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替代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4-04-04李海斌汪胜华
李海斌,汪胜华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育人水平、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1993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强调加强学风建设,各高校对学风建设也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学风现状普遍不容乐观。除了深层次的社会诱因和学生自身问题导致学风建设难度加大之外,高校学风建设本身存在诸多误区,也严重阻碍了学风的建设。
本文以动机替代为基点,分析学风建设中的种种理念误区及其对学风建设的破坏。这或许有助于找到学风建设长期不见成效的原因,并为深化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高校学风的内涵及特征
学风,是社会团体、学校或个人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习尚和风格。高校学风就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就其概念来看,高校学风及学风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综合性。学风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不但是指学习态度和氛围,更重要的是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也是学风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学风表现为有远大的理想目标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旺盛的求知欲,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等。在这些构成学风内容的各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没有正确的治学目的,就难以具备良好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缺乏合理的治学方法,难免会导致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的懈怠。
二是传播性。学风是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从组织文化角度看,高校学风是学校师生员工思想观念和行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同时也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良好学风会感染和带动一批人学风的好转,而少数人的不良学风也会传播影响其他人。能否不断蓄积和传播正能量,不断抵御负能量的影响,将决定高校学风的趋势和走向。
三是稳定性。学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是靠一个号召、一纸行政命令和几个管理制度就能够改变的。应该说,制度是必要的,管理也不可少,但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主体内在的自觉,而外在对主体的作用只能起到实现最低要求约束的辅助作用。过分依赖外在对主体的作用,许多时候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学风建设更重要的是要靠主体内在的自觉,就必须更多地依赖言传身教的感染作用,因此学风建设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
二、动机替代及其作用机理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它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可以说,学习动机是研究学风的根基。
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很多:以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强化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以阿特金森为代表的成就动机理论、以科温顿为代表的自我价值论等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强化理论。强化学习理论,强调“做此就能得彼”的效应法则,来引导和强化生物体的行为。为了诱使学生学习,教师提供表扬,赠送五角星、证书、奖状、奖品,最常见的则是分数。如果学生学习成绩好则给予奖励,如果成绩差则给予各种各样的惩罚,对学生予以校正。这种依赖考核和奖惩的“强化”思想和手段,充斥各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常被人们看作为改善学习、提高工作绩效的唯一有效的手段。这种对“强化理论”的片面的、错误的滥用,却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就涉及到一个可以称为“动机替换”[1]的概念。
所谓动机替换,就是人们因为原来的某种动机A而从事的行为,由于行为产生的某种效果而发生转化,使这种行为的动机转化为另一种动机B。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洞察动机替代的作用机制。犹太人摩西是美国一小镇上的小店老板。一群孩子常常聚集在店铺前,一边玩戏,一边骂:“犹太鬼,犹太鬼……”。摩西轰赶他们,孩子们跑掉了,但转眼间又来了,仿佛找到了乐趣,骂得更起劲了,天天来骂。后来摩西改变了策略,在傍晚打烊时给每个小孩25 美分钱。第二天,那群孩子又来了……,傍晚,摩西给每个小孩15 美分。第三天,孩子们又来吵闹,摩西只给他们每人10 美分。第四天,摩西不再给钱了。孩子们对于没有拿到报酬很是不满,便再也不来给摩西“捧场”了,小店门外恢复了宁静。这则故事中,摩西巧妙地将孩子们的乐趣动机转化替换成奖励动机,然后抽走奖励动机使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失去动力。
对于学习,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说最好学、乐学的,莫过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时期的婴幼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旺盛的学习欲望,不畏艰苦、勇于探索、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不断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堪称良好学风的楷模。为什么如此良好的学风在经历长期的学校教育之后,反而越来越丧失殆尽了呢?从“我要学”的主动学习逐步退化成“要我学”的被动学习,甚至“要我学,我也没劲头学”的学习懈怠状态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存在着动机替换的作用机理呢?
