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业革命与长三角经济结构转型研究

2014-04-02陈洪涛陈良华

关键词:工业革命长三角经济

陈洪涛,陈良华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在欧美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下,以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融合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已经初现端倪,将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产业版图产生重大影响。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6个经济发达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被称为“全球六个超大城市群之一”和“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长三角地区正面临突破增长基数效应、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迎接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工业革命成因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继18世纪60年代的蒸汽技术革命和19世纪70年代的电气技术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将又一次迎来重大科技跨越和深刻社会变革:新工业革命是以3D打印为核心的一场科学技术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此次工业革命涉及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互联网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多个领域,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大变革,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使人类生活和现代化境界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早在20世纪中后期,国外就有学者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新一轮工业革命、新科技革命等概念。1982年的《外国经济参考资料》通过摘译《时代》杂志上“电子计算机辅助制造”相关理论,首先将“新工业革命”的有关概念引入我国。当前,随着欧美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扩散以及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新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外有关“新工业革命”的理论解释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以Jeremy Rifkin为主要代表,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新工业革命包括“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出现以及两者的相互融合”这三方面要素,具体而言新工业革命是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网络等交互融合构成的先进制造时代[1]。二是以Paul Markillie为主要代表,他在《经济学家》杂志中将新工业革命解读为数字化革命。这一轮数字化变革强调制造方式的革新,突出3D打印机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方面的作用,强调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在生产过程的应用,由此颠覆人类传统生活方式[2]。笔者认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它通过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重大创新和交互发展,推动组织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进而孕育一批新兴产业。

新一轮工业革命可能导致制造生产模式、产业组织业态、制造格局和国际分工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也给中国提供了转型发展契机。具体而言,新工业革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新工业革命将推动制造生产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强调通过标准化产品配件,细分生产作业流程,追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以获取规模效益,这种生产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个性需求。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将不占优势,而“依托信息技术的智能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将异军突起,这使得新生产方式将呈现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新的生产过程将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3D打印)、智能软件、辅助设计等数字化手段,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快速调试和生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从而适应顾客的个性化要求。

第二,新工业革命将促进产业组织形态的重构。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基于工厂范围的集中型制造方式,组织形态表现为众多规模庞大的生产型企业和厂房,具有实体性、集团性和垄断性的特征。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的深度应用,大量小微企业构成的智能网络组织将无限细分传统产业链,使得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都可以参与到生产过程,从而减少企业内部的组织层级,更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因此,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将呈现网络化、小微化、扁平化、细分化的特征。

第三,新工业革命将引发全球制造格局的调整,重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新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的逐渐普及,未来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采用更灵活的生产流程制造出更具有个性化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中国家以低要素成本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比较优势将被逐渐削弱,发达国家由于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金融服务等方面占有的领先地位,使得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优势更加突出。

第四,新工业革命将加速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欧美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大规模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使得制造业在欧美国家经济比重持续下降,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比重快速上升[3]。20世纪末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弊端,因此欧美国家重新审视“去工业化”战略,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流”战略,如《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欧洲经济复苏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等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有助于在强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欧美制造业重振设想,这将进一步加速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工业革命将重塑世界经济版图和产业格局,引发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而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最具有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外向型程度很高,未来受新工业革命的冲击可能性更大。笔者认为,在这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

(一)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加速削弱的挑战

1.刘易斯拐点逐步形成 刘易斯拐点反映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具体来说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过程[4]。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长三角地区0~14岁人口比重由2000年18.20%下降到12.43%,15~59岁人口的比重由68.98%上升到72.45%,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12.81%上升到15.12%,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化程度不断上升。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长三角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 36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12%,高出联合国老龄化社会通用标准5.12%。与2000年相比,老龄人口增加了625万人,比重上升了2.31%。老年抚养比由2000年的18.58%上升到20.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5%。长三角地区刘易斯拐点的形成,标志着长三角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不再存在,长三角地区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亡。

表1 长三角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单位:人,%

2.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一项调查表明,以往中国制造业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步失去。2005年,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22%,2010年上升到31%[5]。2010年,中国大陆工厂工人的时薪是8.62美元,美国南部工人的时薪为21.21美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大陆工厂工人的时薪将上涨到15.03美元,而美国南部工人的时薪为24.81美元。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现象在长三角地区尤为明显。2000—2011年,长三角地区平均工资由12 711元上升到52 797元,上涨了4倍多,年平均涨幅为12.63%。从全员劳动生产率来看,2000—2011年,长三角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从33 443元/人上升到129 774元/人,年平均涨幅却只有9.96%。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比较平均工资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数更有意义。长三角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要高出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涨幅2.67个百分点,在工资上涨过快和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的双重压力下,长三角地区低要素供给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表2 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情况 单位:元,元/人

