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群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2014-04-03周剑峰

化学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探索

周剑峰

摘要:文章从“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出发,在设计群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水的组成》课堂教学的实例,阐述了群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诱思探究;群组问题;探索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2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其精髓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课堂群组问题设计是开展诱思教学的一个环节。课堂群组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群组问题设计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围绕教学任务设问。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2)群组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探索过程感到索然无味,过深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茫然或理不出思路,学生思而不得,探而无获,久而久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失去动力和兴趣。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况,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群组问题的设计必须是阶梯式上升,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小到大,由收敛到发散,由定向到开放。问题有恰当的坡度,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和畅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从解答问题中领悟到获取新知识的“顶峰体验”。

(4)群组问题的提出要能引人入胜,引起悬念,揭露矛盾。同一内容,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其成为富有新意、形式新颖的问题,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喜闻乐答。如“水能灭火,水能助火”、“山泉水的品质真好呀!”、“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这种矛盾式揭示知识间联系比单刀直入的方法效果要强得多。

下面以九年级《第四单元课题3 “自然界的水”》一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巧用“群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将“水的组成”安排于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课题3中,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托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其中涉及“氧气的检验方法”(已有)和“氢气性质和检验方法”(新学);二是纯净物的分类,是第二单元中物质分类的延续。这些知识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继续学好化学的基本保障。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通过第二单元中对“空气”和“氧气”的学习,知道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知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但涉及到具体化学物质时却不能从这些角度去思考,缺乏学习主线。如:对课本中介绍的“氧气”,他们还不能以“存在→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为主线进行认知。

2. 学生虽然在第三单元中已经学习了“元素”的概念,但目前仍然极易将“物质”和“元素”两个概念相互混淆,这给确定“水的组成”、学习根据“组成元素种类是否单一”的角度给纯净物分类带来诸多不便。

3.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实验中进行学习,但理性思维的习惯仍为形成。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主题图片,感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感悟水是生命之源,强化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在“群组问题”引导下,参与到电解水实验中,积极思考、质疑、讨论、交流、表达。在活动中,了解水的化学性质及生成、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等知识,初步形成变化观、元素观等。

3. 从书写常见纯净物的化学符号中,发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特征,给纯净物分类的标准(组成元素种类是否单一),初步建立分类观。

4. 在完成测评练习中,学习解答物质分类试题的四步曲“一变号,二判断,三填写,四复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通过电解水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2. 难点:以“组成元素种类是否单一”为标准给纯净物分类。

突破方法:选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利用省出的时间,以问题为先导,结合“变化观、元素观”确定出水的组成。让学生在书写三组纯净物(单质类、非氧化物的化合物类、氧化物类)的化学符号中,发现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特征(即分类标准),以降低给纯净物分类的学习难度。

五、教学构想

1. 依据教材内容和目标要求,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将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其一是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此部分教学时,先理出“氧气”学习的主线,以此为基础建出“水”的学习主线(“存在→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成→生成”),然后沿主线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明晰的脉络中进行学习。在传授知识、渗透方法的活动中,促进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观、元素观。其二是给纯净物分类。此部分教学时,先让学生从书写化学符号中发现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再引导其认识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标准,最后以练习为载体学习解答物质分类题的四步曲、认知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分类标准,形成分类观。即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分类标准”,再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物质的分类框架之中,以实现意义学习。

2. 以一个“群组问题”为一个教学环节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环节1:回眸

完成“群组问题一”:①第二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哪种物质?②依次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回忆、表达、相互补充“氧气”相关知识中,理出 “氧气”的学习主线。endprint

环节2:课题导入

完成“群组问题二”: ①从生物生存角度看,哪种物质可与氧气相提并论?②我们该怎样去学习呢?你能提供好的学习“主线”吗?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①引出课题;通过问题②建立“水”的学习主线。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踏着“主线”走近水。

环节3:观看主题图片,感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感悟水是生命之源,需要保护。

[观看图1]

完成“群组问题三”: ①请将这些图片中展示给我们内容表达出来。②你会对展示的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吗?③你能将水的物理性质填入表格中吗?④你能说出水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吗?⑤“山泉水的品质真好呀!”,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用问题①显现关于水的“零乱”知识;以问题②③为载体,促成学生认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学习分类法,借此认识运用分类法能使知识条理分明;用问题④让学生知道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借此认识普遍规律中存在着特殊性;问题⑤引起学生对好品质之水的向往,感悟我们需要对“生命之源”加强保护的意识。

[过渡]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物质,从目前情况看,大家对它的化学性质却知之甚少。接下来我们给水通电,看看有哪些吸引我们的眼球?请你仔细观察。

