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诗歌隐喻哲学

2014-04-02柯贤兵

关键词:字面言语隐喻

杨 红,柯贤兵

(1.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2.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一、言语行为理论(SAT)的哲学渊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转向,使语言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语言意义成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西方哲学研究经历两次语言转向之后,其核心研究课题从本体论、认识论转到了近代语言论。此外,人们从关注语音、音位、语法等传统语言学理论,转向了语言使用的动态研究。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被认为是这一时期不可逾越的巅峰,他提出了“语言游戏观”,从而使语言哲学的焦点转换为对日常语言的研究。从语言的存在方式上来说,为语言哲学和语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语言转向使得西方哲学家出现分歧,先后形成两个派别,即逻辑实证主义学派(Logical Positivism)和日常语言学派(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两个派别都认为哲学家对于语言的正确分析是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哲学研究的实质问题是语言。英国牛津学派的分析哲学家John Langshaw Austin属于日常语言学派,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如何以言行事)系列讲座中,提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行为是语言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甚至是惟一的研究对象。因为,言语行为是意义的基本单位,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体现在人类的大量言语活动中[1]。Austin的语言哲学观认为,说话就是做事,言语就是行为,人类的言语行为可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以及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语+行为”成为Austin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学家侧重从语言到行为的研究,而哲学家注重从行为到语言的研究[2]。

一个言语行为被抽象为三个行为,换而言之,人在发出一个话语的同时执行了三个行为。言内行为就是言语的字面意义,又称以言指事;言外行为是指言外之意,又称以言行事;言后行为是指言语产生的效果,又称以言取效。这是Austin经典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该理论是语言界的一场革命,直接导致了语用学的产生,是语用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模式,也是语用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言语行为理论源于哲学,是哲学家对语言意义的研究。然而,由于缺乏施事行为分类的标准,引起许多学者的批评,其中话语分析学者Van Dijk认为,Austin对言语行为的初始研究,偏重句子,把重心放在孤立的言语行为上[3]。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也认为,Austin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有不足之处,并存在着言语行为的孤立性和片面性等问题。

二、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说略

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转向和言语行为的语言革命背景下,以及学者对Austin经典言语行为理论的批评声中,美国语言哲学家John Rogers Searle针对Austin言语行为的孤立性和片面性以及局限性的问题,做出了修改和发展,于1975年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Searle认为要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察。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就是语句意义的研究[1]。此外,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人类所表达的任何语言都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言语不仅仅用来交流和表达情感,它是一种行为,是通过一种言语行为从而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是通过言语的字面意义,从而表达弦外之音,即言外之力。字面之意是指言内行为,言外之力就是指言外行为,即言外之意。因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对语用学和语言哲学的重大贡献。

例1. 法律是把尺子。

字面之意:“法律就是一把尺子”。但该句子是一个隐喻,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是:以法律身份的“尺子”叙事,即法律是隐喻的本体,尺子是喻体,尺子映射了标准和规范。诸如法院的判决、行政机关制定的规则和政策、公民的行为准则,都必须以法律为“尺子”,用来衡量法院判决、规则、行为准则的合法性。

例2. 今天真热。

该句话的字面之意和言外之力是什么?其间接言语行为如何理解?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必须从句子的字面之意去推导出言外之力。那么说话人是如何通过字面意义类推出间接的言外之力的呢?这取决于双方共有的背景信息(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听话人的分析推理能力,另外还要借助于Grice H.P.的合作原则和Leech G.N.礼貌原则进行解释。

字面意义是陈述天气很热,但它实际上可根据上述推理原则有多种解释和间接的言外之意,如暗示听话人开门窗或开空调,暗示听话人去游泳,暗示听话人今天太热不出门,或暗示听话人买消暑食品等[4]。

例3. 在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里,中尉向少校推荐一部关于宗教的书。

“是部很有价值的书,”……“我给你找一部来”,中尉说。

“有思想的人都是无神论者”,少校说[5]。

此例明显看出少校用“无神论”的理由来婉言拒绝中慰的建议。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完成另外一种言外行为的情况,也就是说,交际者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而是凭借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表达用意,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6]。

例4. A问:Where is the fish? B答:Well, the cat looks very happy.

