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农村饮水现状分析
2014-04-02石佳丽
石佳丽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安全饮水是当今世界最普遍关注的话题。农村饮用水不达标问题严重,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危害。自2000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承德市大力开展“小规模、大群体”的集雨、引泉、打井、扬水等水源工程建设,采取集中供水、县城自来水管网扩户供水、偏远山区单村供水等多种建设模式,科学合理布局饮水安全工程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91.15万人,新打饮水井5186眼,共投资8.63亿元,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力保障,让当地百姓切实受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 承德农村饮水现状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该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1%。除少水缺水外,受地质、地形等客观因素影响,农村饮用水还存在高氟、苦咸的水质问题。同时,随着矿产开采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部分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着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承德市农村饮用水主要以家庭式自备井形式开采饮用地下水,“十二五”以来,通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立了一批以村为单位的集中供水工程,这些供水工程对水只进行一些简单的消毒处理甚至有些未作任何处理。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山区农村以山泉水和集蓄雨水为饮用水源。
2.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2.1 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力度
面对全球性水资源紧缺问题,每个公民都有义务提高节水意识,以实际行动节约用水。对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讲,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水资源日益紧缺及水资源不可再生和提高节水意识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制定相应合理的农村饮用水水费标准,以价格杠杆促使农民提高节水意识很有必要。
2.2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水质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合理确定保护区,严格禁止破坏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和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建设。关闭小铁矿、小选金等污染企业,拒批废水排放量较大的建设项目。按照“谁受益、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河道清淤力度,清除河道淤积尾矿砂、生活垃圾等。同时,为确保减排工程实施,政府应适当给予补助资金。购置垃圾桶,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购置垃圾清运车,建立适宜规模的沼气池,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同时减少了雨水冲刷后垃圾脏水肆意横流而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现象,并防止了污水冲入河流对河水造成污染。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2.3 加大政府投入,修建新型饮水工程
各级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实施、整县乡推进”的要求,修建水质达标符合新型农村建设的饮水工程,为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质量饮用水。
2.4 建立专门部门对农村饮用水状况进行实时管理,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化验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及化验制度,及时掌控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以较大规模的供水站为基础,在各区域设立好监测点,为小型供水站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服务。强化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按规范要求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制定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2.5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
结合新型农村的建设规划,应建设几个不同类型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对示范地区的指导。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确定合理方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3. 结语
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强基础、惠民生的头等大事,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联村集中供水”的思路,不断加强农村供水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制定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与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制度,合理确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探索、创新理念和思路,特别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农业,促使农业强起来、农村富起来、农民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