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不好轻易说创新
2014-04-04
卷首
读书这件事,不好轻易说创新
人一高兴,便喜欢唱上几句。我老婆说,你哪来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呀?她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包括小时候背过的一些课文,或者大段的样板戏、改编过的老歌、不成章的京剧等等。她这么一问,我都吃一惊,是啊,哪来的?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个线头从脑子里蹦出来,我顺着就往外扯,像拆一件旧毛衣,那些音节就像毛线上密密的小圈,非常清晰地扯出来,而且越扯越吃惊:这些东西是怎么记住的?怎么这么清晰?它还有个奇异之处,便是你根本不会去想下一句,所有东西都自然而然地往外冒,不假思索。
不假思索的真正含义是,这些从前学过的、沉入我们脑子里的东西并不占用内存。它连软件都不是,而是植入的一个模块,需要的时候便自动启动。
当我一次次体会这种经验时,心里有些后悔:如果小时候能够读一些很高级的书,比如经典,那么今天也可以像那些老歌一样随时扯出来用。然而这个认识来得太晚,我几乎没有能力和精力再把这些想要的东西深深植入脑海里了。
然而挑战总是很鼓励人。“逆向英语学习法”的发明者钟道隆先生,45岁以后开始自学英语,14个月后成为出访代表团的正式翻译。他学习英语的灵感来自于学听京剧,专听一出戏,就一出,一句一句地听,直到听懂为止,随之而来的便是触类旁通,其它的便都会了。这里面,重要的是反复,以及真真切切地弄明白。这是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一切都是白瞎。
我们今天所听到的很多东西,乍一看,像是高论。仔细一深究,发现没有基本功,也就是根基不坚实,而最终沦为戏谈。这种戏谈很容易辨别:比如说,你是个学者,你现在还在说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怎么怎么吃人,那么不管你多么有名望,我都可以判定,你不学无术。连什么是封建都没去思考过,怎配在学问中说出这两个字?
说回到读书吧。以前书不易得,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得到高等级的教育。这少数的人,如我们所知,是贵族,世家,僧侣,士大夫,是有条件读书的一小部分人。这些人身上注定要承担责任,所以社会培养他们,把亘古的文明传承给他们,再由他们来引领社会。
我们很容易便可推断出,这些人是怎么读书的。对,记诵是唯一的渠道。通过记诵,这一部分人把“洪范九畴”刻入脑子里,建立起基本的符合常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起道统和政治,以维护社会的向前发展。
前不久听陶西平老先生讲座,讲到现代科技对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影响。现代社会已经广泛应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人们把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电脑来完成了。课堂里也是如此。老先生当然是肯定了现代科技的成果,但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用手指点一下就可以获得知识的同时,会不会对人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造成损伤?他说,这个问题有待探索。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在受访中谈到了背诵。他说“死记硬背”没有什么不好,读书不正是需要死记硬背吗?随着手机的智能化,人们连记住一个电话号码都变成很困难。不信我们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有几个记得住父亲的手机号?
这实在是人的本能的丧失。连本能都在丧失,积攒的知识又有什么用。没有对人类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创新是没有底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