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关键技术
2014-04-04彭德姣张建芝
■ 文 / 彭德姣,陈 林,2,张建芝
1.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吉首乌龙山蛇蛙研究所
1 配种产卵条件
石蛙冬眠后,卵泡会迅速发育,到每年4月底气温达2℃以上时就开始配种产卵,9月份时基本结束。种蛙一般在21∶00至凌晨抱对,配种母蛙于04∶00~07∶00排卵,产出的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产卵300~600粒/次,极少数能达到1 000粒/次以上。卵粒呈圆形,受精卵的动物极呈灰黑色,植物极呈浅黄色,未受精卵经2~3 d后,动物极明显变黄色,植物极呈白色、不透明。刚产出的卵在1 h内尽量不要移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防止惊动或强光照射,否则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营造一个光照弱、环境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适宜配种产卵的良好环境。石蛙的受精率一般可达90%以上。
2 人工采卵孵化
2.1 人工采卵
经过几年的养蛙观察,一般在天快亮时,就有母蛙产卵,大约半小时以后,蛙卵就出现膨胀。在卵上面出现黑点、能看见一片黑色圆点时,就是采卵的好时机。池内放有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木板等,石蛙会把卵产在水草上。然后,用剪刀把卵从水草上剪下来,用塑料盆将卵块和草轻轻捞起并移放到孵化池,进行孵化。
2.2 孵化密度
蛙卵孵化密度与孵化率密切相关。如密度约为5 000 ~6 000粒/m2,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则不需要换水,孵化率可达95%以上;如孵化密度过大,则孵化出来的蝌蚪容易缺氧死亡,但这时如果用流动水进行孵化,就不会发生缺氧现象。
2.3 孵化设备
人工孵化蝌蚪,应修建孵化池。孵化池的高度约20~25 cm,长和宽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而定。文章中修建的孵化池为长3 m、宽2 m、高25 cm,四周用水泥浆抹平,池内共6 m2,池的左右两边各修建1 m宽的斜坡。这不仅为蝌蚪变态后的幼蛙提供了登陆之地,而且也给变态后的幼蛙提前准备了食台。在池内上方设置进水口,在池的下方设置出水口,同时在出水口处另外安装一个能够调节水位的水管,控制水的深浅。在池的上面,用木条和塑料网钉成一个宽2 m、长1 m的长方形塑料网框架,盖在整个池子上面,这样既可以防鼠、防蛇、防鸟,又能防变态后的幼蛙从池中逃跑。
2.4 孵化管理
2.4.1 定时检查,作好记录 坚持每天巡池一次,主要检查水温、水质、光照、卵孵化的情况,以及有没有敌害侵入,如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
2.4.2 控制水温,确保水质 石蛙卵的孵化与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宜孵化的水温是25~30℃,当水温高于30℃时,就要及时换水降温。换水的方法是将原有的池水放出1/4,并及时加入温度较低的凉水,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水深需控制在25~30 cm。
2.4.3 搭遮阳棚,避光直射 当阳光直射在卵面上时,会发生卵粒失水死亡的情况。因此,要在孵化池上面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
2.4.4 防止敌害,清理死卵 这里指的敌害主要是老鼠,其次是蛇和鸟类等。要采取措施,有效防止这些敌害危害蛙卵。在孵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死卵或没有受精的卵,必须及时捞出,使池水保持清洁、水质清新,以免死卵污染水质而感染健康卵。
3 蝌蚪管理
3.1 生长前期
蝌蚪孵出后,个体小、体质弱,对敌害无抵抗力,全靠在水中生活,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才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当水温在25℃以上时,孵化出3 d后的蝌蚪就会开始活动,这时的蝌蚪长约0.5~1 cm,常依附在水草枝叶上,因此应在池里放一些水草,如水浮莲、浮萍等,作为蝌蚪的附着物,但要保持稳定,不要惊动蝌蚪,否则蝌蚪就会到处游动,影响其成活率。
