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2014-04-04陈红霞
陈红霞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发凸显,社会上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的质疑和批评不在少数。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也有责任反省、检讨现行的就业教育是否真正富有成效,以期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这既是调试学生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之关系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关怀的出路之一。
一、历史依据: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的就业观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中心任务转移到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上来,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国家实行适度的人力资源调控和计划安排政策,与此相适应,就业观教育的任务是动员和说服大学生听从国家的安排、服从政府的分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
第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正面教育。设置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如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等必修课,并规定课时数,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号召在校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应该热情地跑到农村中去,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不惜从任何小事情做起”,[2]树立大学生成才目标,即“又红又专”,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第三,强调精神鼓励,相对忽视物质利益。“不是靠什么物质刺激,而是靠革命精神的鼓舞”。[3]第四,开展社会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4]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作用,大力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如雷锋、焦裕禄、大庆、大寨等艰苦创业事迹,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风尚;在全社会宣传下,大批毕业生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基层、边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随着大跃进的开展,高校思想教育逐步走上了“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错误轨道,“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被扭曲,出现“以红代专”、“以生产劳动冲击科学文化知识”的极端政治化倾向,这一特征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顶峰。在此思想影响下,发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教育革命,最终政治运动冲击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大学一度停止招生。
(二)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就业观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确立,使得党和国家适时做出高等教育方针调整,强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重申人才培养标准。邓小平多次强调合格大学生的标准是思想政治素养和就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统一,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即“专并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5]此后,江泽民、胡锦涛等都强调高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对“又红又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发挥高校主渠道教育作用。为适应市场化就业,就业观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扩展,在原有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高校普遍增设形势政策教育、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多门课程(虽然思政课经历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调整,有分有合,名称变动,但基本课程仍保留),着力构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成才观、劳动观、职业道德观、职业规划为一体的大就业观教育体系。利用学校资源和优势,建设校园文化、网络育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常态化、全方位、全程化的就业观教育模式。第三,采取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结合,“革命精神固然要提倡,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5]第四,以社会教育为平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社会宣传“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大型评选活动,树立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职业楷模,激励、动员大学生投身于广泛的社会实践,在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业务工作能力。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如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形式、方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一些高校开展的就业思想教育缺乏全方位和延续性考虑,从而直接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观教育。
二、现实依据:当前就业观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在职业选择上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但市场经济条件不同程度地引发趋利性、盲目性,这些特征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主体身上,包括大学生和高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观日趋实惠:不少大学生过于看重薪酬福利、地域环境等,而少有人主动愿意去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如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自主择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劳动力的产权回归个人,个人有了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择业的充分根据,我们对毕业生这种顺应市场的就业观念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学生的就业观念不现实,其过程也非常缓慢。另一方面,高校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许多高校片面追求学校就业率,就业教育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重心放在搜集就业信息、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就业的供需见面会等就业指导工作,忽视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引导和职业伦理教育。结果必然是,缺乏内核的就业教育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并不能从深层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因此,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筹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合乎市场导向的理性就业观,实现毕业生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社会领域深刻变革的必然要求
过去30多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深刻变革冲击下,就业价值观处于各种新旧观念交替并存的转折时期: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一步到位的精英就业观,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对计划体制下包分配、无失业风险的迷恋,市场体制下重功利、重才能的竞争就业观。另外,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在时空上放大了负面信息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渗透的深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一方面社会舆论以个案推断一般,得出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结论;另一方面,对职业的评价仍沿袭“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精英论,聚焦千军万马毕业生蜂拥热门行业和高端岗位,让许多大学生面临着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断裂。
各种价值观的杂糅,社会舆论的时热性让大学生无所适从,造成青年学生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比任何时候都复杂和易变。当前的就业观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学会甄别、筛选,确立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共赢的就业价值观。
(三)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
如今的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加剧、改革加深、开放扩大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大学凸显自我、张扬自我、发展自己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强调自我规划、自我奋斗、自我成才。社会大发展也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分工不断趋于精细,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各种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专业特长、要求各不相同;由于每个青年的个性特点不同,正好符合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因此每个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应该具有不可复制的个性化特征。但这种需求容易陷入对个性发展的理解误区,混淆个性发展与个人主义,容易产生错误的奋斗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对个性发展的扭曲理解不但会阻碍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6]
