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融合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2014-04-03沈跃云韩彦林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我院教学内容

王 娟 沈跃云 韩彦林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8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1],但当前社会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严重短缺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迫切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加快专业建设步伐[3]。而数学教育是高职专业教育中的基础环节,近年来,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4-6],不少学校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形式上增加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幅删减和整合,但在与专业需求的融合方面不够深入,笔者在基于专业融合的数学教改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1 我院数学教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院是教育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是一所以立足商贸、面向现代服务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体,特色理工艺类专业为拓展的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院一直在积极探索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改革前期,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上仍然呈现重知识的系统性,轻整体的优化性;重理论推导,轻知识应用。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概念本身的讲解和解题训练,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造成所用非所学的矛盾。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适应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随着改革的发展和专业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对职业教育所界定的“必需、够用”原则的片面理解,数学课程一度边缘化,学时被大幅压缩以增加专业技能实践,像经管类部分专业的数学课时不足100学时。这种做法过分强调专业需求的重要性,只关注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虽然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将来提升空间不大。

(3)自2003年以来,我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设有10个二级学院、1系1部、56个专业方向,在校生1.2万人。扩招后的学生总体水平不高,学生数学基础良莠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恐惧心理,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同时数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毕业,缺乏对高职类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导致教育对象的专业多样化与教学内容的相对单一,产生专业培养多样化与数学教师知识面窄的矛盾。

2 我院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院高职教育改革和内涵建设的需要,基于专业融合思想,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2.1 贴近专业需求,模块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与各二级学院进行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对接研讨会,与毕业生、用人单位开展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交流会,在师生中广泛征集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意见等途径,本着“管用、够用、实用”的原则,淡化理论推导,强化直观形象理解,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既贴近专业需求,充实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内容,又超越专业需求,添加数学实验内容,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数学教学内容分成三个模块(见表1):A和B模块中的内容在大学一年级开设;C模块在大学二年级作为选修课开设。每个模块内容都融合了不同专业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通过模块的有机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我院工程技术学院一般选择A1+B1模块;信息技术学院、贸易经济学院一般选择A2+B1模块;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一般选择A3+B2模块。模块C中的课程供二年级学生自行选修,它是必修数学课程的拓展和延伸,丰富了数学课程内容,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表1 数学教学内容模块划分

2.2 结合专业背景,探索“应用式”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为现代人所诟病,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很难实施,因为数学是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数学学习往往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教学效果不高。为了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采用“应用式”教学方法。教师结合专业背景和数学理论,创设应用问题,使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一体化。以问题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解决专业问题,学习数学知识。“应用式”的教学方法使数学知识和专业问题高度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我院财会类专业中,财务管理是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与专业教师交流发现,学生普遍对《风险报酬》这一章掌握不好,而这一章的核心问题是概率统计中的期望、方差的概念与应用。因此,在模块B中,将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整合,采用以问题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应用式”教学方法。在讲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期望、方差概念时,抛弃传统的数学描述定义,直观地引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和报酬问题。

问题提出:某企业有100万元要投资购买股票,企业A和企业B的股票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见表2。

表2 公司A和公司B股票报酬率的概率分布

任务驱动:请学生进行风险投资决策。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用到了期望报酬率的概念,从而理解了数学期望的含义。通过进一步计算,发现两个公司的期望报酬率一样,都是20%,决策就需要用到方差概念,方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就越小。这种“应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身理解更深刻,而且提前掌握了数学知识的专业应用,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

2.3 注重应用能力,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要求评价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根据改革后的数学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建立了“334多元评价体系”,其特点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334”包含知识评价30%(以期末闭卷形式考核),过程评价30%(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课程参与度),能力评价40%(包括数学实验10分,结合专业的案例建模分析30分),三部分结合为总的课程成绩,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在能力评价体系中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对能力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合理。数学实验和建模分析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最终成果由每个小组代表对全班学生汇报,成绩综合教师评定成绩和小组间的互评成绩,组内成员的贡献由小组内部讨论商定,杜绝成绩平均化,拉开级差。该多元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其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近年来,我校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积极性提高了,屡获佳绩: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3项,省级奖12项。

2.4 服务专业建设,完善数学教师知识结构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曾在《作为服务性学科的数学》中提到:“数学与其他科学以及鲜明体现科学特色的技术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比以往更甚,并正在日益增强。”高职数学教学主要是服务专业技术应用,因此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所了解。为此,组织教师定期学习研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展,对专业和企业深入调研,了解专业和企业对数学应用知识的需求。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完成企业横向课题,参与省级及以上数学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活动,提升教师数学课程教育、教学能力。经济应用数学课程为学院精品课程;“高职院校数学学科模块化应用实践与研究”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创新改革的研究”课题获得南京市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焦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等为院级立项课题;出版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应用高等数学》和《实用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等教材5部。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导论以及全国高职高专数学建模教练课程lingo软件应用、数学建模方法等培训。学院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积极进修,提高专业水平,目前我院专兼职数学教师中,10%以上在攻读博士学位,7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

3 结束语

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将会继续调整和优化。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与专业融合,帮助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数学教学是高职数学课程模式和教学改革的趋势,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是高职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探索,以适应新时期的更高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1] 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M].2010.

[2] 闫志刚,韦言.高职,改革在即[J].教育与职业,2010(34):26-30.

[3] 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和建设践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48-50.

[4] 颜筱红.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78-79.

[5] 肖前军,周金玉,邓总纲.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8-12.

[6] 曹勃.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2):95-96.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我院教学内容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