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阴交穴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探讨经穴与脏腑的联系
2014-04-03张鹏林驰王培赵珉一胡妮娟郝杰胡尚卿吴桂雯朱江
张鹏 林驰 王培 赵珉一 胡妮娟 郝杰 胡尚卿 吴桂雯 朱江
中国关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国家自“七五”开始以重大项目和攀登计划的形式对经络相关研究给予持续支持[2-3]。“十一五”以来其研究趋势从之前注重研究穴位功能,逐步趋向研究一条经脉的功能,提出经脉功能具有整体性和相对特异性的特点[4]。其中,973 计划“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明确提出了经穴效应具有循经特异性[5]的结论,即所有经穴对所在经脉的病变具有普遍的治疗作用[6],且尤以四肢部经穴循经特异性表现更为明显[7]。国内现代针灸学研究结论也普遍支持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8]。
《灵枢·海论篇》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指明经穴与脏腑之间通过经络产生联系。在传统针灸文献中并无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概念,但一些文献的记载与其内涵是相符的[9]。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也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论述。
三阴交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针灸甲乙经》载:“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现以三阴交穴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表现为例,探讨经穴与脏腑的联系。
1 三阴交对心的调治作用
心主血脉,藏神而主神志,在液为汗,在体为脉。三阴交穴循脾经,间接与心相联系。《灵枢·经脉》载:“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根据《灵枢·本神》记载“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的理论,石学敏院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疾病[10]。该法以双侧内关、人中及患侧三阴交为主方,其中取三阴交穴生气血、精髓,辅助内关、人中开窍醒神之功。“醒脑开窍”针刺法经过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11],提示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在降低中风病死或致残率方面显示了有效的趋势。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血脉。三阴交穴间接与心脏相连,针刺三阴交可调节心之功能,从而发挥疏通血脉、醒神开窍之效。
2 三阴交对肝的调治作用
肝居右胁,肝藏血,筋之宗,五行属木,主动主升,在志主怒,与情志思维相关,与胆相表里,主疏泄,肝郁气滞则引起疼痛。肝的生理功能主升主动,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肝经循行经过三阴交穴,《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吭嗓,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2.1 肝主疏泄,在体为筋
欧海艳等[12]对临床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选穴进行研究,发现针对该病风气内动的病机,临床体针治疗多选用三阴交穴调节患者肝肾不足的状态,疗效良好。夏毅等[13]发现电针三阴交等穴,可降低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提高程度,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缓解帕金森和抑郁症临床症状。曾妙[14]对近30年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得出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参考处方: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百会、风池、阳陵泉、太溪、丰隆、肾俞、气海。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五行属木,木易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风邪致病,善行而数变,症状常以动为特征。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为临床特征性表现,中医辨证多以风邪治病为主,病位在肝。另肝主疏泄,与人体情志思维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是现代抑郁症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因此,无论帕金森病,还是抑郁症均与中医肝脏功能密切相关,针刺三阴交,调节肝脏功能,从而对帕金森病和抑郁症起到治疗作用。
2.2 肝藏血
杜帅等[15]查阅文献1991年1月~2011年12月发表的46 篇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报道,分析其取穴、组方规律。发现选穴涉及12 条经脉的55 个穴位,共32 个组方,其中三阴交、关元、隐白等11 个穴位的使用频次超过10%。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16-18]。但出血性疾病除与肝脏关系密切外,也常与脾、肾两脏相关。当肝旺克土、脾不统血,或肝肾阴虚、虚火妄动,也是常见的出血症状的中医病机。而三阴交穴作为肝、脾、肾三脏的交会穴,常在出血性疾病中运用。通过调节三脏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2.3 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孔昭遐[19]对1988年到1998年间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三阴交穴在上睑下垂、晶状体病、青光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底出血等眼科疾病中均有应用,且临床疗效较好。