3.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 从环比数据来看,2000—2012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持续上涨,2012年原材料购进价格比2000年上涨了67.0%,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仅上涨了32.6%,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同期的物价上涨幅度。从定基数据来看,2000—2012年的13年间,除了2001、2002、2009和2012年受到全国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度略有下降,其余的9个年度内原材料购进价格都比上年度增加。其中,2004年、2008年和2010年增幅较大,分别比上一年度上涨了15.4%、12.0%和12.0%。随着长三角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材料需求不断扩大,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必然对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和出口竞争力构成较大的压力。

表3 长三角地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对比表

(二)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挑战

1.能源自给率较低 长三角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是能源资源十分匮乏,该地区消费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大部分都依赖于地区外调入或国外进口,能源对地区外的依存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12年为例,上海市能源自给率仅为0.58%,江苏省能源自给率为9.54%,浙江省能源自给率为9.46%,长三角地区能源自给率为7.77%。从历史数据来看,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的持续攀升,造成能源自给率不断下滑的发展趋势。2005—2012年,上海能源自给率从1.54%下降到0.58%,江苏从13.21%下降到9.54%,浙江从10.58%下降到9.46%,长三角地区从10.58%下降到9.46%。因此,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能源高度外部依赖性的特征,对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构成不可逾越的外部制约。

表4 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生产、消费和自给率情况 单位:万吨标准煤,%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尽管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石油、电力和其他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长三角地区化石能源消费仍然是主体,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超过50%,而风能、太阳能、水电、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还是不高。由于煤炭是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最高的燃料品种,据测算,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2.62吨二氧化碳,是使用石油二氧化碳排放的1.3倍,使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的1.7倍,而使用水电、风电、核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则更少,甚至达到零排放。因此,长三角地区应该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提高水电、风电和可再生能源等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3.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十一五”末期,上海、江苏和浙江单位GDP能耗分别为0.889吨标准煤/万元,0.920吨标准煤/万元和0.897吨标准煤/万元,比“十一五”初期分别下降了20.00%,20.45%和20.01%。虽然前一阶段长三角地区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能源强度基数较高,长三角地区的单位GDP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2012年为例,长三角地区每消耗1吨标准煤仅能创造16 600元人民币的GDP,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为25 000元GDP,美国为31 000元,日本为50 000元,相同的经济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日本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3.0倍和1.5倍。这说明长三角地区未来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十分艰巨,需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和节能方式的改变,促进地区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的合理化。

(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1.科技创新能力亟需突破 一个地区或者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态势,科技创新能力必不可少。近些年,长三角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遥遥领先。截止2012年,上海、江苏和浙江R&D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7%、2.38%和2.08%。虽然长三角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已经接近(上海已超过)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但是长三角地区存在着创新投入结构性失衡、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匮乏等问题。据统计,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参与创新活动的企业占企业总数量的比重约在50%左右,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约为30%,而目前长三角地区该指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2年,上海、江苏和浙江规模以上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5.98%,24.28%和26.27%。这表明,R&D经费投入占比虽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科研创新经费投入的覆盖面并不广,侧重于部分大中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强。

2.高级技术人才储备不足 科技人才是新工业革命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的首要因素,高级技术人才缺乏也是影响新工业革命发挥作用的最大挑战。随着产业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对技术工种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长三角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出现高级技工荒的现象。据统计,2005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120万家企业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缺口高达68%。江苏的高级技工比例虽然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也只有8%,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40%。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对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将更高,这一缺口预计还会进一步扩大。以大数据行业为例,据麦肯锡调查,至2018年美国市场将出现近20万大数据深度分析的专业人才、150万能够进行数据解析的职业经理人职位缺口。

3.产业跨界融合程度不足 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是新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之一,两化融合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根据《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2年长三角地区两化融合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江苏、上海和浙江评估总指数分别为87.26,86.28和78.69,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五位。虽然总体上,两化融合程度在全国位居领先水平,但从各个分类指标来看,区内发展程度并不均衡。从两化融合的基础环境指数看,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84.79,82.73和79.05,位居全国第一、第四和第六位;从两化融合的工业应用指数看,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75.86,71.91和68.27,位居全国第一、第四和第九位;从两化融合的应用效益指数看,江苏、上海和浙江分别为122.49,108.61和99.18,位居全国第二、第三和第五位。此外,长三角地区两化融合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内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还停留在硬件指标的达标率,比如固定宽带普及率、带宽端口平均速率、企业装备数控化率,等等,而对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变革性的应用理解还不够深刻,工业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局部探索为主的阶段,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迎来的新机遇

