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疗分析
2014-04-02赵仙玉
赵仙玉
(云南省澜沧县中医院,云南澜沧665600)
支气管哮喘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于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轻者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部分中、重度病人需住院治疗。由于哮喘长期反复急性发作,导致肺功能每况愈下,甚至威胁生命,由于其发作存在突然起病、迅速恶化、经适时处理又可迅速缓解的特点,给予早期干预可缩短发作时间,防止症状恶化和致死性哮喘发生。我院内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重症哮喘79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79例,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21~68岁;病程最短的7 d,最长的22 d,平均病程13 d;与感染有关的43例,与过敏有关的14例,与劳累有关的8例,与精神紧张有关的9例,无明显诱因的5例;其中,重症哮喘患者57例。
1.2 临床表现:常有上呼吸道症状,主诉有胸闷、咳嗽,痰多后期转为脓性,时痰中带血,可伴有胸骨后不适。病情严重患者呈现哮喘持续状态,临床表现为:患者不能平卧、心情焦躁、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讲话不连贯、呼吸>30次/min、胸廓饱满、运动幅度下降、出现“三凹征”、心率>120次/min,伴奇脉,PEF <100 L/min,PaO2<60 mm Hg、PaCO2>45 mm Hg、血pH下降。X线表现:肺过度充气、气胸或纵隔气肿;心电图:可呈肺性P波、电轴右偏、窦性心动过速;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呈现嗜睡或意识模糊、胸腹呈矛盾运动、哮鸣音逐渐消失。多数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是在几天内逐渐恶化,但也有少数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病情演变迅速,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危象。
1.3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中、重度哮喘的诊断标准[1]。病人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而且反复发作;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一般以上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
1.4 治疗方法:①吸氧,入院时先行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取坐位或半卧位,予鼻塞或面罩吸氧,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随时调节氧流量,一般鼻塞吸入时氧流量为2~4 L/min,面罩吸入为4~6 L/min,吸氧期间护理人员定时巡视病房,以保证氧疗安全、通畅、有效;②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具有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是茶碱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在24 h内未用过氨茶碱的72例患者,首剂给予0.25 g氨茶碱加生理盐水40 mL缓慢静注,然后以0.5 mg/(kg·h)静滴维持;7例在24 h内用过氨茶碱者采取首剂减半,然后给予维持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视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给予激素的种类及剂量,大部分病例常规应用地塞米松20 mg/d,2~3 d,3 d后开始减量,有8例在1周后减药,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甲基强的松龙20~40 mg/d替代并逐渐减量至8 mg/d时停药,继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③常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药物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并在局部发挥作用,具奏效较快,清醒者口服博利康尼2.5 mg,3次/d;④选用广谱抗菌素积极抗感染治疗、保护胃黏膜、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⑤积极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则严格控制外原性葡萄糖的摄入,同时药物降糖治疗;⑥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有气胸者予以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⑦8例有呼吸肌疲劳及意识障碍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
2 结果
临床控制:症状完全缓解,偶有轻度发作不需要用药可缓解;好转:哮喘症状较治疗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本组病例好转52例(65.82%),临床控制26例(32.91%)无效转院2例(2.53%)。平均住院16.5天,复发病例11例(13.92%),无1例病人死亡,亦无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有关。重症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病人死亡。其病因有感染、吸入变应原、食物、气候改变、精神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本组与感染有关的43例,与过敏有关的14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54.43%及17.72%。所以避免呼吸道感染及控制并避免接触各种变应原,职业致敏物是重要的预防哮喘发作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全球有增加的趋势,我国成人的发病率是1.5%,儿童是2%,我国有1500万哮喘患者,尽管哮喘是全球肺科医生研究最热门的课题,其中按GINA方案治疗的不到3%,有39%的患者全身用激素。现有的治疗方法虽然已有效地控制了大多数病人的症状,但对部分病人疗效欠佳,不能根治。所以对哮喘的防治任务十分迫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是达到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控制症状,预防哮喘发作,维持正常肺功能,保障正常活动的目的。药物治疗不但要个体化,而且应随时调整,合理用药。病情轻者,一般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药物治疗上应分别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和发作期的处理,认为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进行治疗是不够全面的,对于中,重度哮喘,仅靠规律地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甚至有害,必须联合应用抗炎药物,使其在积极抗炎的同时降低气道反应。另外对哮喘持续状态不能忽视,哮喘持续状态指的是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2 h以上。如果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或治疗措施不适当常有死亡的危险。所以根据病情在给予常规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针对诱发的因素、并发症或伴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如包括心律失常、颅内高压、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且对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考虑机械通气:①以前因哮喘严重发作而致呼吸停止曾气管插管者;②以往有哮喘持续状态史,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此次又再发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者。在临床工作中,对病人的情况一定做好记录或者采取记录病员日记,定期测量肺功能,监测气道反应性变化,坚持合理的系统防治,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反复发作常因防治不当所致,常导致难以逆转的肺功能损害,因此,在哮喘的防治工作中,务必作好宣教工作,控制环境促发因素,监测病情和系统的合理治疗。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 -138.
[2] 萧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