《素问·金匮真言论》载:“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是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渊源。足厥阴肝经“上入吭嗓,连目系,上出额”,是肝脏与目紧密联系的物质基础。“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气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了人体视觉功能的实现与肝主疏泄及藏血功能密切相关。肝经循行经过三阴交穴,针刺三阴交可以调节肝脏疏泄和藏血的功能,从而对眼科相关疾病发挥治疗作用。
3 三阴交对脾脏功能的调治作用
脾位于中焦,脾与胃既相依附,又有经脉互相络属。脾胃共同完成食物和水饮的消化和传输。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生长发育及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三阴交为脾经腧穴,《灵枢·经脉》载:“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3.1 脾主运化
《针灸甲乙经》有三阴交穴治疗“飧泄”的记载。《针灸大成》有针刺三阴交穴用于“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腹痛,食不化”、“完谷不化”、“脾病溏泄”、“肠鸣”、“脾虚不便”、“腹中寒痛,泄泻不止”的记载。《针灸集成》中有灸刺三阴交用于“腹胀坚,脐小腹亦坚”、“肠鸣痛”、“溏泄如鸭之泄”、“肠鸣泄泻,腹痛”的记载。《神灸经纶》有灸三阴交,治疗“虚寒久泻”的记载。《神应经》有针三阴交治疗“溏泄”的记载[20]。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与食物和水的运送、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关,腹胀、肠鸣、溏泄、完谷不化与脾脏功能失调有关。三阴交为脾经腧穴,针刺三阴交可以调治脾脏功能,从而起到对上述症状的治疗作用。
3.2 脾主统血
张颖等[21]总结了《中华医典》中有关崩漏的中医古籍文献,并检索了1989年至2006年省级以上医学杂志中发表的崩漏治疗文献,对所选腧穴进行归纳,发现三阴交和中极是治疗崩漏的主穴。其中,三阴交的应用最为广泛,在所有文献中出现的频次为73 次。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崩漏的发生,多因气血固摄无权所致,跟脾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脾主统血”的功能一方面是通过气对血的统摄作用来实现,另一方面源于脾化生血液的功能而间接统血。此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亦有藏血功能;肾藏精,主生殖,决定了天癸的至竭;女子胞则为产生月经的器官,故四者均与崩漏的发生有关。而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间接与女子胞相连,针刺三阴交穴,可对上述三脏一腑的功能进行调制,因此为古今治疗崩漏最常使用的穴位。
3.3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唐曦等[22]发现头针结合三阴交等穴体针治疗可降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Fugl-Meyer 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提示头针联合体针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缓解作用。周璇等[23]对2006年到2013年期间国内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证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分析,总结其用穴规律发现百会、印堂、内关、太冲、三阴交为最常用的腧穴。
《素问·太阴阳明论》载:“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胃为六腑之一,与脾互为表里,主受纳,日常饮食进入胃中,其中水谷清阳之气由脾气输布,充养四肢,因此四肢的功能活动,与脾有密切关系。三阴交为脾经腧穴,针刺可调节脾脏功能,有助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4 三阴交对肾脏功能的调治作用
肾位于腰部,属下焦,与膀胱相络属,在五行属水。肾主藏精、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代谢,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和惊,在液为唾。三阴交穴虽不属肾经腧穴,但肾经循行经过三阴交。《灵枢·经脉》载:“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贯脊属肾,络膀胱。”
4.1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任彬彬等[24]发现针刺三阴交等穴位,并结合耳针治疗围绝经期肥胖患者,可减低患者肥胖指标、Kupperman 指数、促卵泡成熟激素水平,并升高雌二醇水平。汪怡新等[25]对1990年至今国内发表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用穴规律发现三阴交为针刺治疗该病最常用使用的腧穴。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阐明女子围绝经期临床症状和生理变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故女子围绝经期诸症的发生与肾脏功能关系密切。另肥人多湿,肥胖的发生与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有关,针刺三阴交,调治脾肾两脏功能。从而改善更年期诸症,并起到控制体重增加的作用。
4.2 肾主水
Yu KW 等[26]发现针刺三阴交、次髎、膀胱俞,可对急性中风患者不完全膀胱排空具有治疗作用,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彭秀娟等[27]对1994年至2012年国内发表的关于尿潴留针刺治疗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三阴交为治疗该病最常使用的穴位之一。
膀胱不完全排空症状的出现,病位在膀胱,中医理论指出肾与膀胱互为表里,且肾主水,为水之下源,和人体水液代谢的关系密切,足少阴肾经循行经过三阴交穴,针刺三阴交可以调节肾脏功能,从而改善水液代谢,促进膀胱气化,缓解急性中风患者不完全膀胱排空的症状。
4.3 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腑
