学生会对公式记得很牢。可是在随后的训练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却把“”丢了。面对这一现象,我陷入了沉思:这节课,我片面地理解“简单的教育”这句话,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对实验方法与过程却缺少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这样只重结论不重学习体验的教学,能指望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熟练掌握吗?为此,在后来的圆锥体积教学中,我对教学设计作了修改,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体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阶段:倒来倒去推公式
在圆锥体积的第二次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呢?”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空心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是等底等高的。接着,师生共同进行“倒沙”实验,先从圆柱倒入圆锥,再从圆锥倒回圆柱。在沙粒的倒来倒去中,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然后顺利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一回,我算是真正领略了实验的魅力,自我感觉教学取得了成功。事实也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运用中,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计算错误很少。
课后写教学后记时,无意中读到的两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第一篇是江苏的一位名师写的,她认为“倒沙”实验其实设计得不够好,因为它只能得出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容积的,而不是体积。她建议将“倒沙”实验改成“倒水”实验:通过有刻度的装水量杯,直接测量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然后比较体积数值得出公式。第二篇是上海的潘小明老师写的,对我的启发更大。他认为,教师当然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但学生并不清楚,恐怕一时也难以想到。学生还没想到的事,教师竟然要求其一道去做实验,虽然形式上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其实是被动的。
读了这两篇文章,再回头想想自己的课,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一个教师不光要教书,还要会思考。经过思考,我发现自己还是着眼于知识本身,急于带领学生去做实验,去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其实,我忽视了比计算公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猜测—验证”的探究方法以及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第三阶段:大杯小杯验猜测
再一次教学时,我借鉴了上面两位名师的教法,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精心的改动,有意突出“猜测—验证”在圆锥学习中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我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我继续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测呢?”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时,我适时拿出“倒沙”和“倒水”两套实验教具,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倒水”实验更严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实验:将圆锥没入有水的量杯里,量出两次水的体积,计算之间的差得出圆锥体积,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圆柱体积;再通过计算知道圆柱体积是不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然后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先猜测后验证,在大杯小杯的“交响曲”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而且还学得愉快,兴奋之情都写在脸上。多年过后,学生回到学校时还提到这个实验,说是小学阶段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可惜的是,这个“倒水”实验我只做过一次。后来再教圆锥时,因丢失了部分实验用具,只得又回到“倒沙”实验。不过,有一点我始终没有丢,那就是实验之前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倒水”实验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具只得放弃,但“猜测—验证”这种教法我却一直坚持着。
第四阶段:轻轻松松玩圆锥
有两句话我的印象特别深,第一句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还有一句是数学家陈省身说的“数学好玩”。这两句话直接影响着我现在的圆锥体积的教学。
课前,我布置学生用硬纸制作直角三角形小旗和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课中,先让学生快速旋转三角形小旗,观察旋转得到的圆锥形状,然后让学生猜测圆锥体积大约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堂上小旗之飘舞,猜想之热烈,实验之积极,参与程度之高,是我以前的教学中从未出现过的。到这里,我的圆锥教学还未结束,我还试着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课后让学生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几个完全相同的圆锥,然后试着用三个圆锥搓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再次领悟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反思: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给学生一个好“玩”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爱“玩”,玩是他们的天性。我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玩”字,让学生玩小旗、玩沙子、玩泥巴,玩中猜测,玩中发现,玩中推导,甚至让学生在玩中验证。通过多种形式的“玩”,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仅仅是在“学数学”,更像是在“玩数学”,心情愉悦,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给学生一个求“真”的数学课堂。好的数学课,学生是回味无穷的;好的数学课堂,学生会依依不舍的。而自然真实是好的数学课堂的生命。在圆锥体积计算的课堂中,我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要求学生“尽善尽美”;我尊重学生的思考,甚至和学生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我允许学生犯错,善待学生的“画蛇添足”。求“真”的课堂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猜测,积极探索,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给学生一个设“疑”的数学课堂。小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奇好问,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能够激发他们探疑、释疑的欲望。我在圆锥教学的前两个阶段,或读教材,或做实验,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没有疑问的知识与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本质上还是在被动学习。因此从第三阶段起,我注意引导学生猜测“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由“疑”开始,进而让学生产生做实验去验证的想法。有“疑”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有效”,一个简单的词;“有效课堂”,却是一个不简单的话题。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回顾“圆锥体积计算”的四段教学历程,让我体会到:有效课堂不只是“好玩”、“设疑”与“求真”,有效课堂还呼唤有效的课前准备,需要深刻的课后反思,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凝聚着“用一辈子去上一节课”的激情与耐心。唯有如此,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才是一个积极有效而又不可复制的生命课堂。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