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梦

2014-04-02骆郁廷史姗姗

关键词:共同理想议题话语

骆郁廷,史姗姗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话语权本质上是试图通过创造、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话语来表达一定的价值观,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话语主导权,它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关于“中国梦”的探讨日益广泛和深入,但从话语权的视域来加以探索的还鲜有所见。实际上,“中国梦”的提出,关涉话语的创新、议题的设置和价值的引导,是增强国家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探索。因此,从话语权的视域来深入研析“中国梦”,无疑十分必要。

一、中国梦:创造了凝聚共识的新话语

话语权的突出表现是能创造和提出一定的新话语,而“中国梦”正是基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而创造和凝练出的新话语,它集历史的厚重、现实的根基和未来的展望于一体,褪去做梦的虚幻,留下逐梦的期盼,成为浓缩时代使命与凝聚国人共识的思想航标。

1.中国梦是基于实践的话语创新。中国梦是根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定的语言符号与价值观念相结合的创新话语。中国梦用富有魅力的中国语言,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召。

中国梦话语的创新在于,它创造性地凝练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梦从“中国往事”中走来,是中华民族褪去历史蒙尘,振奋中国精神,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中国梦从“中国现实”中走来,体现了植根于当代社会实践,紧抓重大历史机遇,自立于大国之颠的自觉;中国梦从“中国展望”中走来,展现了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共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中国梦叙述着由衰而盛的中国故事,传承着振兴中华的历史脉络,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熔铸在新话语中,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梦话语的创新还在于,它切准了时代的脉搏。历史上,中华民族有着辉耀世界的风采,也有过风雨如晦的岁月。近代以来,“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踏上自强不息、苦苦求索、不懈奋斗之路,然而无论是“师夷制夷”、“诛妖救世”、“中体西用”,还是“立宪维新”、“民主共和”,都使伟业未竟、壮志难筹、梦境难圆。历史的接力棒最终交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广大的中国人民手中后,经过建国以来60余载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30余载的开拓进取,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由“愿望”变成“现实”的坚实物质基础,“中国梦”成为现实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不再是于水生火热之中对民族独立的渴求,而是已然巍立于民族之林的中国继续阔步向前的时代强音;不再是代表少数人利益、吸引部分阶层参与的政治追求,而是惠及全体国民、汇聚13亿人磅礴力量的共同奋斗目标,具有坚实现实基础、远大发展前途、先进价值追求与强大支撑力量的“中国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梦”话语的提出体现了对国情、国力、国势的高度自知、自觉与自信,体现了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把握、认同与坚守,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精神动力,汇聚力量、振奋民心,坚定实现梦想的信心与意志,动员国人用加倍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梦是共同理想的生动表达。中国梦话语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承载、表达当代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这是中国梦话语的实质所在。

中国梦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中国梦是中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梦。是用梦想的方式,表达了理想的愿景。中国梦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成一种梦想,表明了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表明了它是近代以来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把强国之梦变成了现实的追求,表明了当代中华民族正在接近实现这种美好梦想的奋斗之中,梦想比理想、愿景的表达方式更加精妙的地方在于,梦想不仅有诉求、有愿望、有目标,而且有想象、有渴望、有激情,更加形象、贴切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使中华儿女追逐共同理想的伟大进程更加生动、立体、可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引擎。

中国梦的核心是共同理想。中国梦实质上表达了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邓小平曾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许多人就没有理想。”[2]267“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3]119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才有可能,它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诉求,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练了全民族的共同意志,拓展了共同理想的群众基础,为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3.中国梦是凝聚共识的时代强音。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这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更是凝聚共识的时代强音。

中国梦话语是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的结合。中国梦是国家话语,新一届领导人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中国梦也是个人话语。在我国,国家是由全体人民组成的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国家梦的实现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个人梦的成真。同时,宏大叙事的国家理想最终也要靠每一个人的具体的奋斗来实现。国家梦为人民梦提供了发展依托,人民梦让国家梦真实、可感,当每个人都能够谈论自己的“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身的联系,也就实现了中国梦话语的共识凝聚作用。