李楠等[28]发现足三里、三阴交艾灸可降低终末期肾脏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虚证症状(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积分,从而缓解病情。卢承顶等[29]通过对86 部三阴交穴相关的古代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三阴交单穴针刺常用于脾胃病、肾病和妇科病的治疗中。
三阴交为脾经腧穴,又为肾经循行所过,脾主运化,主四肢,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是脾气不足的临床表现,而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腑,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多为肾阳不足所致。针刺三阴交穴,对脾肾两脏进行调治,因此可改善上述临床症状,从而用于中医肾病的治疗中。
4.4 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钟立军等[30]发现电针肾俞、次髎、三阴交、太冲等穴可降低慢性睾丸痛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对慢性睾丸痛有较好疗效。
三阴交穴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的交汇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肾主生殖,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根据针灸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针刺三阴交可对肝经循行部位及肝肾两脏功能具有调治作用,此外,肝主疏泄,可改善由睾丸痛所引起的抑郁状态和患者主观疼痛程度,进而减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
5 三阴交穴对女子胞功能的调治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部。是女子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女子胞与肝、肾、冲、任、督脉关系十分密切。女子胞的发育,月经的产生,孕育胎儿皆有赖于肾产生的“天癸”及冲、任两脉的调节。冲脉、任脉同起于胞中,冲脉与肾经并行,且与足阳明胃经相通,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称“血海”。而任脉在腹部与足三阴经相交会,能调节全身的阴气,称“阴脉之海”,主妊养胞胎。
5.1 女子胞产生月经
卜彦青等[31]对1994年至2009年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关于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腧穴应用规律,发现三阴交为治疗该病最常使用的腧穴之一。崔秀琼[32]整理古今针灸文献中论述痛经治疗的内容,发现三阴交是古今针灸文献中最常用的单穴处方和最常用腧穴之一。Liu YQ 等[33]对一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发现电针三阴交可减低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即刻镇痛效应。
5.2 女子胞妊养胞胎
陈滢如等[34]整理古今针灸文献发现,合谷—三阴交穴是古今最常用的助产处方。刘亚丽等[35]发现电针三阴交穴具有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的作用,对产妇和新生儿安全无影响。
三阴交穴间接与冲、任、督三脉相连,冲为血海、任主胞宫、督脉则为一身阳脉之海,三脉一源而三歧,皆起自胞中。针刺三阴交具有调节女子胞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痛经和助产的目的。
现代针灸学认为经穴的治疗作用,可分为邻近作用和远道作用及整体作用,邻近作用即“经穴所在,主治所在”;远道作用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整体作用即针刺某些腧穴所起的整体性调治作用[36]。在经穴的远道作用方面,古典针灸学中有足六经的“根结理论”,此理论反映了足六经井穴的循经特异性,是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存在的证据之一。而经穴和脏腑之间的联系是经穴远道作用的另一体现,是更普遍存在的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证明。近年来,经络研究的结论表明,经穴和脏腑之间确有相对的特异性联系,人体的功能调节过程存在着某些循经的特性[4]。其联系途径与不同脏腑和脊柱不同节段的背根与腹根密切相关,既存在着躯体—背根节—内脏间神经“短反射”通路,还存在着通过中枢的“长反射”通路[4]。
然而,针灸学的形成是在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抽象加工和提升所得的理论体系,其构建过程和学科特点决定了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的实证研究思路具有各自不同的思考角度,因此完全依赖现代医学发展的尖端技术对中医针灸学做出解释并不能全面的诠释针灸理论。曾经在针灸学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思想,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是现代针灸学研究不应忽略的研究角度。总结针灸临床治疗中经现代医学研究方法验证疗效确切的疾病或症状,经过归纳总结,印证古典针灸理论的客观性,发展现代针灸学理论,是符合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研究方法。
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此外,脾经“属脾络胃,上注于心”;足三阴经又分别与任、督、冲三经交汇,三经同起于胞宫,一源三岐。因此,三阴交穴还间接与心及女子胞相连。如上所述,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及女子胞功能的调治作用,体现了三阴交穴的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说明三阴交穴与上述脏腑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且这种联系是通过经络作为媒介实现的。
[1]梁繁荣.经络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刍议[J].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大会主题报告:46-49.