环节4:参与实验,学习水的化学性质及氢气的性质、检验、验纯。

[演示实验1]使用图2水电解器电解水10s时间,然后将气体转移于大注射内,再电解10s时间,气体再转移于大注射内。

[演示实验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大注射内(从正极端上转移入)排出的气体;点燃大注射内(从负极端上转移入)排出的气体,并用干冷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完成“问题群四”: ①实验中,正负极上产生气体的速度相同吗?哪个电极快?最终体积比约是多少?②通过[演示实验2],我们可知正极上产生氧气,负极上产生哪种气体?(请阅读课本P47面第一段文本、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文本中介绍了氢气的哪些性质?如何检验氢气?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③你能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表示出水的化学性质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实验-阅读文本-思考问题-表达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水的化学性质及氢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最大化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环节5:分析、推理“水的组成”中认识“元素观”

完成“问题群五”:已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请问:①氧气由哪种元素组成?氢气由哪种元素组成?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③结合问题①②,你能说出水的组成吗?④已知: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根据“水的组成”确定过程,你能确认碳酸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表达”活动中,知道“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组成元素均来自于分解的水,建构“水由氢、氧元素组成”,认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即“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是守恒的”),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打基础。

环节6:学习水的生成中认识“变化观”

完成“问题群六”: ①演示实验2中,点燃氢气时,你还观察到哪些现象?②你能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吗?③拉瓦锡通过“水的分解和生成”实验的研究确认了水的组成,你从“水的分解和生成”又能获得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忆-思考-表达”活动中,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物质的“变化观”。

[过渡]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可用元素符号结合数字来表示纯净物。

环节7:纯净物分类的发现

[板演]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完成“问题群七”: ①在物质分类中,以上三组物质均属于哪类?②每组物质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③化学上又是如何给它们再分类的?④它们之间哪些是包含关系?哪些是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化学符号中发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建构物质分类的树状框架图。

环节8:学习效果测量

完成试题。

[设计意图]在视频中批改4道练习题,测评学习效果,其中第4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六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点拔中习得解答物质分类试题的四步骤。

环节9:再回首

完成“问题群八”: ①本节课中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②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的“主线”是什么?③本节课中涉及了哪些主要观念、化学思想或解题方法?

环节10:布置作业(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群组问题” 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体现“以生为主”的各项活动中,传授了知识、方法,融洽了感情,建构了“观念”; 课堂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与第二单元课题3及第五单元相关内容自然衔接,注重了整体教学;课堂中,自制水电解器发挥了极大作用,实验现象明显,特别是实验时间短,从而保证了学生有“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多媒体的使用,放大了视觉空间,提高了教学的震撼力;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彩霞. 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4)endprint

环节2:课题导入

完成“群组问题二”: ①从生物生存角度看,哪种物质可与氧气相提并论?②我们该怎样去学习呢?你能提供好的学习“主线”吗?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①引出课题;通过问题②建立“水”的学习主线。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踏着“主线”走近水。

环节3:观看主题图片,感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感悟水是生命之源,需要保护。

[观看图1]

完成“群组问题三”: ①请将这些图片中展示给我们内容表达出来。②你会对展示的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吗?③你能将水的物理性质填入表格中吗?④你能说出水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吗?⑤“山泉水的品质真好呀!”,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用问题①显现关于水的“零乱”知识;以问题②③为载体,促成学生认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学习分类法,借此认识运用分类法能使知识条理分明;用问题④让学生知道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借此认识普遍规律中存在着特殊性;问题⑤引起学生对好品质之水的向往,感悟我们需要对“生命之源”加强保护的意识。

[过渡]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物质,从目前情况看,大家对它的化学性质却知之甚少。接下来我们给水通电,看看有哪些吸引我们的眼球?请你仔细观察。

环节4:参与实验,学习水的化学性质及氢气的性质、检验、验纯。

[演示实验1]使用图2水电解器电解水10s时间,然后将气体转移于大注射内,再电解10s时间,气体再转移于大注射内。

[演示实验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大注射内(从正极端上转移入)排出的气体;点燃大注射内(从负极端上转移入)排出的气体,并用干冷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完成“问题群四”: ①实验中,正负极上产生气体的速度相同吗?哪个电极快?最终体积比约是多少?②通过[演示实验2],我们可知正极上产生氧气,负极上产生哪种气体?(请阅读课本P47面第一段文本、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文本中介绍了氢气的哪些性质?如何检验氢气?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③你能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表示出水的化学性质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实验-阅读文本-思考问题-表达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水的化学性质及氢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最大化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环节5:分析、推理“水的组成”中认识“元素观”

完成“问题群五”:已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请问:①氧气由哪种元素组成?氢气由哪种元素组成?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③结合问题①②,你能说出水的组成吗?④已知: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根据“水的组成”确定过程,你能确认碳酸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表达”活动中,知道“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组成元素均来自于分解的水,建构“水由氢、氧元素组成”,认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即“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是守恒的”),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打基础。

环节6:学习水的生成中认识“变化观”

完成“问题群六”: ①演示实验2中,点燃氢气时,你还观察到哪些现象?②你能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吗?③拉瓦锡通过“水的分解和生成”实验的研究确认了水的组成,你从“水的分解和生成”又能获得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忆-思考-表达”活动中,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物质的“变化观”。

[过渡]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可用元素符号结合数字来表示纯净物。

环节7:纯净物分类的发现

[板演]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完成“问题群七”: ①在物质分类中,以上三组物质均属于哪类?②每组物质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③化学上又是如何给它们再分类的?④它们之间哪些是包含关系?哪些是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化学符号中发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建构物质分类的树状框架图。

环节8:学习效果测量

完成试题。

[设计意图]在视频中批改4道练习题,测评学习效果,其中第4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六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点拔中习得解答物质分类试题的四步骤。

环节9:再回首

完成“问题群八”: ①本节课中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②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的“主线”是什么?③本节课中涉及了哪些主要观念、化学思想或解题方法?