中国梦是13亿人的共同梦想,它汇聚了每个人的个人梦想,但又不是所有人梦想的简单集合,它源于个人梦,又高于个人梦。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解读中国梦,但是中国梦话语决不是自说自话,它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人民大众个人梦想表达的整合、凝聚和升华。个人梦融入了中国梦,中国梦融合了个人梦。只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梦。因此,始终要用中国梦的时代强音,召唤、引领和动员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中国梦:设置了世人瞩目的新议题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形成了创新话语,而且设置了新的议题。中国梦议题的设置,是对中国未来的主动宣示,聚焦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当前,主动设置中国梦议题,牢牢掌控解释、传播、打造中国梦的话语权,有助于将内部凝聚力与外部吸引力有机统一起来,有效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1.中国梦是议题设置的主动探索。议题的提出和设置是话语权的集中体现。能否主动提出和设置一定的议题,直接关系到话语权的大小,影响到热点的聚焦。成功的议题往往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牵引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中国梦就是这样一个主动提出和设置的重大议题。当前,在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下,中国发展最根本的任务和主题是什么?中国老百姓最深层的内在需要是什么?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中国又将以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屹立于世界舞台?这些都是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探索、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梦这一议题,正是对上述问题的主动回应。

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引发了国内外的热议。中国梦反映了祖国母亲的呼唤、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期待,新一届政府勾画的“中国梦”蓝图,既志存高远,又求真务实,引发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人们纷纷讨论中国梦与自身的联系,表达自己的梦想。“中国梦”不仅成为近两年来的热词,而且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目。美国《侨报》刊文称“‘中国梦’的追求,中国的创新,本意不在于与别国一争高低。中国、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只是能够更加富强,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①参见宣讲家:《海外媒体眼中的“中国梦”》,http:/www.71.cn/2013/0410/709259.shtml,2013-04-10。。该报社社长兼总主笔钱丰表示:“中国梦的构想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念,让人感受到,伟大中国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腾飞的时代,这对世界来说也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②参见新华网:《让世界感知中国梦》,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05/c_114888383.htm,2013-03-05。尽管国内外围绕中国梦议题的讨论中,积极评价是主流,但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误读,甚至有意的诘难和质疑,如将中国梦解读为“宪政梦”、“人权梦”,扭曲为“霸权梦”、“民族主义之梦”等。在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主动设置中国梦议题,就是以积极的姿态引导人们参与到这一激励国人士气、宣示国家抱负的时代话题中来,而在国内外都关注、参与这个议题的时候,更是要做好议题导向,将国内外目光吸引到中国形象、中国发展的正向解读上,用重大的议题吸引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时代的号角激励人。惟其如此,才能最终实现设置中国梦议题的价值旨归。

通过设置中国梦的议题,不仅让世人知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理想和愿景,还让世人知道,“中国梦是‘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结合”,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统一”,“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依靠中国人民,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等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通过设置中国梦的议题,不仅让世人看到中国的时代主张,还要引导世界认知中国的大国胸怀:“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5]只有将设置催人奋进的中国梦议题与牢牢把握中国梦议题的正确导向结合起来,始终掌握解释、传播、塑造中国梦的话语权,才能引导和凝聚人们参与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赢得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国内凝聚力与国外吸引力的统一,为中国梦打造更深厚的群众基础,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效地把握当今中国发展的历史方向和进程的主导权。

2.中国梦是中国愿景的世界表达。向世界表达中国愿景,让中国梦为世人所知、所理解、所接受,是提出中国梦话语、设置中国梦议题的重要目的之一。用梦想表达愿景和理想,是世界常用的并能为人们有效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历史上,美国成功地向世界推介了“美国梦”,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世界舆论。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要寻求和借助全世界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表达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景,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梦正是这样一种生动有效的表达方式。

毋庸讳言,中国梦有着与美国梦根本不同的发展内涵和价值基础。美国梦是对个人梦想的强调,作为国家梦,它在价值理念上不是为每个人梦想提供支撑,在个人梦想之间冲突、矛盾的时候,它秉持适者生存的法则,“因此,美国梦所成就的是零和博弈中的胜者,弱者游离在美国梦之外,他们的个人之梦成为国家大梦所倡导的价值观的牺牲品”[6],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不能互为依托,长远看来,必将潜伏着国家信仰危机。而中国梦强调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辩证统一:个人梦以国家梦为依托,国家梦升华、凝聚个人梦,国家与人民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推出中国梦议题时,必须明确这一本质区别。但与此同时,为了将中国愿景正确地、畅通地传达给世界,还必须用中国梦的话语向世界表达中国愿景,用世界表达来传播中国的发展立场和价值诉求,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除了让世界认识到陶瓷、丝绸、长城等“器物中国”,还要让世界读懂、理解、接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构建的“精神中国”,尊重中国人关于共同梦想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路径,让中国梦成为象征“国富民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话语,向世界展示中国积极进取、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健康发展、和平崛起争取更多的国际认同和支持。