(一)长三角地区应对新工业革命具备的现实基础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长三角的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自然禀赋优良,体制比较完备,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丰富,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定位。这些都为长三角积极应对新工业革命浪潮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一是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从经济规模来看,2012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的GDP分别为20 182亿元、54 058亿元和34 665亿元,长三角地区GDP高达108 905亿元,占全国GDP的21%,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4%。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2008—2012年,长三角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9%,相当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4.18倍。

二是工业基础实力雄厚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居全国七个主要经济区域之首。根据测算,早在2005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指数已达到85分,比全国工业化平均指数分值高出35%,是全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比环渤海地区领先5年以上,比中部六省至少领先10年。近些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9 822亿元提高到2012年46 344亿元;2012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6%。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工业经济总量一直在全国各省市名列前茅,2012年工业产值占全国的近1/4。

三是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户均拥有资产由2005年的7 105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18 601万元,增长了2.62倍;户均创造主营业务收入由8 154万元增加至22 910万元,增长了2.81倍;户均实现利税由676万元增加至2 287万元,增长了3.38倍。2012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达171 366亿元,约占全国的1/4,实现利润12 517亿元,占全国的20.2%。截止2012年底,浙江、江苏和上海A股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34、222和195家,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长三角地区R&D经费支出2 6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R&D活动人员数量达到182.65万人,每万人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191人。长三角地区科技发明成果一直十分突出。2012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达到8.27万件、47.26万件和24.94万件,长三角地区累计80.47万件,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42.08%;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专利授权数量分别达到5.15万件、26.99万件和18.85万件,长三角地区累计50.99万件,占全国专利授权总量的43.83%。2012年,江苏、浙江和上海新产品项目数位列全国第一、第三和第四,长三角地区新产品项目数达到11.29万项,占全国的34.9%。

五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静态指标来看,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8∶48.0∶47.2,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10.1∶45.3∶44.6。从动态指标来看,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05—2012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由40.3%上升到47.2%,而第一产业比重由6.0%下降到4.8%。从地区结构来看,上海引领全国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的调整,提出了重点发展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的四个中心建设,2012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6∶39.0∶60.4,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第三产业投资和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利用外资占比超过了80%。此外,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新工业革命给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浪潮,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机会均等。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工业革命为长三角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提供新动力 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由于增长基数效应、资源环境约束和创新能力累减等多方面影响,经济增长成本将不断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逐步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上海、江苏和浙江工业增加值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2%、44.2%和44.2%,长三角地区整体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2.7%,这一水平已超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比如同期美国为29.3%、德国为39.1%、日本为38.8%。此外,2012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3 668美元、10 942美元和10 146美元,都突破了国际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标准(10 000美元)。但是,从经济增长的速度指标看,近年长三角地区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1.1%、12.5%和14.8%,此后“十一五”和“十二五”开局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震荡下行趋势,2012年增速已经分别下降到7.5%、10.1%和8%。由此可见,当前长三角地区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方式。新工业革命将推动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大变革,长三角地区如果能抓住历史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将实现地区经济的再次腾飞。

二是新工业革命为长三角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提供新渠道 当前,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长三角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随着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各类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和信息服务的逐步普及,数据增值服务、虚拟制造、物联网、节能环保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化石能源经济将逐步进入“后化石能源时代”,计算机将逐步进入“后PC时代”,互联网将逐步进入“后IP时代”,这些将诞生一批新兴资源节约型产业代替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推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比如,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安全等一系列围绕大数据的产业链,这种以信息手段的增长将不受资源环境约束,可能成为未来资源稀缺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3月,美国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把大数据称为“未来的新石油”。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报告,到2018年,全球大数据所形成的商业市场规模达460亿美元。长三角地区是海量数据的信息枢纽,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人才储备。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增长将不再简单依赖传统石化能源或者土地资源消耗,大数据产业将为长三角绕过传统能源和环境的束缚,实现资源节约式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三是新工业革命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开辟新通道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一直是制约长三角地区协调增长的重要瓶颈。以江苏为例,虽然江苏提出了苏北振兴战略、沿海地区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6],苏南、苏中和苏北区域经济不均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据统计,苏南经济总量占到全省60%,人均GDP是苏北的2.5倍,苏中的1.6倍,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高于苏中和苏北[7]。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将不断涌现,其中的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等都可以快速从创新发源地传播到所有国家或地区,所有地区都会迎来均等应用创新的发展机会。虽然苏中和苏北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若能抓住均等共享新工业革命成果的契机,将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新工业革命为长三角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新可能 新工业革命驱动创新经济的发展,将催生许多新兴产业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指出,一方面新工业革命是大工业革命的最后篇章,40年的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无数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8]。在对新经济形态的可再生能源转化、分布式生产、存储、信息化分配和零排放交通方式五个支柱设施建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动力和行业专家,长三角地区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实现高效对接,这为长三角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指出,新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工程的结束将标志着过去以创业、勤劳和大量使用劳动力为特征的200年商业传奇故事的终结;同时,它意味着以合作、行业专家和社会网络、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的开始[1]。这将对长三角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智力资本提出更高要求,低技能的生产型工人对产业贡献将逐步下降,这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工人的知识结构,提高地区高技术人员比例。