环节10:布置作业(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群组问题” 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体现“以生为主”的各项活动中,传授了知识、方法,融洽了感情,建构了“观念”; 课堂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与第二单元课题3及第五单元相关内容自然衔接,注重了整体教学;课堂中,自制水电解器发挥了极大作用,实验现象明显,特别是实验时间短,从而保证了学生有“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多媒体的使用,放大了视觉空间,提高了教学的震撼力;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彩霞. 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4)endprint

环节2:课题导入

完成“群组问题二”: ①从生物生存角度看,哪种物质可与氧气相提并论?②我们该怎样去学习呢?你能提供好的学习“主线”吗?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①引出课题;通过问题②建立“水”的学习主线。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踏着“主线”走近水。

环节3:观看主题图片,感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感悟水是生命之源,需要保护。

[观看图1]

完成“群组问题三”: ①请将这些图片中展示给我们内容表达出来。②你会对展示的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吗?③你能将水的物理性质填入表格中吗?④你能说出水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吗?⑤“山泉水的品质真好呀!”,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用问题①显现关于水的“零乱”知识;以问题②③为载体,促成学生认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学习分类法,借此认识运用分类法能使知识条理分明;用问题④让学生知道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借此认识普遍规律中存在着特殊性;问题⑤引起学生对好品质之水的向往,感悟我们需要对“生命之源”加强保护的意识。

[过渡]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物质,从目前情况看,大家对它的化学性质却知之甚少。接下来我们给水通电,看看有哪些吸引我们的眼球?请你仔细观察。

环节4:参与实验,学习水的化学性质及氢气的性质、检验、验纯。

[演示实验1]使用图2水电解器电解水10s时间,然后将气体转移于大注射内,再电解10s时间,气体再转移于大注射内。

[演示实验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大注射内(从正极端上转移入)排出的气体;点燃大注射内(从负极端上转移入)排出的气体,并用干冷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完成“问题群四”: ①实验中,正负极上产生气体的速度相同吗?哪个电极快?最终体积比约是多少?②通过[演示实验2],我们可知正极上产生氧气,负极上产生哪种气体?(请阅读课本P47面第一段文本、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文本中介绍了氢气的哪些性质?如何检验氢气?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③你能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表示出水的化学性质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实验-阅读文本-思考问题-表达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水的化学性质及氢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最大化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环节5:分析、推理“水的组成”中认识“元素观”

完成“问题群五”:已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请问:①氧气由哪种元素组成?氢气由哪种元素组成?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③结合问题①②,你能说出水的组成吗?④已知: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根据“水的组成”确定过程,你能确认碳酸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表达”活动中,知道“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组成元素均来自于分解的水,建构“水由氢、氧元素组成”,认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即“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是守恒的”),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打基础。

环节6:学习水的生成中认识“变化观”

完成“问题群六”: ①演示实验2中,点燃氢气时,你还观察到哪些现象?②你能分别用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吗?③拉瓦锡通过“水的分解和生成”实验的研究确认了水的组成,你从“水的分解和生成”又能获得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忆-思考-表达”活动中,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物质的“变化观”。

[过渡]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可用元素符号结合数字来表示纯净物。

环节7:纯净物分类的发现

[板演]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完成“问题群七”: ①在物质分类中,以上三组物质均属于哪类?②每组物质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③化学上又是如何给它们再分类的?④它们之间哪些是包含关系?哪些是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化学符号中发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建构物质分类的树状框架图。

环节8:学习效果测量

完成试题。

[设计意图]在视频中批改4道练习题,测评学习效果,其中第4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六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点拔中习得解答物质分类试题的四步骤。

环节9:再回首

完成“问题群八”: ①本节课中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②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的“主线”是什么?③本节课中涉及了哪些主要观念、化学思想或解题方法?

环节10:布置作业(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群组问题” 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体现“以生为主”的各项活动中,传授了知识、方法,融洽了感情,建构了“观念”; 课堂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与第二单元课题3及第五单元相关内容自然衔接,注重了整体教学;课堂中,自制水电解器发挥了极大作用,实验现象明显,特别是实验时间短,从而保证了学生有“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多媒体的使用,放大了视觉空间,提高了教学的震撼力;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彩霞. 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