3.中国梦是全球聚焦的发展话题。中国梦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发展问题,也是中国与世界共同聚焦的发展话题。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梦承载中国发展的理想和愿景,不仅关系到中国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世界的发展又反过来会影响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梦’不是什么自我炫耀,而是中华文明为世界发展前景提供的一个答案。与其他国家的梦想相比,中国的畅想中挟带着更多穿越漫长历史隧道后的深邃和平实,也具有经历过无数沉浮磨砺后的包容和力量。‘中国梦’只能由中国自己来打造,但这个梦想可以属于整个世界”[7]序8。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世界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在于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合作、发展、共赢的国际机遇,而且提供了可供世界人民借鉴和选择的发展模式。

《论语·子路》篇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梦在国际社会上必须先“正其名”,获得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顺利地“成其事”。根据历史背景、政治文化、国情民意的不同,国家的梦想会呈现不同的版本,梦想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会相同,这是世界发展的规律性结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靠侵略别国进行原始积累,靠着自主自强、改革创新,中国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一个占全球1/5人口的大国,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在经受疫情、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种种冲击和考验后,经济增速仍保持高速,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当西方国家发展模式陷入困境时,中国却加快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步伐。这条明显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也是令世人羡慕的。俄罗斯《晨报》网站文章指出:“‘中国梦’非常实际,就是要提高生活水平,巩固具有儒家思想的共产党国家和保障国际安全。简而言之,就是繁荣的经济加上高效率的国家。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中国梦可能比美国梦更适宜,它不张扬西方的个人主义,它推崇集体主义,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①参见宣讲家:《海外媒体眼中的“中国梦”》,http://www.71.cn/2013/0410/709259.shtml,2013-04-10。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梦是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反映。中国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坚持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辩证统一,倡导和谐文明、科学发展,是和平发展之梦,也是合作共赢之梦。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4]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为世界探索人类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这是中国梦议题应该导出的正确结论。

三、中国梦:凸显了价值引领的主导权

话语是思想的载体,话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思想所包含的价值观同一。中国梦无论是作为创新的话语,还是设置的议题,归根到底,都是要凸显价值引领的主导权,体现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1.掌握话语权,坚持“中国梦”的价值导向。中国梦的话语和议题,是在利益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复杂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导致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思想观念多样化、价值取向多样化,形成了价值主导、引领和整合的深刻的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促成了中国梦话语的应运而生。提出中国梦的话语和议题,就是要在利益、观念、价值日益分化的情势下,掌握价值导向的话语权,加强价值观念的主导、引领和整合,在多元化中突出主导,在多样性中实现统一,在多变性中把握方向,始终把握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中国梦的话语和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实现共同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国家、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利益,一句话,把个人梦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掌握中国梦的话语权,还要积极应对价值观的交锋。复杂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发展,使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交流、碰撞和交锋日益增多,需要运用中国梦蕴涵的实现共同理想、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多种社会思潮,凝聚价值共识、协调思想行为,推动社会发展。中国梦是中国提出的新话语、中国设置的新议题,是中国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战略设想,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它必须坚持的“中国心”。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梦”的质疑、诘难和提防,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龃龉。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坚守立场,积极应对,提高话语掌控能力和价值引导能力,在吸引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之时,坚持向世界传达真实、正确的中国梦,坚持中国梦的价值主导,始终在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和交锋中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2.增强话语权,夯实“中国梦”的价值之基。中国梦话语的本质是激励中国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的理想目标,要使中国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影响力,增强中国梦的话语权和吸引力,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价值基石,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和实现自身作为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地位。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4]。我国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不论是作为基础的资源条件方面,还是作为答卷的发展成就上,“总量优势”与“人均劣势”都同时并存。要弥合发展差距,实现中国梦想,就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既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更是中国梦的价值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只有汇聚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使全体人民将个人梦的实现过程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之中,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推动者和践行者,才能使中国梦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强大精神支柱,焕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持久的生命活力,创造人民与国家共同出彩的机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3-05-0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5]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6]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3,(9).

[7]吴旭.为世界打造“中国梦”——如何扭转中国的软实力逆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议题话语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