[2]刘俊岭,王俊英,陈淑萍,等.经穴/经脉脏腑相关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C]//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17-23.
[3]刘俊岭,陈振荣.“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02,27(3):230-237.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1-2012 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
[5]梁繁荣,曾芳,赵凌,等.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J].中国针灸,2009,(2):129-132.
[6]梁繁荣,唐勇,李瑛,等.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基本规律的初步研究[C]//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大会针灸与人类健康卫星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30-33.
[7]丁喜燕,佘延芬,等.经穴效应特异性的3 个基本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356-1359.
[8]嵇波,李晓泓,张露芬,等.基于临床的经穴-脏腑相关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针灸,2012,32(4):382-384.
[9]郑晖,梁繁荣,李瑛,等.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的古代及现代认识[C]//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4-6.
[10]许明辉,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9-32.
[11]杨志新,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针灸,2007,27(8):601-608.
[12]欧海艳,杨丹红.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选穴规律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12):2407-2408.
[13]夏毅,王海东,丁莹,等.电针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及对患者血清BDNF 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2):1071-1074.
[14]曾妙.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6-9.
[15]杜帅,陈少宗.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取穴组方规律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287-288.
[16]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7-38.
[17]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7-78.
[18]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9-90.
[19]孔昭遐.近十年针灸治疗眼科疾病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针灸,1999,(4):249-253.
[20]郭珊珊,郭振丽.三阴交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8-9.
[21]张颖,张鸥.古今针灸治疗崩漏用穴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503-4.
[22]唐曦,唐成林,徐放明,等.头针联合体针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2,37(6):488-492.
[23]周璇,尤艳利,钱小路,等.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证取穴规律探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8):125-128.
[24]任彬彬,刘志诚,徐斌.针灸治疗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10):871-876.
[25]汪怡新,沈梅红.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22-124.
[26]Yu KW,LinCL,HungCC,et al.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recent stroke in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bladderemptying:a preliminary study[J].ClinInterv Aging,2012,7:469-474.
[27]彭秀娟,梁琪,张永臣,等.针灸治疗尿潴留常用腧穴文献研究[J].中医针灸,2013,(23):2046-2048.
[28]李楠,丘模炎,郝建荣,等.灸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虚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1):15-18.
[29]卢承顶,张永臣,贾红玲,等.三阴交穴主治及配伍规律古代文献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410-412.
[30]钟立军,王瑾,丁晓虹.电针治疗慢性睾丸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1,31(1):40-42.
[31]卜彦青,陈少宗,杜广中,等.原发性痛经现代针灸腧穴应用研究[J].中医杂志,2010(9):811-813.
[32]崔秀琼.痛经的古今针灸处方用穴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22-23.
[33]Liu YQ,MaLX.Do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affect acupoint specific effect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13,19(1):43-49.
[34]陈滢如,马良宵,朱江,等.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合谷-三阴交穴)优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3):4-7.
[35]刘亚丽,晋志高.电针三阴交穴对产程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5):409-412.
[36]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