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2014-04-02贾丽丽王伟明
贾丽丽 王伟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粘膜肌层增厚等主要病理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改变,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本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嗳气、恶心,早饱,纳差,消瘦,乏力,内镜下表现为胃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粘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病理组织学检查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幽门腺萎缩是指幽门腺减少或由肠化腺体替代,胃底(体)腺萎缩是指胃底(体)腺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或腺体本身减少。WHO将CAG列为癌前疾病。本病确诊必须依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医学将其归属为“痞满”“胃脘痛”“嘈杂”等病症范畴。随着现代中医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近几年来历代医家研究萎缩性胃炎,概括如下。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CAG的发病与Hp感染、胆汁返流、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胃黏膜循环改变、血管活性因子、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1],中医学认为本病原因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嗜食肥甘厚味有关,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或由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日久,瘀血阻络,或由感受外邪,失治误治,邪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引发本病。此外,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中医方面将Hp作为广义的邪气来认识[2]。综上,CAG以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基本病机,而脾气虚弱、肝胃气滞、湿热蕴结、胃阴不足则为CAG最为常见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2 辩证分型施治
刘西峰[3]临床分为四型进行施治:脾胃虚寒型以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生黄芪、桂枝、白芍、甘草、云苓各15g,陈皮9g,半夏曲6g,大枣5枚,良姜、旋复花各6g);肝胃不和型以柴胡舒肝散加减(药用枳壳、旋复花、白术各9g,半夏曲、赤白芍、川连、香附各6g,丹参30g,当归15g,代赭石30g);脾胃湿热型用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加减(药用藿香、苏梗、半夏各9g,云苓、佩兰、葛根、白扁豆各12g,川连、甘草各6g,滑石20g,车前草10g);胃阴虚型用一贯煎加减(药用沙参、麦冬各6g,石斛9g,当归、香附、川楝子、香椽皮各12g)。李鸿燕[4]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所有病例分为脾胃热盛型,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均服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治愈42例,占48.84%;好转33例,占38.37%;无效11例,占2.79%脾胃热盛型总有效率95.00%,脾胃虚寒型总有效率81.25%,肝胃不和型总有效率88.24%。
3 分期论治
CAG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虚实夹杂,临床上有些学者主张分期论治。路志正[5]用分期治疗,他认为CAG初期以肝郁气滞及脾胃虚寒为多见,此期善用自拟的苏朴饮(苏梗、厚朴花、玫瑰花等)疏肝和胃,以小建中汤加味(加获等、炒谷麦芽、白檀香、蒲公英、绿萼梅等)温脾和胃。中期以脾虚湿热内蕴及胃阴不足者多见,用四逆散加味(加藿香、佩兰、黄芪、茯苓等)补脾化湿,以自拟石斛梅花汤(石斜、北沙参、乌梅、玫瑰花等)补阴和胃。末期则见气阴两伤及津枯血疲,因此用参荷二梅汤(西洋参、鲜石斛、白术、鸡内金、荷叶等)益气养阴;以失笑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加山药、半夏、莪术、竹茹、芦根)通络化瘀。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一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治疗,或是以中药治疗为主,加用西药辅助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刘浩端[6]报道在使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方案的同时加用中药胃炎方(蒲公英、香附、白芍、柴胡、熟大黄、白术),单独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作对照,结果发现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加用中药胃炎方治疗可以很好的治疗肠上皮化生。王洪斌等[7]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将65例确诊为CAG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用西药三联(果胶秘10Omg,Qd,共用4周,阿莫西林500mg,Bid,共用2周,呋喃哇酮0.1g,Tid,共用2周),和中药自拟萎复煎剂300ml,Bid,共服4周;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三联治疗,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93.3%;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语:综上所述,中医中药对CAG的治疗有着较明确的疗效,中医治疗CAG,多在从虚着手,补益脾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但是目前研究多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缺乏对机制的深入研究,且中医辩证缺乏一个统一的分型标准,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拓宽思路:(1)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并进行严格的随机双盲法对照,并保证临床研究设计的合理性、严密性;(2)加强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化学等学科方面的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CAG提供现代医学依据;(3)制定出客观、规范的符合CAG特点的中医辨证分型指标,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CAG的具体机制,发挥中医药优势。
[1]熊有明,邓碧珠,唐茂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华夏医学,2007,20(3):639-642.
[2]房静远,单兆伟,张梅涧.扶正祛邪法治疗Hp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与理论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23
[3]刘西峰.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陕西中医2004;25(1):.8
[4]李鸿燕.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76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73-674.
[5]杨丽芬.路志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2):56-58.
[6]刘浩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9):130-131.
[7]王洪斌,卫丽,管启军,王健瑜,赵娟,金宏伟,谭秋芳.中西医结合治疗CagA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仁[J].医药导报,2003,22(11):7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