刚孵出的蝌蚪不能采食,主要依靠吸收卵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5 d后才能开始采食,这时可投喂一些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蛋白质饲料,例如煮熟的鸡蛋黄、番茄、牛奶等,将其拌成水浆均匀地泼洒于水面上,早晚各投放一次。投喂量以5 000头蝌蚪为例,一般投喂一个鸡蛋黄或100 g牛奶粉化水浆即可。蝌蚪采食后要及时补喂,否则会因饥饿而相互乱咬,出现大吃小的现象;但投喂量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因剩料而污染水质。一般孵化后20 d左右的蝌蚪可投喂熟红薯、番茄、南瓜、米饭、豆浆等,但随着蝌蚪的不断长大,采食量增加,就要转入蝌蚪池饲养。这时投喂的饲料由40%的玉米粉、40%的米粉、10%青菜、5%红苕及5%的南瓜组成,煮熟后用粉碎机打成软浆,然后放入池中的食盘,让蝌蚪自行采食。投喂2次/天,或看采食量多少而灵活掌握。一般来讲,检查时以食盘里有少量余料为好。如果剩余太多,不仅浪费食料,还会污染水体导致蝌蚪发生肠胃病。如果发现食盘里剩料比较多,就应及时洗掉,避免蝌蚪吃变质的食物。
3.2 生长后期
蝌蚪从长出后脚到前脚伸出、尾巴变全的这段时期是变态期,这期间蝌蚪的活动减少,采食也随之减少。因为蝌蚪变态的时间不一致,即同一天孵出的蝌蚪,变态早的已长出4只脚,而变态迟的还只有1条长尾,所以就整体而言,这期间还要继续投喂,但可减少投喂量和投喂次数,直到所有蝌蚪完全变成幼蛙为止。蝌蚪变成幼蛙后,就不能完全在水里活动,需要陆地活动场所,水陆比例是1∶3,同时在蛙池中放些水草、木板等漂浮物,让幼蛙能在上面休息,并注意防止惊动幼蛙。蝌蚪变态是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变态期的管理,要保持水质清新、细水长流、环境安静、定期投喂优质饲料等。
3.3 蝌蚪越冬
蝌蚪越冬与水温密切相关。据观察,当水温降到8℃以下时,蝌蚪将处于半冬眠状态,少吃少动且潜伏于水底或水草丛中冬眠;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蝌蚪开始苏醒。蝌蚪的冬眠是不稳定的,在冬眠期中,只要是晴天,水温上升,蝌蚪就会浮出水面游动;天气变冷,蝌蚪又转入水底冬眠。据研究,3 cm长的蝌蚪,越冬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已长出脚的蝌蚪,越冬成活率只有50%左右。越冬时,应在池内放一些瓦片等物,以供蝌蚪躲藏。蝌蚪越冬时,密度可加大1倍。建议夏季末期孵出的蝌蚪,在开春之前,尽量不投喂动物饲料(如鱼粉等高蛋白饲料),这样可抑制蝌蚪的变态;在开春后,可适量投喂动物饲料,以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4 幼蛙管理
蝌蚪养到80 d左右,变态完成,长出4只脚,即成为幼蛙,由水生变成水陆两栖。刚变态的幼蛙个体小、体质弱,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很差,所以要精心饲养、加强管理,以提高幼蛙阶段的成活率。幼蛙阶段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养殖全过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4.1 幼蛙养殖方式
刚变态的幼蛙,不能转池,需在变态池中喂养一段时间,待长到2 cm左右时,再转池。转池前可用生石灰100 g/m2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5 d后,待药性消失,排除旧水并放入新水后,再放入幼蛙。在放蛙前,还要用3%食盐浸蛙5 min,然后再放入蛙池。
4.2 幼蛙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应根据幼蛙的大小来决定,20 d的幼蛙放养150只/m2,30 d的幼蛙放养100只/m2,60 d的幼蛙放养80只/m2,90 d的幼蛙放养60只/m2。因为放养密度比较大,经历一段时间后要根据蛙的大小进行分类饲养,重新调整密度,否则也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此外,如果饲料不足,则会出现大吃小的异常现象。如幼蛙体重在25~50 g,可养80只/m2;如体重达到100 g时,只能养30只/m2。如饲养得当,幼蛙10~12个月后就能达到上市标准。
4.3 合理投喂饲料
刚变态的幼蛙体轻、体弱、抵抗力差,消化也差,所以前10 d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饲料以小蝇蛆为主,每2 d喂一次,10 d后再喂较大一点的蝇蛆或小蚯蚓,30 d后可喂小蚯蚓,60 d后可喂大蚯蚓。每天投喂应掌握定时、定量、定点3个要点,同时不要把蚯蚓投到水里,要严格控制投量,一般按幼蛙体重的3%~5%计算,且以当天吃完为最好。投喂的饲料需品种多样、质量新鲜、营养全面、用量充足,保证幼蛙健康发育、生长迅速,减少疾病的发生。
4.4 应注意的事项
蛙一般只捕食运动的食物,喂养幼蛙最好饲喂蝇蛆,因为蝇蛆不仅小且好动,而且生长周期短。气温低时,蝇蛆7 d就可成蛹,而气温较高(20 ~ 30℃)时,蝇蛆只需5 d就可成蛹。一般变态1周左右的幼蛙可饲喂出卵2~3 d的蝇蛆,但幼蛙的饲喂要适量,不能投喂过多的蝇蛆,否则没被捕食完的蝇蛆会污染水体,影响幼蛙的生长。较大的成蛙可以加量投喂,因为没捕食完的蝇蛆成蛹后,变成蚊蝇亦可作为成蛙的捕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