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细胞毒性药物管理
2014-04-04朱雪荣
朱雪荣
0 引言
细胞毒性药物(Cytotoxic agent)指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品,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致畸或损害生育的功能。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配制药物的设备不齐全,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频繁接触细胞毒性药物,若不注意个人防护而吸入药物粉尘或雾滴,或药液接触皮肤直接吸收,或间接经口摄入,均可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产生潜在危害,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1]。为此,我院在2010年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病区药房成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集中在PIVAS中,由受过标准操作规程培训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制。
1 PIVAS中设备、管理制度及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
1.1 设备管理 中心配有5台BSC-IIA2型百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用于配置抗生素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病毒药物。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有专用操作生物安全柜,配制操作在洁净环境中保持负压。日常维护为每日操作前0.5 h启动生物安全柜的净化系统并进行紫外线及臭氧消毒处理。调配室保持温度18~26 ℃,相对湿度40%~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每批配制完成后用75%酒精对超净工作台进行清洁,定期对风速、层流空气浮游菌、尘埃粒子数进行监测,每年进行高效过滤器空气流速测试及其表面和边框完整性测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有完整的记录[2]。
1.2 管理制度 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的要求,针对PIVAS,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岗位职责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规范化操作规程。
1.3 人员资格和培训考核 PIVAS工作人员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上岗之前,所有PIVAS工作人员均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岗位的不同分工由专人进行培训。调配细胞毒性药物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无菌操作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3]。
2 细胞毒性药物的管理
2.1 合理放置 将细胞毒性药物纳入高危药品管理范畴,由药库领入的细胞毒性药物经双人核对,清点数量准确无误后上架。在排药区细胞毒性药物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设置红底黑字“高危药品”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根据种类及储存方法进行分类管理,需低温储存的药品放于冰箱内保存。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做到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2.2 专人管理 对细胞毒性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实行专人管理,重点品种每天核对数量,做到账物相符。经常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
2.3 信息管理 将医嘱处方输入计算机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相连接,通过微机审方系统和审方药师双方审核用药是否合理。审核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合理性与适宜性。审方药师在审方过程中可发现医生开具的医嘱中存在某些溶媒选择不当的问题。不同药物选择不同的溶媒溶解对保持药物的稳定性、酸碱度和降低毒副作用有明显的影响。细胞毒性药物在选择溶媒时,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如培美曲塞二钠、吉西他滨、丝裂霉素、伊达比星、环磷酰胺、长春瑞滨、足叶乙苷、羟基喜树碱、替尼泊苷、鸦胆子油注射液、奈达铂、氨磷汀、氟达拉摈的溶媒及稀释液必须为氯化钠注射液;多柔比星脂质体、高三尖杉酯碱、卡铂、吡柔比星、奥沙利铂的溶媒及稀释液必须为葡萄糖注射液;阿霉素(多柔比星)、长春新碱、表阿霉素、顺铂的溶媒及稀释液首选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为葡萄糖注射液;达卡巴嗪的溶媒为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液为葡萄糖注射液,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溶媒为注射用水、稀释液为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多西他赛粉针剂应先以指定溶剂溶解,再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4]。发现不合适的载体处方,必须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进行探讨,确定以后方可配置;不合格的处方退回护士站并通知医生修改医嘱,重新提交。
2.4 系统排批管理 审查合格的医嘱处方进行系统排批,细胞毒性药物单独排在第4批与其他药物不在同一批次,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混杂,调配后的输液送药时间为10∶30。
2.5 标签打印管理 标签内容包括病区、住院号、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药量、排药者、核对者、加药者、出仓核对者、批次、日期。每张标签上设计1个惟一的条形码与之对应,并有明显的标记。
