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磨一剑,利器今更锐——评《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二版)

2014-04-02□林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编著者第一版数字信息

□林 佳

2003年,肖珑主编的教材《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1](以下简称“第一版”)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曾获教育部、北京市、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北京大学的多项学术成果奖,被全国100多家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和其他培训单位选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第一版问世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承载资源的检索系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保持这本教材的鲜活性,肖珑等编者花费大量心血完成了对第一版的修订工作,让读者有幸在2013年看到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二版[2]。

第二版约86.1万字,较第一版增加了约30%(21.2万字)的篇幅。翻阅后感觉该书有几个亮点,在此与大家分享。

1 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全书分为11章。第一章为“数字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概述”,简单明了地介绍了数字信息资源的产生、发展与分类,概括性介绍了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原理、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常用检索途径和基本检索方法。在接下来的第二至第十章依次对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和报纸、电子图书、数据和事实型数据库、特种文献资源、多媒体学术资源和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分别进行了全面介绍。

这样的结构编排,与按照性质和功能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的方式基本一致,但又没有完全拘泥于这种分类方式,而是从实际出发按照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和特点、读者的检索需求和使用方法进行设计,结构清晰合理,便于读者在对数字信息资源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信息资源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结构设计也反映出主编对数字信息资源和读者信息需求都有非常到位的理解和认识。在介绍各大类资源时,编著者遵循先西文后中文、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全书各章保持一致,既突出重点,也便于读者举一反三。此外,书中对各信息资源的介绍基本采用了相同的体例,即按照概况(发展历史、现状和内容)——检索功能与检索规则——检索结果利用——个性化服务的顺序编写,便于读者对不同资源快速比较。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检索系统不断升级更新,检索界面变化的频次之高甚至让资深检索者都感到一时难以适从。在这种情况下,若编著者花费大量精力介绍检索细节,很可能在书稿交付出版社后不久便已过时,而当读者看到书中截图实例与实时连接网络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内容有较大差异时,他很可能会认为手中捧着的是一本过时了的教材。令人欣慰的是,编著者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类教材中的这种不可避免的“Bug”,同时认识到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这些年来读者的信息检索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在编写第二版时减少了对检索细节的指导和介绍,从而使这本教材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周期。

2 内容丰富,新颖实用

编著者依托北京大学丰富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在书中共揭示了逾百家出版社(包括书目数据库出版者)出版的近400种数字信息资源,比十年前的第一版增加了近一倍,如海纳百川。第二版基本上完整地反映了当今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现状,介绍资源数量之多在国内同类教材中可谓首屈一指。

与第一版相比,最直观的变化在于适时增加了“特种文献资源”和“多媒体学术资源”两章。众所周知,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和科技报告等在内的非书刊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全文获取途径比较特殊,因此这类文献被统称为特种文献。第一版对源文献为特种文献的数据库介绍不多,而且没有特别强调这类资源的重要性。例如,第一版将收录学位论文的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PQDD),后更名为ProQuest Dissertations &Theses(PQDT),和收录专利信息和专利引文信息的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等特种文献的数据库放在检索系统中与书刊文献数据库一同介绍。近十年来专门收录单一类型特种文献的数据库数量不断增加,特种文献资源对研究人员的学术参考价值是图书和期刊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有必要将特种文献数字资源从其他资源中分离出来,将特种文献集中在一起介绍,以突出这类资源的地位。与此同时,名师教学、视频杂志、科普教育、专家报告、交互式在线学习课堂等各类多媒体学术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类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给用户,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信息的制作和获取方式都与单一文本形式的信息有很大不同。所以第二版新增两章分别介绍特种文献资源和多媒体学术资源非常必要,可以引导用户关注除书刊之外同样具有高学术价值的特种文献信息。

强调检索系统的特色功能,及时反映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变化,也是第二版的亮点。近年来,信息检索系统发行机构都非常重视面向检索者的个性化服务,除了继续保留已经非常成熟的Email定题跟踪(Email Alert)服务之外,陆续在检索系统中增加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单聚合)频道订制服务,增加了信息用户对记录加贴标签(tag)和撰写评论的功能以及用个性化标签进行检索的功能,第二版的第一章及其他多处都有相关内容介绍,便于读者学习、使用。

信息社会中每个人都被海量信息所包围,信息之多有时甚至让人感到迷茫困惑,稍不小心便会被海量信息所淹没。如何才能帮助信息需求者在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信息呢?一方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如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培训讲座、编写教材等)不失为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很多信息研发机构致力于开发资源整合系统,让用户通过一个检索系统实现对全球海量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检索。第二版在第一章概述性地介绍了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及目前的应用现状,帮助读者了解和利用这一信息检索的新趋势。

第十一章的内容是关于数字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内容新颖实用。

比如,向用户介绍,文献管理软件能够帮助信息用户有效管理、利用已经获取的文献信息。目前虽已有多款成熟软件面世,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这类软件的存在,更不要说有效利用了。为此,编著者在这一章中用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文献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并对常用软件及使用方法做了较为系统的说明。

再如,从用户的角度看数字资源的综合利用也是第二版的一个亮点。在第十一章中,编著者以信息利用者的角度讲述如何综合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开展基于课题研究的文献调研、科技查新、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情报分析与研究、教学资料准备等,所选用的实例贴近读者真实需求,因而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尽管“四大检索工具”的概念现在已很少提及,但Web of Science、Ei Compendex等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的影响力,以及他们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仍然是无容置疑的。第二版在对资源内容作客观介绍的同时,从图书馆员的角度对资源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加以评价,从而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资源的学术地位,也为在资源订购前期做调研的图书馆提供参考。

3 详略得当,贴近需求

这本书的编著者均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图书馆实际工作经验。多年来他们一直以“一小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直接收获宝贵的读者反馈意见,因此他们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信息利用特点和信息习惯。了解信息用户并具有深厚的信息素养功底,双重优势使编著者能够在繁忙的读者服务之余编写出这样一本切实满足信息用户需求的好教材。

在第一章的概述部分,既有关于数字学术资源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原理、检索方法和检索利用的系统介绍,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方便读者快速学习、掌握相关基础内容。同类型数字资源的检索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可以看出编著者在接下来对资源进行系统介绍的9章中,秉承“对重要资源及新检索技术做详细、透彻的介绍,对一般性资源仅作概述性介绍”的原则,既突出重点和难点,又避免了对相似检索方法的重复介绍。正文后所附两个索引——“学科索引”和“字顺索引”,实用性强,便于读者按照数据库名称和学科方向快速定位特定网络资源。

4 结语

如书中前言所述,第一版的编著动机源于用户的需求。在保留前一版精华内容的基础上,编著者继续以满足读者信息需求为追求目标,结合自身对信息资源日益深入的认识和对用户信息行为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十年后出版了具有更加清晰合理的结构和更加丰富翔实内容的第二版。虽然稍有遗憾的是,由于图书出版周期长,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移动图书馆(也称“手机图书馆”)等新信息技术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没能在第二版中充分体现,但瑕不掩瑜,第二版仍然非常适合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自学,更可以被当作参考工具供使用者查看网络数字资源名录或有选择地了解特定资源、学习某一数字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

十年磨一剑,辛苦不寻常。相信第二版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将更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搜寻获取网络数字资源更加实用的利器:一册在手,信息海洋任我遨游!

参考资料

1 肖珑,张春红,苏玉华等.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肖珑,张春红,刘素清等.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编著者第一版数字信息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新书架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把头版让给老百姓——浅析《义乌商报》第一版改革实践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有关修订情况的解读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
新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