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与经验

2014-04-04聂家华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肖 芳 聂家华 周 健

尽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中央在十七大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作为一种宣传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起,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同样,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展开的,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建设农村的宏伟巨作。系统梳理这一历史进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革命目标下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21-194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缩小马克思主义与农民心理的差距,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围绕着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两大问题,在农民中间开展了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消除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和文化排斥,使其从心理上和行动上认同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一)大革命时期以“思想启蒙”为依托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工作重点在城市的工人运动方面,“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联合强大的同盟军——农民。随后,党就开始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在农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唤醒农民的阶级觉悟,使他们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去。1922年党的“二大”指出:“贫困农民至少占百分之九十五,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为此,毛泽东大声疾呼:“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决心,去做那组织农民的浩大的工作……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斗争,引导他们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1]

通过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面向农民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讲习所的课程设置非常宽泛,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中国农民问题》及相关革命理论课程,通过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历时两年多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的农民运动的先驱和领导者,为推进农村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人才保障。以沈玄庐、彭湃、毛泽东、瞿秋白、邓中夏等为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积极、迅速地投入到在农村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彭湃在农民运动中作宣传工作有很丰富的经验,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结合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历史,讲解农民翻身闹革命的意义;深入农村,到农民家中,帮农民干农活,通过编歌谣等方法来吸引农民,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和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教育方面,澎湃创办农民夜校,教习农民一些生产、生活的实用知识,使农民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也是农民运动的先驱,他熟知中国农民的生活,提出:“非推翻这个压榨的政权,便不能有农民的地位,这是现时中国农运的一个最大的特色”。[2]他提出,必须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等现状,提出应采用标语、口号、墙报、秧歌、戏曲、电影等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非常注重农村的调查研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提出:“政治宣传的普及乡村,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演讲,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3]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土地政策”为依托的实践

农民问题实质上是指依靠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曾指出: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因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土地政策、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

毛泽东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为此,党还专门成立了演讲队,担任宣传动员工作;农村党员、干部是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体力量,“每一位农村共产党员和干部都是党的一面旗帜,都是农民教育的教员,都直接关系到党及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民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4]根据地政府不断从军队中派出队伍深入农村,帮助建立地方党组织,同时注重对农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和阶级觉悟。此外,党还注重农村文艺骨干的培养。如1934年创办的高尔基戏剧学校,先后培养了1000多名学员,他们成为活跃在前线和农村的文艺运动骨干。

1933年11月,在根据地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消灭文盲协会,组建了消灭文盲临时中央委员会,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扫盲识字运动蓬勃兴起。“我们应该在各地要普遍设立农村夜学及识字班,使失学的男女青年有识字机会,同时在夜间又不致妨碍工作及生产,一方面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又能增进他们对革命的认识。”[5]在根据地政府的支持下,各地纷纷开办了农民小学、夜校等,虽然教材各异,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课程,注重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和通俗性,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农民学习特点出发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在教授生产、生活技能的过程中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如永定县文化建设委员会编写的《平民课本》,利用《三字经》的形式来宣传革命道理。

党还注重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访贫问苦,走家串户地做工作,并组织农民召开各种形式的农民大会。“要学会使用群众的语言,根据他们的切身利益,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来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根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实际,党主要采取“举行各区农民群众大会,多作群众的政治宣传,如多发传单、讲演、壁画、告示等”形式;[6]成立了工农剧社、蓝衫团等戏剧团体,创作演出了近百个艺术感染力极强的革命戏剧,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

(三)抗日战争时期以“政治动员”为依托的实践

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以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宣传、动员等为主要形式;以宣传抗日主张,开展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启发群众的民族革命意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动。