2.6 贴签摆药管理 药师将标签贴在输液袋上面然后分筐,存放于特殊颜色(白色)的排药筐内,细胞毒性药物脱去外包装。在脱去外包装的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需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如需避光的药物要注意避光。摆药者要认真检查药品性状,是否有破损、污染,准确调配存放于排药筐内,如有少于1支(瓶)用量的情况应计算好实际需加入的药物用量并在标签上给以注明,最后签名。另外一名药师进行审核,仔细核对输液袋、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是否符合标签内容并签名,同时在排药筐内放入2只洁净包装袋用于盛放配好的输液和配置产生的废物,如空瓶、空安瓿。审核完毕后,将排好药品的排药筐按病区、调配次序、加药种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药品传递窗内。
2.7 调配药物管理 配药前启动生物安全柜的净化系统并进行紫外线及臭氧消毒处理30 min,调配人员洗手,穿防渗透防护服,佩戴口罩、帽子,带聚氯乙烯手套,再外套一副乳胶手套。并在操作前用75%酒糟擦拭柜内面及台面,保持洁净的配药环境,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调配人员应根据标签仔细核对输液袋、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是否与标签相符,准确无误后方能进行调配。用扫描枪对准标签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如绿灯亮表示计费成功,可以进行调配;如红灯亮表示该医嘱计费不成功,待配置的静脉输液已中止执行,将该筐连同药品传递出窗,将药品归位。调配细胞毒性药物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细胞毒性药物的操作规程、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自觉遵守防护制度,避免发生细胞毒性药物污染行为[5-6]。对用于静注的注射器及静脉微泵套上输液延长管,防止在运送过程中的渗漏。调配完成后,在标签上签名,成品通过传递窗交于核对人员。配置产生的废物如空瓶、空安瓿应放于密封的塑料袋中,一并同成品传出传递窗以方便核对。
2.8 成品核对管理 配置完的输液成品出仓后,药师要对其进行核对检查。成品核对人员须严格把关,对输液所用的溶媒名称、溶媒体积、成品输液的体积、颜色、密闭性、不溶性微粒等进行检查。核对空西林瓶、空安瓿的药名、规格、数量,以确认成品输液中各种药物的实际使用剂量是否正确。扫描输液成品上的条形码,再次核对内容及数量,如有输液成品缺失或重复,扫描时微机系统应有提示。查看排药者、核对者、加药者的签名,核对无误后成品核对人签名确认。
2.9 成品包装管理 成品包装应分病区、批次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对复核无误的成品输液按照输液种类、病区分类,并安排包装人员装袋封口。出窗核对后的成品按病区再次进行打包核对,扫描输液成品上的条形码,再次核对数量,确保不同病区、不同批次的输液不产生混杂。按操作规程用塑料袋封口包装,放入各病区的专用成品箱内,并做好记录。运送静脉药物输液成品使用封闭措施,保证运送过程中不被污染。病区护士接收成品后,应核对数量、清单、成品是否完好,并在签收簿上签名。配好的成品输液应尽快使用,减少输液使用前的放置时间,以免引起输液质量问题。
3 细胞毒性药物废弃物管理
细胞毒性药物调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注射器、针头、药瓶、药袋垫巾、工作服、一次性口罩、手套及多余的药液等,要求与其他垃圾分开管理,存放在注有“细胞毒废弃物”标志的厚塑料袋及防漏容器中,容器要加盖,置于安全地带。医院由专人按《细胞毒性药物废弃物管理制度及细则》的要求做好细胞毒性药物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存放和终末处理,避免细胞毒性药物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7]。
PIVAS采用先进的静脉配液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配置污染。药师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细胞毒性药物静脉用药的配制,细胞毒性药物的管理应贯穿于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处方审核、药师调剂、药师核对、包装交付等PIVAS整个工作流程,保障药物安全使用,切实减少用药差错发生[8]。近2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信息化管理和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实施可有效防范细胞毒性药物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性危害,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用药。
参考文献:
[1] 姜媛媛,张晓霞,秦涛,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82.
[2] 姚迎芳.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空气净化管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36.
[3] 张峻.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培训与质控体系的建立[J].中国药房,2010,21(41):3888.
[4] 周陈西,刘孟娟.化疗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及其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14):1319-1321.
[5] 樊变兰,李红,王迎红.细胞毒性药物集中配制安全管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1(10B):2707-2708.
[6] 刘金玲,任俊辉,孟德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注意事项[J].中国药房,2010,21(13):1210-1211.
[7] 李丽婷.静脉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配置的防护[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1,20(6):461-462.
[8] 张展国,张胜芳.细胞毒性药物的合理调配和安全使用[J].安徽医学,2012,33(8):11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