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弘扬

2014-04-04王越芬丁莹莹

关键词: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传统

王越芬,丁莹莹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不仅凝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而且也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1]。从古至今,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始终是绵延不断的,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中国各代思想家都对知行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渊源,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批判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弘扬与发展。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传统知行观渊源

毛泽东自幼熟读四书五经,骨子里、头脑中到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的典型,这些传统文化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知行观思想。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知”与“行”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主要是对知与行之间先后、轻重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知易行难,行重于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孔子最先提出“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知”来源于“行”,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并提出观察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知识和语言,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行重于言的思想,认为“行”比“知”重要,孔子的这些思想为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荀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结合的思想,但最重要的是强调“行”的重要性。他指出行是知的最终目的和结果,也就是说行要比知重要。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2]。这表明荀子认为: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知而不行,知得再多也没有用,行不仅是知的来源,同样也是知的表现形式。东汉王充倡导学而知之、学以致用思想,认为要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只有去学习才能够最终得到知识,学习得到了知识就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否则也毫无用处。

知先行后,知轻行重。唐朝之前,中国传统知行观主要认为知易行难、行重于知。程朱理学出现后,中国传统知行观有了一个新的面貌,北宋思想家程颐提出知与行的关系是知在先,行为后,“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3],主张用“知”去指导“行”。他指出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以“知”作为指导,在对事情有了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行动,就像走路需要有光照指引一样,即知在行前,知重行轻。朱熹对程颐的知行观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提出了“知先行后论”。朱熹《朱子语类》中有云:“如程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分明自作两脚说,但只要分先后轻重。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可以看出,朱熹把知行关系总结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

知行合一。王阳明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道:“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人知行合一之数。”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之间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件事物的全过程,“知”是行动的开始,“行”是过程的完结,“知”与“行”是不可分割、无法割裂的。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王夫之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知行统一”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传统知行观的最突出代表。王夫之首次提出主观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客观存在决定主观认识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在《船山全书》中提出:“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目标获得成功,事情的成败最重要的在于能否去行动;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得到客观的结果,而认识本身则不行。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命题,包含有行是知的验证和重实践的意思。这充分肯定了在知与行的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既强调了行先知后,也强调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最高水平。

二、毛泽东对传统知行观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造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认为“知”主要是由物质的生产活动之中得来的,人的一切认识离不开生产活动,即“知”是从“行”的基础上得到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4]55毛泽东对“行”的理解同样深刻,他认为“行”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理念指导去对客观事物进行生产变革的活动,就是去做、去行动。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的认识论中,“知”是通过“行”而得来的,实践——也就是“行”的地位更加重要,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把主观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才产生了认识,才有了“知”,毛泽东的观点是“行”在先,“知”在后,即认识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活动对知识经验的决定作用,在此提倡“行”的重要性。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深刻理解还表现在对传统知行观的部分否定与突破。毛泽东对王阳明的理在心中,无需外求,求理于心,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发展,认为是由于人的实践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了起来,才使人产生了认识。开始是外界的事物通过人的感觉而反映到大脑当中来,形成了感性认识,又经过大脑的加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认识正确与否不能只通过人的主观认识来识别,要用社会实践去判断,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并通过实践来改正其错误。传统的知行观认为“行”是某个人的活动,提倡英雄主义,只有英雄才是实践的主体。毛泽东则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提出人民群众才是实践的主体,认为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他否定了传统知行观中提出的实践是静止的,是一次完成的观点,提出人类社会的实践是一步一步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的认识也是一步一步地逐渐发展的,知是在行的基础上取得的,再回到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

三、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弘扬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社会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求实重行”这一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发现,人们的思想理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更须如此,所以他强调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对实事求是做了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5]801

实事求是思想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活动中要做到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除了我们的头脑之外,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也就是要对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进行调查和研究,也就是“行”,即实践。从实际出发还要做到看问题的全面性,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真正的全面应当是从材料的总和中、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占有材料的过程即是“行”的一个表现过程,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行观中行重于知的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的第二个要素是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突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体现行重于知的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的第三个要素是调查研究。毛泽东认为,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仅仅是手段,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实事求是意味着要用实际行动调查、探究事物总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定。共产党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他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的。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6]34我们要去“求”,要认真地去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必须从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出发,对具体事物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真实地、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具体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也就是在实事求是中要充分发挥“求”的作用,充分发挥探求、实践的能力,用“行”去获取最真的“知”,获得真理和规律,即用“行”去得到“知”。这同样强调了行重于知。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并不是只接受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知行观这一种思想,他除了对传统知行观“求实重行”的思想有了批判性继承之外,同时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传统的知行观进行了创造性的弘扬。

首先,毛泽东在理论上为传统的“知”与“行”这两个概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色彩,将其深化为“认识”与“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认识不仅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对人和人的各种关系的认识,而且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是通过感觉而达到于思维,了解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即到达于论理(逻辑)的认识。这就把中国古代哲学以对自身理性、德行原则的体认为目的的知,化为以求真为目的的认识,予知以一般认识论的涵义。”[7]56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活动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4]57这样就赋予了中国传统“知”与“行”以更强大的生命活力。

其次,在理论上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并受实践检验,也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面对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知行合一”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弘扬,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讲到:“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8]42实践又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8]44毛泽东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整合,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中国传统知行观进行了创造性的弘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仔细研究,使其相互融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9],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的实践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近代中国国情、党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弘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绽放出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成果,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研究指引了方向。

[1]张宏华.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文化渊源[J].理论探索,2003(6).

[2]荀 子.荀子·儒效篇[M].

[3]程 颐.颜子所好何学论[M]//二程文集:卷八.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余超文.毛泽东“实事求是说的内涵及其来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传统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