此例似乎答非所问,字面意义是说“小猫看起来很高兴”,虽然B没有直接回答A的问题,但其言外之意却是明显的,即The cat ate and enjoyed the fish.(弦外之音是表达小猫吃了那条鱼,看起来很开心)。

Searle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说话人通过字面意义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有利于说话人间接的阐述、指令、承诺、表达、宣告等某种心理状态、内心体验和感悟以及欣赏。

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诗歌隐喻哲学研究

文献表明,国内外对诗歌隐喻的研究比较多,但没有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研究诗歌隐喻的学术论文。现有的诗歌隐喻研究,主要侧重于几个领域,如诗歌隐喻的中西对比、翻译、功能、类型、特点、认知、模式、语境、关联理论、诗歌通感与概念隐喻、哲学特征、阐释、意向图式、意象、系统、以及后现代诗歌研究。

与上述研究成果不同的是,本文从间接言语行为的视角,研究诗歌隐喻哲学。为什么要研究言语行为?用间接言语行为来分析语言和分析诗歌,是因为人类所有的语言交流都牵涉到言语行为[7],是因为诗歌是语言的原始形式,原始的语言是隐喻。隐喻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身于自然为基础的。它产生人与万物间的移位变形,幻生互化。诗歌是语言的隐喻形式[8]9。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研究诗歌隐喻哲学也是语言哲学的一部分,也是语用学的创新研究和探索。

(一)虚实对应的诗歌隐喻哲学

在中西方的诗歌里,出现大量的实体与虚幻对应的隐喻哲学作品。

例5. 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9].

这是Blake William的《天真的预言》,作者运用了寓意深刻的隐喻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生存哲学思想。用徐志摩的翻译版本最有诗歌隐喻的韵味: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

刹那成永恒[10]。

徐志摩的翻译非常绝妙。与原诗契合,纯真四溢的浪漫,脱俗,又禅机清流,东方神秘味道飘然欲出。从这首诗字面意义能看出来,回归“天真”、热情的尝试,诗人充满了超人的想象力和预见力。从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该诗歌采用了虚、实对应的隐喻方式,间接地反映了生命与世界的关系不过如此,即从一粒沙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从一朵华中可以知足而幸福,得升天堂。

表1 实体与虚幻对应

通过一虚一实、沙粒和花草等细微事物的描述,诗歌隐喻的间接言外行为即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传递着一种精神世界追求的哲学含意,反映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繁华落尽,梦入禅声。心若无欲,便可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空如花草。须弥世界,藏于芥子。灵台寸心,弹指百年。一粒沙再小,也有自己的一个世界。反过来,一个世界再大,也可能不过就是某个微小东西的世界,比如人之寸心,可以包罗宇宙万象。反之,地球虽大,原不过是广袤宇宙的一沙粒而已[11]。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此诗,使得诗歌中的隐喻哲学含意美如甘饴,跃然纸上,世人读之而乐乎。

(二)认识论与本体论转换的诗歌隐喻哲学

诗歌隐喻作品里,出现认识论与本体论哲学思想相互转换的情形。

例6. 银白色礼物的诗

我知道这全部都不算什么,

我所讲的语言连字母也没有。

因为即使太阳和海浪也只是一种拼音的笔迹,

它只有在流放和忧愁的时候才能辨识[12]。

这是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银白色礼物的诗》。诗歌的言内行为即字面意义似乎不合乎逻辑,甚至字面意义自相矛盾,比如第二句“我所讲的语言连字母也没有”,既然是讲出来的“语言”,怎么会没有“字母”?讲英语语言,一定有英语ABC等26个字母,如果讲中文,一定有BPMF等汉语拼音字母。更让读者怦然心动和不可理喻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因为即使太阳和海浪也只是一种拼音的笔迹,它只有在流放和忧愁的时候才能辨识”,但是,不难发现,当诗人将太阳和海浪隐喻为拼音的笔迹,赋予人类间接言语行为的情感“流放、忧愁、辨识”的时候,却让读者读之而快哉,回味无穷,这就是诗歌隐喻的唯美。

表2 《银白色礼物的诗》认识与本体转换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这就是说,某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包含着诗歌。包藏唯美和无名的真实。不难发现,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就是隐喻。在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探索中,诗仅仅呼唤这个最基本的真理。隐喻和诗歌隐喻思维,是人类古老生活——宗教、仪式、巫术、习俗、信仰的基础。诗歌与哲学、宗教与科学,从一端交汇于语言(事物的象征与隐喻,宇宙符号与原型),从另一端共通于人的宇宙意识。它们经由各不相同的隐喻符号或象征体系来解读和建立世界的方式[8]。

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视角来看,诗歌中的“我”是指谁?不是字面之意的“我”,而是指人类。那么人类是叙事主体吗?不是,是世界,是大自然,那白炽灼热的太阳和银白绵长的海浪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人类要知道自身的不足,克制自己的贪欲,否则,本性的膨胀终将导致人性的丧失。

这首诗歌是对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的一个基本表述,因而,诗就是一种包罗一切的哲学。诗把哲学中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变成了原始的体验。诗化解了哲学问题而保留了“思” 的启示。语言完成了一个从笛卡尔式的“我思”到浪漫式的“我感”的转换,理性的认识论被转换成想象的本体论[8]。

(三)主体与喻体相似性的诗歌隐喻哲学

语言的本质和起源是隐喻的。隐喻的主体和喻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例7. Sonnet

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 or few, 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

Bare ruine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treet birds sang.

