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救助的特点研究

2014-04-04□王

关键词:国民政府救助南京

□王 军

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救助的特点研究

□王 军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建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复兴农村为突破口,设立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宣传农村建设。政府在建设农业的短短几年时间,提供大量的农业救助。本时期的农业救助政策凸显出南京国民政府独裁、虚弱的特征,其结果以失败告终。

南京国民政府;复兴农村;农村复兴委员会;农业救助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危机与世界性经济危机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内危机日甚一日,尤其是农业的衰败。“全国人民恃农以为生者十居七八,农产歉收,价格疲弱,全国经济景况萎沉。”[1]全国农业的普遍衰落更使农民生活无以为继,“他们受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封锁以及高利贷借款的压榨,苛捐杂税的剥削,战争的牺牲,天灾水旱的威胁比任何人为尤甚。”[2]农业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政府的长期稳定的统治。

初建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尚在农业经济时代,农民生产占全生产的百分之九十,其人口数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故中国国民革命,简言之,就是农民革命。吾党为巩固国民革命之基础,唯有首先解放农民。故无论政治的抑或经济的运动,均应以农民运动为基础。党之政策,首须着眼于农民本身之利益,政府之行动,亦须根据于农民利益而得其解放。因农民苟得解放,即国民革命大部分之完成,而为吾党三民主义实现之根据。”[3]提供积极有效的农业救助必然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长期施政的重要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救济是伴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为始端的,虽然救济农村的言论自近代伊始就有人提出,但政府层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农村,设立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为救济全国农村的最高机构,并改革政府机关,有步骤有计划的提出救济农业的方针计划,则始自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而我国以农立国,受传统小农经济和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农业危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美国国内农产品价格在经济大危机期间急剧下降,这一方面使得我国减少了过剩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美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促使大量农产品流入我国国内,反而加剧了我国的农业危机。众所周知,美国挽救经济危机包括农业危机的罗斯福总统开展的新政即以工业复兴为核心。而我国是农本位的小农社会,这就决定了我国既不可能也决无此实力学习美国式的以工业为中心经济救济措施,更不会走上德日为首的法西斯侵略道路。当时中国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在于农业的日益衰落。

为此南京国民政府以农业救助为重心,力图在农业上有所作为以挽救濒临破产的农业进而推动经济复兴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救助特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危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农业复兴委员会总领全国农业建设,力图在农业上有所建树以挽救经济危机。本时期政府和民间有志之士大力从事农村建设和农业复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救济基本上是失败的,农业非但没有成为推动经济复兴的动力,反而花费政府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考察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救助政策不难发现,其农业建设有如下特点:

1.重视和加强对于其统治的中心区域的救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尤其是东南沿海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和扩大财政来源,有意识的增加其对农业投资的力度。而对于偏远地区如大西北,政府的救济力度明显小了很多。而大西北地区“因地力单薄,又常有天灾兵祸,因此农村破败。”[4]边远地区限于地力和经济的劣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远低于中原地带,但南京国民政府限于各种原因,未能对偏远地区实施积极有效的农业救助。

中心区域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大本营”,自农业救助政策推行伊始就是其农业复兴的重中之重。这里不仅有出于对稳定政局和加强统治的考虑,而且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适宜、人力资源丰富,以此作为复兴农业的基础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我国地区差异的不同决定了偏远地区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各地区的农业产出的相似性,即各地均以基础农作物(小麦、大米、棉花、高粱等)为主要产出对象,绝大多数地区不存在农业经济的互补性,加之各地经济联系涣散。这也决定了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不具可实施性。南京国民政府视中心地区为其统治的核心,对于偏远地区却应接不暇,深刻反映出政府和国家的虚弱。

2.重视加强对农民的党化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为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培植“顺民”,努力强化党化教育,尤其是在集中于农业建设的十余年时间里,在各地农村学校强化党化教育,尤其是在共产党建立的解放区内,更加不予余力的强化党化教育。针对共产党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解放贫苦大众的政策,国民党厉行党化教育,以图禁锢人们思想,维持统治秩序。蒋介石认为“非治教育生产于一炉,无以收安定社会之效。”[5]故以“政治教育化、教育生产化、生产教育化”[6]为原则,在剿匪区普设“农场学校”[7],将党化教育置于复兴农村之首位。

无疑挽救农村的“唯一要着,便是农村本身与农村教育的改进。固然农村中需要事业很多,但其中以教育为最要。”[8]南京国民政府视教育为救助农业的“良药”,出于稳定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积极在农村推行党化教育。但这种带有强烈政治宣传和领袖独断的党化教育,其实质仍旧是披着三民主义外衣的传统教育,禁锢人们思想以培育“忠君”的奴才为终极目标,造成“教育的陈腐”,“不和社会需要”。[9]以党化教育为救助农业的急先锋,不仅达不到复兴农村的目标,反而禁锢农民的思想,其实质是国民党加强独裁统治的手段。

