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语文教材和文学创作隔着一座大山
2014-04-09
当下语文教材和文学创作隔着一座大山
《教育家》:是什么原因激发你用了两年时间来做这套书?
叶开:我发现当下语文教材和中国文学创作隔着一座大山,很多老师、学生以为教材中选取的篇目足以反映当代文学状况,但很多其实都是不入流的作者与作品,即便是《我与地坛》这样的名作也只是节选,无法反映中国当代文学的真正精髓,很多人对当代文学状况甚至称得上一无所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连一些文艺记者都没听说过他,也没读过他的著作,这让我既惊诧又深受触动,从而坚定了要编写这样一套教材的决心。
《教育家》:莫言获得诺奖时,你曾表示担忧他的作品进入教材,称“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一解读就很可怕”,但你却在 “小说分册”中收录了莫言3万字的中篇 《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
叶开:其实莫言的作品早就该进入教材了。这篇作品讲述了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一段故事,叙事角度独特,一反之前的“控诉”模式,而从乡村少年的角度重新观察这个事件,为人们了解那个年代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然而,我的解读和现行语文教材的方式不同,不会去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是注重写作手法方面的解读,比如某段描写特别棒,引导读者关注那些精彩之处;其次,对人物塑造、情节叙述的阅读引导,如一些细节描写以不同的侧面出现,对形成主人公丰富的个性特征有何意义,等等,没有标准答案,重在引导读者自己思考。
《教育家》:所以这套书里没有一般教材中常见的 “好词好句赏析”。
叶开:对!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好词好句”,一句非常普通的大白话,作家运用到具体语境中,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人物形象,这就是优秀的表现手法。
《教育家》:这种解读方式与语文老师常说的“读透”是完全不同的。
叶开:现行语文教学规则注重“读透”,往往就是给学生限定标准答案,肢解了原文,单一性的理解常常会限制其想象力的空间。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读不透的,每个人对作品都有自己的读法。我提供的也仅仅是个人化的解读,希望还原本真的文学语言,引导读者发挥自己的思考,养成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书,会畅想一朵花盛开的美丽情状,而不是由老师把一片片花瓣掰下来告诉你花是什么样的。
《教育家》:我注意到,你在小说分册里选取了两篇科幻小说,还专门写了一篇7000字的《中国科幻小说简史》作为开篇。
叶开:我挑的是郑文光的《太平洋人》和刘慈欣的《诗云》,教材只能提供有限的几篇,但读者通过我的介绍,能知道中国科幻小说历史的大致状况,如果因此还学会去寻找更多的作品来阅读,这样的知识拓展就算成功了,教材也才会更有意义。
《教育家》:你认为这套教材进入课堂的可能性有多大?
叶开:在现行教育体系和观念下,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它可以作为一套不错的课外辅助读物,为学生和老师开拓阅读面,让他们读到一些真正的好作品。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起一个正面的推动作用,让语文教育界产生认同感,大家一起努力,正能量地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以及以语文为根基的中国文化教育向良善方向发展。
《教育家》:所有的阅读综合性课本背后都蕴含着编辑思想,这套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叶开:我选篇的核心思想是人道主义精神,选文大多尊重人的尊严,同情社会中的弱小群体,同时能深刻地反映当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