In me thou seest the twilight of such day,

As after sunset fadeth in the west,

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ay,

Death’s second self,

That seals up all in the rest.

In me those seest the glowing of such fire,

That on the ashes of his youth doth lie,

As the deathbed where on it must expire,

Consumed with that which it was nourished by[13].

三个段落里的隐喻主体与喻源相似,故而出现将每个段落隐喻为一句话。第一个段落的诗歌隐喻概括起来一句话,即“Lifetime is a year”。段落里的“me”,其字面意义是诗人“我”,诗歌是一种言语行为,其间接言外之意表达的是指“人类”。诗歌中的“yellow leave”言外行为是指秋天,即老年;“cold”是表达冬天,即死亡;“birds”映射春天,即生机和希望;“choir”的喻体是夏天。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来分析,人生好比一年,必不一帆风顺,要经历四季,人生不可避免地经历希望的春天、炙热的夏天、收获的金秋以及凋零落寞的寒冬,四季与人类的生命季节相比较有一定的相似性。人类要调整心态,敢于面对一年四季的苦难与荣耀。

第二个段落总结为一个句子,即“Lifetime is a day”。段落里的“twilight”、“sunset”、“black night”、“death”映射的隐喻喻体都是死亡。诗歌隐喻哲学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是“如何对待人生只有一天”,人生苦短,笑对人生每一天,把每一天当作是生命的终结。面对死亡,坦然待之。面对不如意,权当上帝的放假。只有以平常的心态,淡然面对每一天,这才是洒脱、自信的最高人生境界。第三个段落更为精彩,四句话浓缩为一句的诗歌隐喻哲学,即“Lifetime is a fire”。段落里的“fire”、“glowing”、“ashes”、“deathbed”,所指的间接言外行为喻体如图所示。

图1 主体与喻体相似

上述诗歌是Shakespear的《十四行诗》,他运用了寓意深刻的诗歌隐喻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即人生如一年;人生如一天;人生如炉火。

表3 人生哲学

莎士比亚的诗歌让我们参悟人生、把握处事的心态,思索究竟该如何对待“人生只有一年”、“人生只有一天”、“人生只有炉火生命的短暂”。在此引用百岁老人杨绛女士的一段话来概括此诗,即“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终将失去的,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选择的路,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14]。

(四)平衡与矛盾并存的诗歌隐喻哲学

例8. 坛经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15]。

这是南北朝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举办坛经选拔衣钵继承人时,其中的两个弟子所写的诗歌,大弟子神秀是公认的第六代禅宗衣钵继承人,另一个是微不足道的厨房火头僧慧能。神秀所写“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表达的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反映了小乘佛教的思想境界。而这种思想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诗歌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神秀没有顿悟,因此,弘忍大师看后不做任何的评价。

而厨房里的火头僧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指世界本来就是空的,世间万物皆从心而过,心若本是空的,就无谓外界困惑与诱惑,完全彰显了禅宗的顿悟的理念和大乘佛教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弘忍读后,认为慧能是一个大智慧的人,向他讲解《金刚经》佛教经典,传了衣钵给他。在弘忍大师的建议下,慧能逃往南方,数年后,创立了禅宗的南宗。之后神秀创立了禅宗的北宗。神秀和慧能的两首诗歌都是隐喻,反映了一种宗教的生存哲学。佛祖当年是在菩提树下顿悟修成正果,因此,佛教便把菩提树当作修行得正果的一种象征和比喻。明镜台比喻人类的心,像明镜一样,反观自照。平衡的诗歌隐喻哲学体现在神秀的诗里。

表4 平衡对应

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来看,神秀的诗歌隐喻表达了小乘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其言外之意喻指身心的修炼。用菩提树比喻身体,其言外之意是表达人类要像菩提树一样,树干笔直端正,像树一样不停止生长,要不断修炼精进。心灵好比明镜,镜子粘尘即污,其言外之意就是人类要经常擦洗清理心灵,不断修身,保持本性和平和的心态处事,即后两句言外之意是指修炼的结果,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矛盾的诗歌隐喻哲学反映在慧能的诗里。

表5 矛盾对应

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来看,慧能的诗歌隐喻体现了大乘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其言外之意喻指不为外相所动,世间万物全在于心态、在于一颗心的淡然和从容,在于本质、在于顿悟,即使明镜蒙尘,而心灵依旧明亮。慧能的诗歌似乎矛盾,却寓意深刻,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慧能诗歌的矛盾及其言外的宗教哲学思想。例如“菩提本无树”,否定了唯物的和实际存在的菩提树。“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成为禅宗的经典之语,其禅语深意如同禅宗六祖慧能所说:不是帆动,也不是风动,而是言者心在动,也就是心外无物[16]。

