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2014-04-02秦成玺王三伟付东方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电切术膀胱癌

秦成玺,王三伟,付东方

(登封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郑州 452470)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因其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分化以及浸润程度具有多样性,而且术后极易复发,所以治疗方案非常多,除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微创治疗应用较广泛之外,化疗药物膀胱灌注也是膀胱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以上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是膀胱肿瘤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1],在表浅型膀胱癌中应用较广泛,对分级较低的膀胱肿瘤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本文拟通过采用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探讨该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膀胱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表浅膀胱癌患者,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组织病理确诊。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36~76岁,平均(52.17±8.09)岁。60例移行细胞癌分级I级17例,Ⅱ级35例,Ⅲ级8例;Ta期19例,T1期41例。肿瘤部位在膀胱三角区附近15例,两侧壁21例,膀胱顶9例,底部10例,颈部5例;单发47例,多发13例;直径<2 cm者20例,2~5 cm者35例,>5 cm者5例。

1.2 治疗方法 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对于位于膀胱侧壁的肿瘤患者,需要常规对该侧闭孔神经进行阻滞麻醉。患者取截石位,以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手术选用等离子双极内镜系统(英国佳乐GYRUS),电凝功率为40~60 W,电切功率为140~160 W。首先进行膀胱镜常规检查以了解膀胱肿瘤的部位以及大小。膀胱肿瘤的切除范围包括:肿瘤所处位置切除达壁外脂肪层,并切除距基底部周围1~2 cm的正常黏膜。手术创面进行彻底止血,保留膀胱基底部的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切除是否干净。手术中应该使膀胱充盈量保持在150~200 ml。电切术完后采用蒸馏水100 ml对膀胱进行冲洗,并留置三腔气囊尿管。手术后即通过尿管向膀胱注入丝裂霉素40 mg(溶于生理盐水40 ml中),并保存30 min。持续冲洗1 d膀胱,3~5 d后将导尿管拔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有无膀胱穿孔等情况,灌注化疗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随访1 a,了解患者肿瘤复发情况。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5~65 min,平均(30.54±7.41)min。手术过程中均无膀胱穿孔、大出血以及水中毒等并发症出现。手术后,1例患者因血压过高而发生出血,采取降压及止血措施后出血情况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在围手术期进行输血。男性患者中1例行丝裂霉素2次膀胱灌注后,龟头出现红疹,嘱患者膀胱药物灌注后第1次排尿完用清水将阴茎清洗干净,红疹消退,没有再出现。第1次膀胱药物灌注后7 d行血常规检查,60例患者血细胞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

随访1 a,4例(6.67%)在非原位置出现复发,包括三角区1例,膀胱左侧壁1例,底部2例,均二次行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再次随访均未再复发。

3 讨论

在我国,膀胱癌在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很高,70%~75%膀胱癌在首次确诊时为表浅膀胱癌,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即膀胱肿瘤电切术[2]。90%以上的膀胱肿瘤为移行上皮细胞肿瘤,而分化相对较好的浅表性膀胱肿瘤达到膀胱肿瘤的70%~80%。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对患者身体损伤小,可以进行反复手术,手术难度小,且可较好保留患者的膀胱,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该方案符合近年来国际上治疗肿瘤的新趋势,即“保留器官的局部手术加化疗”[3]。目前,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立即行化学药物治疗,药物膀胱灌注可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癌细胞发生种植转移,使肿瘤复发率降低约50%。因此,截止目前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仍被推荐为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4]。

目前,膀胱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较多,如顺铂、丝裂霉素、卡介苗、羟喜树碱等。丝裂霉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对肿瘤具有杀伤作用,并且不容易被膀胱黏膜所吸收,不良反应小。本研究选择丝裂霉素作为膀胱灌注治疗首选药物,是由于该药具有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点。本文通过采用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结果示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30.54±7.41)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复发患者经均二次行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再次随访均未再复发。该结果表明,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根除肿瘤,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

[1]郭应禄,何志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98.

[2]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5):257-258.

[3]Grob B M,Macchia R J.Radical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J Endourol,2001,15(4):419-423.

[4]许振强,郑周达,庄志明,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0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0(12):739-740.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电切术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手术后Haze的预防效果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BPH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