四、政策建议

长三角地区既要紧跟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也要结合地区现阶段转型升级的要求。通过20~30年的努力,将长三角地区发展成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推动产业转型:

首先,优化产业布局 近些年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巩固提升传统产业4个产业目标。长三角应结合地区产业特点,构建一个适应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的产业体系。(1)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发展智能制造业。围绕“大规模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引入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制造特征,推动传统制造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精密仪器、智能仪表、高端机床、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在传统制造工艺的广泛应用。(2)重视传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选择性发展智能制造业、数字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以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为方向,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服务环节延伸。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区的辐射作用,促进长三角金融服务、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工程咨询、广告会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服务业配套制造业的良性互动。

第二,鼓励技术创新 工业革命由技术革命引发并与其相伴而生,科技创新是历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长三角未来应结合地区特点,围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领域,选择性实现技术突破。(1)引进吸收国际上新工业革命相关的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学习推动本轮工业革命进程的最先进的创新成果,因地制宜加以引进吸收。共建跨区域合作载体,形成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链。(2)扶持鼓励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围绕新工业革命的核心领域,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需求重点,加大力度开展民用大飞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3)推动制造业与信息产业交叉领域的创新技术应用,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构建,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长三角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第三,调整企业组织 历次工业革命一方面会带来生产技术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推动生产过程组织模式的调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分散的家庭手工作坊被纵向一体化的工厂取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又取代了传统的工厂制生产模式。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应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组织模式网络化、小微化、细分化的趋势特征,推动其组织模式和制造方式的创新调整,增强其对新形势下全球产业链和制造新格局的适应能力。(1)创新调整大型企业的生产模式。根据企业自身比较优势、产业链结构、价值链构成等多方面因素,将原大型集团公司内部产业链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剥离和细分,深化对核心业务各环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向扁平化和网络化发展。(2)扶持培育“小微型跨国公司”。重点培育一批行业示范性较强、市场潜力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小微型企业,支持跨国高科技小微型企业在长三角的创立和发展。(3)探索长三角地区企业发展的新组织模式。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互联网协同生产、虚拟网络销售等新型组织模式在相关产业的深入应用。

第四,建设人才队伍 新工业革命是技术的比拼,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长三角应加快培养顺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构筑东部沿海人才高地。(1)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行业领军人才。(2)完善科技人才教育体系。新工业革命将需要大批科技人才,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长三角应该充分发挥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产业需求扩大相关科技人才培养规模,特别是要造就一批既懂经营又懂技术的交叉型创新人才。(3)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同时又谙熟本土国情的商业精英。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顺应产业变革的必要条件,长三角经济结构转型应该关注新业态和新产业的政策需求,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政策制度。(1)建立顺应新市场的政府管理体制。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市场将呈现虚拟化、多元化、个性化、扁平化等新特征,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建立适应新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培育多元化投融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加大对新工业革命涉及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3)创新积聚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4)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长三角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法制建设引导产业创新。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里夫金. 第三次工业革命[M]. 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肖林. 转型发展:上海抢占新产业革命制高点[N]. 国际金融报,2012-11-13(8).

[3]芮明杰.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怎么办?[J]. 当代财经,2012(8):5-12.

[4]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2013年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成果汇编[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5]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43-52.

[6]徐从才. 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J]. 产业经济研究,2012(3):1-8.

[7]薛飞,黄斌,周文魁. 新产业革命对江苏的影响研究[J]. 特区经济,2014(1):111-115.

[8]彼得·马什. 新工业革命[M].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长三角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