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寒地区鱼类安全越冬要点
2014-04-03邰永芬孔令杰
邰永芬 孔令杰
(1 黑龙江省绥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绥滨156200)(2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对于北方高寒地区而言,鱼类要经历数月漫长的越冬过程,每年越冬鱼类死亡事件都有发生,特别是频繁降雪年份和雪封泡年份,给渔民造成了很大损失。可以说,鱼类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鱼类越冬期长,管理难度大,需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建议渔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做好池塘准备。利用秋季晴好天气,进行池塘维修和清理淤泥,其中池塘清淤是关键。因为过厚的淤泥会大量消耗氧气,有时还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害鱼类生存。目前,多数池塘老化严重,淤泥过厚,越冬池最好做到每年清淤。池塘排干池水,曝晒,再清淤,最后压实池底和池埂。清淤可显著改善鱼类越冬效果。鱼入越冬池前,池塘还需进行严格的药物消毒,最好选用生石灰(未潮解的块灰),也可使用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药物。
其次,要做好设备及物资准备。注水设备准备好水泵即可。机械增氧设备主要配备增氧机,适合北方高寒地区的有叶轮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微孔增氧设备等。清雪机械最好也准备,其清雪效率远高于人工清雪。可准备清雪机、悬挂雪铲的拖拉机等。越冬期间应定期测氧,需准备好化学测氧药物,可到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水生动物防疫站或其它渔需物资销售部门购买,也可自己配制。如果鱼类越冬密度较大,还应准备增氧剂,用于鱼浮头时应急增氧,增氧药物多选择过氧化钙。
二、做好全程生物增氧
冰下水体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产生的氧气是鱼类呼吸的主要来源。因此,采取多项措施做好生物增氧是鱼类安全越冬的关键。
1、控制大型浮游动物
控制浮游动物可以保证浮游植物持续不衰,并保持较高的生物量,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释放氧气。越冬池水在封冰期前10~15d用晶体敌百虫(含量大于90%)杀死池水中的浮游动物,泼洒浓度为1~2mg/L。越冬期间,在打冰眼测氧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发现有大量的剑水蚤,数量在100个/L上时;或者发现大量犀轮虫,数量在1000个/l上时;应用晶体敌百虫杀灭。晶体敌百虫的泼洒浓度为1~2mg/L。晶体敌百虫用温水溶解后,再用水泵多点冲入池水中,使药物在全池水体分散均匀。另外要注意的是,除敌百虫外,越冬期间不要使用其它高毒杀虫药物杀浮游动物,这些药物毒性强,很难挥发降解,易致鱼大批死亡,近些年这类死鱼事故时有发生,渔民一定要注意。
2、施化肥
越冬期间在监测溶解氧的同时,如发现越冬池水透明度过大、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溶氧偏低,可采用向冰下水体施用化肥的方法培养浮游植物,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增氧。化肥主要采用氮肥和磷肥。每亩水面施尿素1.5~2kg、过磷酸钙1.5~2kg;或施硝酸铵2.5~3kg、过磷酸钙1.5~2kg。采取挂袋的方法施肥,打冰眼,将化肥装袋挂在冰下水体中,每亩水面挂4~6个袋。肥料袋悬于水面下,距离冰层10cm左右。肥料袋在池塘分布要均匀。化肥袋可用筛绢(40~60目)、布或塑料编织袋制做。化肥也可用水溶化后,用水泵均匀冲入冰下水体中。
3、清乌冰,勤扫雪,保持冰层透明
封冰初期,出现乌冰,要及时打碎乌冰,使冰面重结明冰。清雪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冰面上的雪扫的面积越大越好,小池最好全部扫干净。面积较大的越冬池,可每隔0.5~1m扫开一条1~2m宽的透明道。透明道最好东西长、南北宽,以利采光。封冰初期,冰层较薄,扫雪要注意安全,可把大块的木板、塑料板或者用棍子扎成的筏子放在冰面上,分散人体重量,减轻人的体重对冰面产生的压强,然后再踩在上面去扫雪就安全多了。已形成的乌冰冰面清雪后,经过风吹、风化,乌冰会变薄,冰层透光率也会提高。如果遇上降雪频繁的年份,不要等到下完雪再扫,要下一层扫一层,雪薄容易清扫。近年来,北方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给渔民清雪带来了很大难度,往往一场雪没清完,下一场就来了。传统的人工清雪已很难适应越冬池清雪要求,清雪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建议使用清雪机械,可以大大提高清雪效率。
三、做好日常越冬管理
有经验的渔民科学地总结了鱼类越冬的规律,即“下雪冰封泡,一冬鱼难熬;天阴雪盖冰,鱼就要上吊;立春阳气转,水变氧气少;时刻抓住氧,水也不可少;全季不松懈,临化警惕高”,这充分说明了鱼类越冬期间必须搞好科学的越冬管理,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过冬。
1、定期测氧
测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冰下水体溶氧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目前,测氧多采取化学测氧法,这种方法比较经济,也是采用最多的方法。11~12月份,可每周测一次。1~3月份应每隔3~5d测一次。如鱼类越冬密度较高,每立方米水体超过0.5kg,春节前后要加强测氧,1~2d即应测氧一次。另外,要注意的是测氧取水样要取底层水,因为底层水体溶氧往往最低,所以采底层水样测氧更有代表性,可掌握水体溶氧状况。当池水溶氧下降到3mg/L时,应采取增氧措施。
2、及时补水
许多越冬池在越冬期间会出现渗漏,这种情况应定期补水,一般20~30d补一次水。具体多长时间补一次水,每次补水的量,要根据越冬池水位下降和溶氧情况来确定。
3、每天巡池
一要注意观察越冬池有无渗漏情况,如果发现冰面塌陷,就可能是越冬池漏水。出现漏水情况,应及时补水。二要注意观察堤坝安全情况,特别是在严冬季节,看堤坝有无断裂。如发现断裂,应及时修补。三要注意观察越冬鱼类活动情况。如果冰下水体不缺氧,一般透过冰层看不到鱼类活动,但发现越冬鱼类上浮,则说明冰下水体缺氧,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
4、及时增氧
如果测氧发现越冬池出现溶氧量突然下降,溶氧下降到3mg/L以下时,鱼类出现浮头,则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大批死亡。越冬池水体缺氧大多出现在春节前后,但降雪量大且乌冰多的年份,会提前至12月份,这期间要特别注意。越冬池水增氧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增氧、化学药物增氧等方法进行增氧,但应以机械增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