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校
2014-04-04
世界高校
力争上游
教育题材的电影很多,但多是文学、音乐和美术,对于法学院的师生来说,这是个难得的佳作,尤其是看看三十年前的哈佛法学院的精英们是经受怎么样的历练和洗礼的,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课堂和教学,吾等芸芸众生不仅叹为观止,更是躬身自问,哑口无言。的确,正如Hart(主角)所言:“身为传统的一部分是十分痛苦的。”哈佛法学院就像一片充斥着野兽的丛林,野兽般的教师,野兽般的同学,野兽般的精神压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法学院是完美的,我们甚至不能说这样的环境是正常的。毕竟,我们也看到,当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一学期之后,那张载有A的成绩单是如何化为一只不堪的纸飞机,飘入人生的汪洋大海。
风雨哈佛路
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利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患了精神分裂症,双眼失明后来死于AIDS。
利兹真的凭借着这份自己的毅力和坚持考上了哈佛大学。为了支付哈佛昂贵的学费,她找遍了所有的奖学金资讯。面试的那天,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沒有,穿着一件破烂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來的大衣勉強充场面。果然,她得到了那笔奖学金,进了哈佛。
领奖致辞的那天,她说,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永远地改变。Liz Murray,一个最贫穷、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在哈佛金色的秋天里,女孩仰起脸,眼睛里是坚毅的光。
金赛性学教授
我们以前常赞美一些真诚勇敢的自然科学家,他们为追求真理而遭到了掌权宗教或政体的迫害——像质疑了耶和华开天辟地的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说、否定了人类是亚当和夏娃的后裔的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但时至今日,自然科学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自然科学家们极少因为学术研究而触犯传统和道德,当然不是说就绝对没有,但远远不像社会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满途荆棘。
金赛在研究项目进行中受到的阻力和野蛮对待是必然的。假如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如此接近道德伦理边缘的命题时,不具备为真理献身的高尚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部影片能给人很多思考的素材。我认为,要避免现实中这种令人窒息的不美好,人们便要在追求道德的时候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是源自自己的情感驱使的,而不是脱离情感而单凭理性去约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