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2014-04-04陈光喜叙永县江门农技推广服务站
□陈光喜/叙永县江门农技推广服务站
1 危害特点
玉米螟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严重。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 mm,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呈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呈暗褐色锯齿状。
2.2 卵
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2.3 幼虫
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 mm,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 mm,头壳棕黑色,体背毛片明显。
2.4 蛹
玉米螟蛹15~19 mm,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3 生活习性
玉米螟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躲藏在杂草、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成虫寿命5~10 d,喜欢在离地50 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虫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 d。幼虫多在上午孵化,幼虫孵化后先群集在卵壳上,有啃食卵壳的习性,1 h左右开始爬行分散、活泼迅速、行动敏捷,被触动或被风吹即吐丝下垂,随风飘移而扩散到临近植株上。幼虫有趋糖、趋触(幼虫要求整个体壁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接触的一种特性)、趋湿、背光4种习性。4 发生条件
4.1 越冬基数
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高。如果百杆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那么来年受灾发生较轻;在50~100头受灾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受灾发生较重。
4.2 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影响玉米螟最大,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
4.3 天敌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其中对玉米螟抑制作用最大的是赤眼蜂,此外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捕食性天敌如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也对玉米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天敌的数量是玉米螟发生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4.4 抗虫品种
不同品系的玉米对玉米螟抗性强弱不同,玉米螟发生强弱也不同。近年研究抗螟玉米品系在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抑制初龄幼虫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心叶期抗虫新品种,对减轻心叶期螟害起到重要作用。
5 防治技术
5.1 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
玉米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这样可以消灭越冬幼虫,减少来年玉米螟发生数量。
5.2 选用和培育抗螟新品种
栽种玉米时,尽量选择抗玉米螟性较高的优良品种,如:元华116(国审玉2009002)、中农大4号(国审玉2009008)等品种,提升作物的抗性。同时积极开展杂交育种,培育抗螟新品种。
5.3 灯光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玉米螟发蛾始盛期设置高压汞灯和水池捕杀玉米螟成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虫产卵数,减少玉米螟幼虫数量,防止玉米螟虫害的发生。
5.4 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白僵菌等对玉米螟抑制作用大的天敌来消除玉米螟,减少玉米虫害的发生。
5.5 药物防治
部分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对玉米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可以降低虫害的发生,如:氯氰菊酯、辛硫磷等。
5.6 性信息素利用
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信息素,在成虫交尾的场所可诱杀雄虫,使群体中雄虫交配率下降,降低下一代的发生率。使用时一般相距50 m设一诱源,每个诱源放100~400 μg的诱芯1枚。将其放在直径约20 cm的盛有洗衣粉液的水盆上,水盆高出株冠。使用此法也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应及时地捞出雄虫,并添加水和洗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