3.重视农业调查和农业改良,忽视决策执行和农业推广。制定农业救助的政策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大刀阔斧的推行农业调查。1930年立法院统计处即大力调查农业状况,有“调查员一千七百余人,分廿三省六百余县”力图对农业进行细致调查。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成立后便组织大量人员对浙江、江苏、安徽等六省进行调查,并出版六省调查统计资料,作为政府推行农业救助的重要参照。但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调查多作为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对农村存在的一些弊端虽多有涉及,如苛捐杂税和农民破产等,但政府自始至终未出台持久有效的政策挽救上述危机。

“中国是靠农业生存的国家,我们要复兴农村便要以改良农业增加生产为繁荣农业之要件”。[10]全国经济委员会、实业部等部门专门成立相关机构从事农副作物的改良。“实业部陈部长呈:查中央农业实验所经费,业经院议着财政部每月拨发五万元在案……其中三万七千元用于救济农村、改良农业。”[11]政府斥巨资用于农业改良。“建设厅农业改良试验区,成立以来,对于改良农业之推行,不予余力,故成绩斐然。”[12]农业改良区在农作物和畜类品种改良、农业教育和农村调查方面出力甚多。但是“改良得以有效果,归根而言推广。推广者,推广良种善法以普及于农民也。故中国农业问题,推广又当在改良之后。由整理以进于改良,由改良以进于推广,此固一定步骤。不意今日农业行政既将上述诸端应先整理者忽视,又将推广与改良倒置,如农部与各省厅局,并未闻有良种之育成及耕种方法之改善,而农业推广委员会反因一纸部令,风气一时,且转瞬之间,又寂无声响,欲如此而振兴农业,又何怪乎数十年而无成。”[13]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自身政策的各种缺陷,其集中进行的农业救助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三、小结

“民生问题,为国家建设第一急待解决之问题,而农业问题,尤为民生问题之首要,善治国者,无不专力于此,以求其改善。”[14]南京国民政府以农业救助、复兴农村作为实现先总理民生主义的思想重要步骤,无疑具有远见卓识。在当时的中国农村,“荒田满目,蔓草丛生,货弃于地,而不知取;无知农民,为生活所迫,大多流为盗匪、乞丐,或为城市之苦力劳工,甚而远离祖国,漂流南洋群岛,以谋生计,其仍留故乡耕作者,亦皆贫苦不堪,终岁劳苦,不获一饱,至衣住之恶劣,更无论矣。”[15]农业凋敝已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农业问题实强国之一种根本问题”。[16]

“中国农村今日之状况,贫困已达极点。然而所谓贫困,非土地不敷分配,而有人满之患也;亦非天产不富,种种原料品,必尽仰给予外国;盖农业衰落之所致也。而农业衰落之原因,有土地而无人耕,有人而无土地可耕;不观乎彼大城市失业之劳工以及国内数百万之士兵,皆昔日荷锄带笠之佃农夫也,皆精壮有为农村之生产者也,今不特不能生产,且反而为分利者矣。又不观乎荒田旷地,千里无人,废墟旧落,荆棘丛生者,触目皆是也。是故中国今日之患,不在不均而在不耕,不在贫而在不耕,不在不耕而在不得而耕。然则如何而后使农民得而安耕乎?如何而后可以使土地有人耕乎?曰,是则有待于军事之结束,减兵之实行,政治之修明,吏治之澄清;否则虽有建设要政,无从举行,民生问题,无从解决焉。”[17]

但纵贯当时历史,外有帝国主义压迫、内有各派军阀军事割据,南京国民政府决无此实力与决心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抗,对各派军阀混战亦无解决良策,加之农业建设时间仓促(以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的1933年为政府集中精力建设农业为起点计,至七七事变为止,总体上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农业建设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农业的尝试,毕竟为我国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成为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考。

[1] 立法院统计处.全国农业查记计划书[N].统计月报,1929-9(5).

[2] 认众.中国农业经济凋敝的原因及其状况[J].新民半月刊,1929,2(1):12-13.

[3]于建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卷)[G].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54.

[4]松年.如何建设大西北[J].农民,1932,1(15):5.

[5][6][7]蒋委员长令豫鄂皖三省普设农场学校[J].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3,1(5):5-6.

[8]赵仁普.农村教育与农村改进[J].新农村,1933,3(13):22.

[9]刘伯英.农村教育者之心理建设[J].新农村,1933,2(12):21.

[10]林昧酌.复兴农村声中改良农业之重要[J].晨光,1934,2(1):17.

[11]行政院决议案[J].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3,2(5):11.

[12]建厅农业改良试验区力谋改良农业[J].农声, 1930,2(5):8.

[13]袁煇.农业改良问题[N].农业周报.1930-12(3).

[14][15][16][17]马兆彤.中国农业衰落的原因与农业改良的计划[J].新建设半月刊,1930,1(12):13-23.

2014-02-16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王 军(1986- ),男(汉族),河北衡水市景县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K826.3

A

1008-8091(2014)02-0014-03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救助南京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不会忘记”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水下救助抢险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南京·九间堂
水下救助抢险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