在正式教育方面,注意解决群众学习与生产的矛盾,利用生产闲暇时间,开展教育活动,实现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其中山东解放区的“庄户学”就是很好的典型,即边干活边学习、把农民学员的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冬季进行,在学习内容上,将农民学习实用的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政治教育相结合。形式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前者主要有小学、中学、师范等,后者有冬学、夜学、半日学校、业余补习学校、识字班及俱乐部、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报等组织,这些教育机构的设立为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提供了基础性平台。在教材内容方面,结合农民生活需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避开深奥晦涩的理论术语,专门为农民编写了各类教材,如识字、抗日、减租减息、生产、种庄稼、养殖等。仅以冬学为例,抗战时期,中共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据1939年7月的统计,陕甘宁边区在1938年兴办的冬学有619个,学生10317人。到1940年,冬学和人数发展到965个和21689人,1941年达到8831个和502800余人。根据地也同样开展了广泛的冬学运动。农村各种形式的正式教育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情,使农民积极的投入到抗日战争中。

在非正式教育方面,中共利用农村的庙会、赶集、宗族聚会等群众性活动,开展抗战宣传和马克思主义教育;走进农民家中,走家串户地做工作,通过召开忆苦会、动员大会等形式教育农民;以演讲会的形式,给广大农民发表自己抗日观感的机会,感染力极强。教育内容主要是讲述抗战相关知识和战况分析、战果宣传等;“农村的观众比较都会观众,其智识不够,文化水准低下,都会影片的制作方法是大大的不适宜”。[7]在教育手段上结合农民的思想和文化实际,采用话剧、歌谣、电影、宣传画等形式以及报刊、广播、进步杂志等传播媒介展开舆论攻势。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指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8]此外,还印发张贴各类布告、宣言、标语、口号等。

(四)解放战争时期以“土地改革”为依托的实践

解放战争时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坚持和发展了抗战时期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在继续开办冬学、夜校、业余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扩大了教学规模。在教育的内容上,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教育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内容。在抗战胜利后又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农村中加以推广。

在非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发动农村中的积极分子,利用炕头会、小组会、集会、庙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抗战的必要性和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在宣传方式上主要是采取诉苦算账的教育方法,并同土地改革结合起来。通过诉苦,农民的情绪高涨起来,逐步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罪恶和残酷。

在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的选拨和培养。重点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以改善其落后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时还鼓励党员、干部下乡,深入农村,“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确定以能否深入农民群众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尺度。一切深入农村者给以鼓励,不愿到农村去的给以批评”,[9]由此,党在农村的干部队伍得以组建并壮大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始终围绕着土地政策和土地改革,结合各个时期的斗争的中心和任务,对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和长期实践,形成了内容丰富、方法灵活、针对性强、适应性高的农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阶级觉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目标下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以确立,党在农村社会的组织机构也逐步健全,加之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为党在农村社会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思想基础,党在农村开展了系统的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

(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展开

建国初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一直将其视为重塑社会意识形态、推进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开展了以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等为基本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逐渐转变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不仅仅是一场农民的“分地”运动,而且是一场启发农民阶级觉悟,进行阶级斗争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这场运动的过程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和方法来教育农民、改造农民的思想和意识。首先,培养大量积极分子,通过积极分子和农会干部向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破除农村中的封建迷信和宗法思想;成立了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组织机构——土改工作队,派出约30万人的工作队,深入农民家中,同农民同吃同住,着重向农民宣传封建土地制度的不合理性。其次,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对农民进行阶级教育。通过编制土改的歌谣、话剧等形式,向农民灌输阶级意识;通过诉苦的形式,来感染农民,使农民从传统的观念中内省,形成敢于向地主斗争和要求平均主义的清醒的阶级意识。通过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不仅使农民在土改中翻了身,而且也翻了心,淡化了农民的家族血缘等传统观念,逐步塑造了农民的阶级、集体和法制等新的社会意识,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和思想水平。

随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在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提出丰富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实现了教育内容和重点的转换,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就必须同农民的小生产习惯、小私有制的传统观念作斗争,清除其小农意识,加强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全国展开了以农民为宣传重点的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运动。针对农民的思想实际和接受水平,采用小组会、村集会、座谈会、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总路线的教育,使农民在思想上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