三、学风建设的误区及破坏作用
动机替换并不都会带来学习懈怠,因为动机替换只是以一种动机替代另一种动机的现象和机制。但是如果我们总是用外在刺激因素来替代内在动力,用表层的、看起来很快就能见效而可能带有较大负面作用的动机来替代深层次的、需要扎扎实实工作才能调动起来的动机,就必然产生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人为的外在刺激能比得上内在动力的力量和持久性。正如前述,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时期的婴幼儿本来是爱学习的,随着后来的学习活动中,偶尔不能明确学习内容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暂时失去了内在驱动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懈怠表现。本来这应该通过告知学习内容的目的和意义、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手段,激发其学习内在动力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我们的教育却更多地使用简便偷懒的外在刺激手段(即胡萝卜加大棒),结果是学生越来越依赖于外在刺激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心理学者通过多次心理实验都证明了奖惩对受试对象的工作学习表现有不利影响,“他们看似更勤奋,做更多的事,但质量颇低,出错也多,更易被模式化,缺乏创意”[2]。学习是一个知识和能力内化的活动,许多时候也是一个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活动,靠简单的奖惩控制和制度约束,是难以达到学习的目标的。
高校学生经历了高中三年的高强度被动学习,对学习有一种“需要喘一口气”的懈怠情绪,本来更需要激发其内在学习驱动力,用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来引导其为成才而学习时,高等教育却呈现出粗放、简单偷懒和过于倚重外在刺激的特征。现在我们从动机替换角度来看看高校的学风建设中有哪些常见做法,本来是试图改善学风却适得其反,成了学风建设的误区。
1.学习的长远动机被短期动机替换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方面无不充斥着急功近利、教育消费主义倾向,违背了以培养全面发展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为根本目的的原则,过多强调个人就业技能,而忽视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在社会存在就业“拼爹”现象的情况下,不能正确认识成才与就业的关系,急功近利,少有类似于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动机,较多地为了拿到学分和毕业证这个就业的“敲门砖”。在如此的价值取向下,自然就有了“60 分万岁”、“拿到学分”、“毕业证”或“奖学金”就行的思想,又怎么会有踏实的好作风呢?不仅是学生,就是学校教师在这种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下,也难以做到严谨治学,甚至出现了学术腐败现象。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知识探索”动机被“知识拥有”动机替换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虽然有时候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但更需要对知识的理解和批判性的反思。探索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有时会对学习的进度有所影响。现在的本科教育多呈现出应试教育的特征,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基本是依赖于记忆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而理工科学生也就多对公式定理套用。学生习惯于向老师索要考试范围、题库和标准答案,而老师为了省去麻烦也乐于提供,甚至学校也鼓励老师以建设题库的方式来彰显课程建设的成绩。这使学生平时不用或懒于听课,在考试前几天单靠拼命“刷题”和记忆,也常能达到及格。其结果,探索知识的乐趣和能力消失殆尽。
3.实现学习目的的动机被达到各种指标的动机替换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要求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现代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而现在高等教育和管理充斥着太多的学习指标。到课率、及格率、毕业率都是为了衡量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但它们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如果过于看重这些指标,就可能为指标而指标,甚至不惜表面应付、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手段来实现教育指标的“好看”,使师生都处于一种矛盾和勉为其难的境地。
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业,而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学生逐步被这样的一些动机替代,演变成一种简单的“管理”工作,急功近利而不愿做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在这样的基本思路下,又怎么会有良好的学风?
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除了建立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务者组成的多元学风建设责任主体,制定必要的学风管理制度,通过一定的约束来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氛围外,为了克服不当的动机替换机制影响,还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回归教育的本质,强化内在驱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指出,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学习目的是学习者学习内在动力的心理指向,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学习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推动因素,学习能力是形成稳定的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必要条件。建设良好学风,需要高校管理者、各类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三个方面做扎扎实实的持续工作。教育为本,管理为辅,努力克服远离学生、高高在上用一个号召、制定一些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的倾向。
第二,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帮助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要积极用学习后的效果和学习内容本身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密切联系现实和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学和思考的习惯。
第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渴望与教师建立密切关系并得到教师关爱的内在需要。教育工作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友好相处,建立真诚、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在教育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过程中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端正学生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排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
[1]胡红青,李海斌.绩效管理中的动机替换及其逻辑[J].企业管理,2013(10).
[2]埃尔菲.奖励的惩罚[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42-43.
[3]金国峰.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高教论坛,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