(五)非对称式隐喻群的诗歌隐喻哲学

隐喻学的研究中,传统隐喻理论一般涉及到三个,即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现代创新的隐喻理论主要是布莱克理论、里科尔理论以及郝斯曼理论。布莱克对传统隐喻理论——替代理论和比较理论展开评论,认为这两个理论空洞。他提出了自己的模式,包括隐喻成分、隐喻神秘性、相似点的创建、隐喻陈述以及隐喻思维模式。里科尔提出分裂指称观点、解释了隐喻的张力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我们接触和描写的不一样,提出了隐喻作用的独特想法和观点。郝斯曼的创新理论提出了隐喻所指的独特性、外部语言概念以及隐喻的个体性等观点[17]。无论传统的隐喻理论,还是创新的隐喻理论,都在强调隐喻的个体发生学或隐喻个体的对称性,如A是B(约翰是老虎)。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和在诗歌中,出现大量的隐喻群非对称并列现象,并且能够表达寓意深刻的诗歌隐喻哲学思想。

例9.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18]。

这首诗歌的意思:眼前是枯干的藤萝、凹凸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窄窄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散落的几户人家、古道、冷飕飕的西风以及一匹瘦马的景象。夕阳西下时分,不由得让漂泊天涯的游子愁断寸肠的苍凉之意。诗歌中的隐喻明显不对称,隐喻的主体是庞大的隐喻群,喻体目标域只有一个,是反映(asymmetric)非对称式隐喻群的诗歌隐喻哲学。

表6 非对称式隐喻群

《周易﹒系辞传》主张,“圣人立象以尽意。以象立意”[19]。以象为物质承载内涵丰富的主观意识。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来看,《天净沙·秋思》的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所反映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其“意和象”的思想哲学,淋漓尽致地泼墨于宣纸上。《天净沙·秋思》既有“象”的外在表现,又有“意”的内在情韵。象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第一性的,客观的。象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与事;意是意识范畴,是第二性的,是主观的。意则包括人类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认识。此诗的隐喻很好地反映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对立统一[20,21]。

表6中的11个并列的隐喻群主体,映射出一个目标义域的喻体,构成一种非对称式隐喻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都是“象”,之所以能并列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间接传达了一种萧条悲凉的“意”,映射出与游子相似的孤独心境。诗歌里的“象和意”,勾勒出一幅富有想象力的意境,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一个个具体的意象,有机组合产生了一个生动画面和凄美的艺术效果,是反映诗性隐喻的“意+象”对立统一思想哲学的一首唯美诗歌。

四、结语

通过上述的研究,发现中西方的诗歌里存在着许多实体与虚幻对应、认识论与本体论转换、本体与喻体相似、非对称式隐喻群以及平衡与矛盾并存的隐喻哲学。隐喻渗透在不同风格的诗歌里,体现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宗教思想哲学、生存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隐喻哲学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诗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隐喻语言,隐喻使诗歌充满了朝气和灵动之美。诗歌隐喻哲学,是语言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诗歌隐喻的目标义域结构不同,其寓意需要借助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剖析,从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视角,通过字面意义去类推和挖掘出诗歌隐喻义域结构之间所蕴含的言外哲学思想内涵。因而,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研究诗歌隐喻哲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一种学术探索和创新。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诗歌隐喻哲学,进一步挖掘和欣赏中西方诗歌的唯美及其深邃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何莲珍.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6(4):111-113.

[2]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26.

[3]VAN Dijk,TEUN A.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1997:68.

[4]刘君红,范杏丽.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说略[J].外语教育,2003(1):40.

[5]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6.

[6]贾敏.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J].海外英语,2011(10):328.

[7]段开成.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29.

[8]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9]WILLIAM Blake. Poems of William Blake[M]. New York: Boni and Liveright, 1920:45.

[10]徐志摩.徐志摩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社,1999:206-207.

[11]李玲.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J].外国语文,2010(5):92-93.

[12]徐梵澄. 外国语五十奥义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1.

[13]LAKOFF George. 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62.

[14]杨绛.一百岁感言[N].新闻晨报,2014-01-06(3).

[15]慧能.坛经校释[M].郭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12-16.

[16]倾城.菩提本无树[EB/OL].[2012-02-04].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4104122t20140924_66283.htm.

[17]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

[18]吕震邦.诗词名篇今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30.

[19]金景芳.周易·系辞传[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62.

[20]范方俊.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及诗学话语转型[J].江淮论坛,2013(2):165.

[21]浅析中国古典诗词意向的两个基本要素:象和意——思想哲学[EB/OL].[2013-03-18]. http:∥www.doc88.com/p091390955068t20140924_59662.htm.

猜你喜欢

字面言语隐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