党在建国初期围绕着不同的工作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深入到农民中,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比较成功地对农民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二)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偏离

从1957年6月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近2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1958年下半年起,随着人民公社化的深入发展,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也出现了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左”的偏差。1962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在这种“左”倾思想的指导下,党在农村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也进一步走向偏离。农村的“社教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开展的“农业学大寨”,生产队推行“政治评分”,并把农民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城乡集市贸易等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除。这些“左”的做法,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质疑,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由于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和分析,使党在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偏差,将人民内部矛盾当成了敌我矛盾,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农村社会的大众化走向偏离。

虽然这一时期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但也并非停滞不前。党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载体种类虽少,但却非常有力。党通过多种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把农村广播作为对农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武器,宣传中央政策和指挥生产。在广大农村,农民主要通过收听广播和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来接受党的教育。相关的宣传纪录片和报刊、图书也大量涌现。通过开展“农业学大寨”等活动,一些农村的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也十分明显,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1963年到1966年,党在农村开展的“社教运动”,虽然出现了一些偏差,但采用的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点面结合、与生产密切结合等教育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三、改革目标下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实现了新结合,是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新开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随着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如何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党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1982年10—11月全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要求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农村干部和农民,为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工作重点。此后,党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任务,以土地改革为依托,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除了日常性的教育外,利用每年的农闲季节(冬春季)开展一次集中性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的基本路线和现行政策、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无神论及法制等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理论,把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同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进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教育采取自愿原则、疏导原则、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等。以1991年2月5日,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意见》为指导,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用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二是大力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用政策的优越性来打动和取信于农。三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10]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大众化的内容应包括:一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和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四是农民所需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此外,还强调了对农民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围绕着上述内容,党通过政策规约、利益引导、典型示范、组织领导、媒介宣传、心理暗示等途径实现了对农民的预期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思想观念、文化水平、道德素养、生产技能,增强了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疏通了精神和物质通道。

四、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11],同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12]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应该以解决不同时代的中心任务为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科学分析时代主题、中国社会客观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事物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农民,使其成为农民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因而,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紧密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展开。

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党对农民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阶级教育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新任务,开始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也由此转变为对农民进行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现生产关系领域的伟大变革,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提出了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对农民进行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观念和生产技能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

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只有如此,才能既保证党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又能保证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符合农民习惯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和传播方式。首先、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一是必须考虑到农村的传统习俗,在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农村传统文化、习俗,不能急于批判和推翻。“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13]二是在农村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的实际,即必须利用农闲时节进行宣传、教育。冬学、夜校和业余学校等都是符合农村实际的教育形式。

其次、必须符合农民习惯。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必须结合农民文化水平低、理解力差等实际,“在农村进行宣传工作,要注意农民接受的程度,多用壁报、图画、歌曲来宣传”。[14]“在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中,必须极力避免宣传工作人员在村庄中向老百姓说教式的讲演方式,而要灵活的应用所有可以采取的一切宣传鼓动方式与方法”[15]。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这种具有严密而复杂的理论体系的学说高度概括和提炼之后,输入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内容,才能疏通马克思主义与广大农民之间的传播通道,消解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行为自觉。

(三)必须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

利益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党之政策,首先着眼于农民本身之利益,政府之行为,亦须根据广大农民利益而谋其解放”。[17]“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8]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社会的传播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推进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农民利益紧密而又普遍地渗透在全过程之中,这种利益不仅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9]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导致阶级斗争的扩大化,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削弱了党在农民中的威信,使农民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政权产生怀疑,使社会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出现倒退。

[1][2]毛泽东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183.

[3]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

[4]杨素稳,李德芳.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7.

[5]中央革命很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724.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67.

[7]重庆市文化局电影处编.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94-95.

[8]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M].上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535.

[9]《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270.

[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

[11]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7.

[12]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1.

[13]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14]陈云文集 (1926年—1949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

[15]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73-174.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7]恽代英文集[M](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19.

[18]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19]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