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农业灌溉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4-12-25时建忠
时建忠
近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灌溉用水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参与唐山市农业灌溉情况的调查工作,(调查内容以研究农业灌溉用水、主要灌溉方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等为主),研究农业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灌溉发展的建议及今后一个阶段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 农业灌溉设施现状
2012年末,全市建有万亩以上灌区19处,其中大型灌区2处,中型灌溉17处;农用灌溉机井达到13万眼;控制有效灌溉面积728.3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05%,其中井灌溉面积599.59万亩,渠灌区面积129万亩。农田节水灌溉面积444.84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1.08%,其中喷灌面积41.19万亩,低压管灌面积 383.76万亩,渠道防渗面积6.26万亩,微灌面积7万亩,其他工程节水面积6.63万亩。
2. 农业灌溉调查过程和结果
唐山市水务局农水处会同各县区水务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此次农业灌溉调查工作:搜集整理2005~2012年历年农业灌溉资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井灌区、渠灌区灌溉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典型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核实。通过调查,得到以下结果。
一是有效灌溉面积呈下降趋势。由最多时的755万亩下降到2012年的728.39万亩,主要是城市、工业、交通等建设用地导致;农业节水灌溉面积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404.9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444.84万亩,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大力支持。
二是农业灌溉用水呈现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8.6亿m3下降到2012年的15.88亿m3,主要是农业节水灌溉面积逐年扩大,使得灌溉用水量逐年减少。
三是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0.59,提高到2012年的0.62。详见下表。严重,致使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发展缓慢,年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如喷灌工程由2005年的99.6万亩下降到2012年的41.19万亩。
四是灌溉工程管理不到位。首先,重建轻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权利和责任模糊不清,影响正常灌溉。其次,工程不适宜,使用率低。集中反映在洼地喷灌工程,由于设备操作较为复杂,个别村喷灌设备长年闲置,致使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情况表
3.调查分析
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加大。首先,持续干旱少雨造成灌溉水源不足。特别是地表水减少,致使水库蓄水量减少,全市19处大中型灌区,处于供水不足状态。其次,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大田蔬菜种植呈现较快发展趋势,造成农业灌溉供需矛盾不断加大。
二是农业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农业灌溉机井中有近1/3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成井,达到或接近报废年限,出现出水量减少、含沙量大等问题。渠灌区由于多年缺少必要的维修,致使渠道及建筑物砌体松动或坍塌,灌溉水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三是节水灌溉发展缓慢。1990年以来,唐山市农业节水灌溉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早期节水工程标准较低,加之管理不善,工程老化失修、报废现象喷灌面积大幅减少。最后,集体“大锅饭”管理,村集体出人出力浇地,使用者不注意按规章操作,人为损坏严重。
4.建议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多渠道筹措资金力度,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研究落实节水、抗旱设备的财政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二是加快灌溉工程建设。首先,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机井、泵站、蓄水工程的更新改造,保证农业灌溉水量。其次,加快节水工程建设,加快渠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完善输、配水建筑物的更新改造,对斗、农渠进行防渗处理,减少灌溉水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棚室滴灌、果树微灌、大田管灌等工程节水技术,搞好二次防渗配套,提高节水灌溉覆盖率。
三是积极推广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应用。建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灌溉计量设施的普及,逐步细化计量收费管理,通过计量收费,提高群众节水自觉性。同时,以县为单位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监测系统,加强农业用水监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科学管水用水机制。建立完善用水管理制度,推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用水管理模式。按照用途实行定额管理,推行科学计量、按量收费,改变灌溉设施有人用、无人管和大水漫灌的浇地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参与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行自主管理、科学用水、计量收费,确保灌溉工程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