现实中,高校开展的思想理论课和就业指导理论课通常是大班开课,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无视年级、群体差异,并未做到针对学生个体化差异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因此,就业观教育要引导保持大学生兴趣、个性,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共鸣点,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次定位。
三、实践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一)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力度,提升就业观教育的顶层设计
60多年来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证明:服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党和国家开展就业观教育的基本传统,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活动,方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7]这当然包括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实和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引导。
首先,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体现在就业观领域,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理性分析我国国情和当前经济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指导人们形成科学的就业观,有利于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到正轨上来。
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同时社会的共同理想又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努力。大学生不仅是文化层次的体现,更是神圣责任的体现。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理想不是自我发展目标的单向设计和对个人价值的片面追求,而需要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融入集体合力、又保持丰富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立足于自身岗位兢兢业业地工作来实现。
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发展也是个人发展的力量源泉。择业和创业不是轻松随意的休闲活动,要达到职业目标,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支撑,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甚至会经历各种坎坷与曲折。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个体必须激发自身个性发展的潜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追求就业选择上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实现。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和意识入手,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就业价值取向、求职实现途径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参照。
(二)创新就业观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就业观教育的实效性
要使新时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富有成效,必须创新就业观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一是统筹主导性教育与分层次教育。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教育;同时引导各年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步确立理性认知和个人成长方向;设计学术型、技能型、创新型、决策型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教育和辅导,引导其多元化就业、自主创业。
二是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意识教育。在专业课教学、实习、实训中有效融合多种社会资源,构建和丰富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体系。深入挖掘专业领域内著名人物的科学研究精神、爱国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唤醒,激发学生培养爱岗敬业、勇挑重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提升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幸福感。这样,将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专业学习、专业技能培养的各个环节。
三是统筹成功就业的现实准备与职业长期性发展规划。高校开展的就业观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还包括学生在校时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求职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更需要满足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长远职业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地开展学业——就业——职业——事业的科学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工作。
(三)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提高就业观教育的渗透性
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通过精心组织各种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例如演讲、文体竞赛、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多种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储备提供平台,形成探索生动活泼、求真创新的良好校园舆论氛围;并邀请从事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与讲座,让他们担任创业启蒙与职业发展课程的讲师,这些创业者身上代表的时代活力和巨大鼓舞力往往是官方行为无法匹敌的,更易于年轻学子接受和效仿。
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构建和谐就业文化。具体而言,媒体为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知提供便捷渠道,这要求媒体应该发布真实、准确的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以免造成信息误导。其次,媒体避免高姿态的训导式或指令式地灌输宣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引导和建议;再次,开设专题栏目,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魄力的创业者进行客观、能令人信服的评述,对到偏远落后地区发展的同学给予理解和支持。只有当社会形成宽容的良好社会风尚,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四)完善多元化就业的激励机制,配套就业观教育的落实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7]但仅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效果有限,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配套和支持: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公平就业环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包括自主就业的体制确立,计划体制下“铁饭碗”的工作一去不复返;与之相对应的是,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却未建立起来。政府需构建起超越地区、城乡、体制内外分割的全国大一统的社保体系,为中小型企业、基层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二,搭建人才供求信息资源平台。2008年4月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启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包括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失业登记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全国各地区若能在此基础上完善信息资料,形成兼容信息服务、网络招聘、政策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信息服务平台,能提高就业信息的准确度、及时度,避免大学生就业产生盲目性。
第三,健全大学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激励方式。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要突破单纯的封官许钱的物质激励循环怪圈,探索更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让大学生真正安心扎根基层,实现岗位育才和实现自我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8]但目前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远不够。不仅仅政策支持,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还需要包括启动资金贷款、注册审批、咨询服务扶持、税收减免优惠等在内的创业支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激励大学生在创业大路上越走越宽,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
参 考 文 献
[1]全国高等学校本届毕业生政务院统筹分配工作,全部一万七千余人将按国家重点建设及各地各部门之需要合理分配[N].人民日报,1950-07-23(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3]曲庆彪.超越乌托邦——马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63.
[4]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1992:340.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2,146.
[6]李庆华,聂颖.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微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125.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A].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