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伟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4-04-02周叔莲刘戒骄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小康社会

周叔莲 刘戒骄

【摘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这期间的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民族感召力。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全面”和“建成”两个限定语上,难点和重点也体现在这两个限定语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千万不要把它看容易了。从现在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 7年的时间。这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改革发展任务宏伟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的轨道上,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进步。

【关键词】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2—0116—08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小康,语出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劳作不止,目的就是过上小康生活。小康之家乃是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水平。回首中国历史,小康社会作为儒家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生活作为中国人民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历经千年而不衰。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人民饱受天灾人祸、流离失所之苦,距离小康之梦更加遥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可见,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概念蕴涵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希冀与期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0 世纪 70 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时,运用了小康这个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概念。党的十二大提出到 20 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三大把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90 年,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第一次作了具体描述,指出所谓小康水平,就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确认在20世纪末能够如期实现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小康目标。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已总体实现小康,提出到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对更加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描绘和要求。党的十七大延续十六大主题,根据发展的新形势,取得的新成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了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标志着我国距离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接近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全面”和“建成”两个限定语上,难点和重点也体现在这两个限定语上。“全面”在内容、地域、群体等方面提出了比“总体”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上强调扭转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不同步问题,在地域上强调欠发达地区更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平衡发展,在群体上强调更快提高中低收入者福利,使他们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语义上为完成时,表示特定阶段的结束和既定目标的实现。“建设”在语义上为进行时,强调实现目标的动作和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因为它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对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必将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齐心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越来越接近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应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中心目标。我国21世纪前50 年的发展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是到建国100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有余的中等收入阶段逐步向高收入阶段的转换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提升和超越。这个目标的实现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巨大挑战。从有利条件看,我国经济基础扎实,科技和教育稳步提升,人力资源充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凝聚国内外生产要素的能力较强,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从不利条件看,随着国家从低收入经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土地、能源、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成本迅速上升,生产要素边际报酬趋于下降,如果不能及时成功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生产要素生产率得不到相应提高,经济增长就会由于失去驱动力而停滞,就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工业化并进而实现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二、不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容易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 年 GDP 总量达823 万亿美元,接近世界GDP的12%。人均 GDP 为6100 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5740美元。世界银行每年7月1日都根据前一年的人均国民收入(GNI)水平来修订世界经济体的分类。2013年7月1日,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做出的世界经济体分类如下:低收入103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1036美元至4085美元,上中等收入4086美元至12615美元,高收入12616美元以上。根据世界银行的这个分类,以人均国民收入为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人均国民收入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倍增的经济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2020 年比 2010 年翻一番。2020年两个倍增目标实现以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按目前汇率估算大约1万美元,按2013年标准仍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可能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两个倍增目标的难点是实现人均GDP和城乡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稳步提高自己的位次,缩短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努力实现人均GDP和城乡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这样才能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这是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转变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下中等收入到上中等收入阶段。这是又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是从经济欠发达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如果转型成功,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顺利实现经济起飞,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果转型不成功,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则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第三阶段是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过渡阶段。这是知识和技术为导向的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度、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实现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从国际经验看,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动力驱动,如果找不到新的驱动力,经济增长将面临下行压力,难以进入高收入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人均收入稳步提高,成功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顺利进入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一是经济发展停滞甚至社会动荡,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主要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生产内容和形式虽有很大变化,但劳动本质变化不大,传统农业是以重复性劳动为主,工业则以引进和消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为主,自主创新不多。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则是工业化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变化,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基础上,实现从重复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的跨越。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的比重和质量的变化,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具有本质差别,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演进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经济发展依赖于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又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数量和利用效率。低收入阶段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扩大再生产规模很小,速度极慢。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中等收入阶段,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高收入阶段,主要依靠技术、管理、人力资本、制度创新来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可见,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不同导致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收入阶段所处的本质特征不同,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阶段不只是量变过程,更重要的是质的差异,以为只要复制高收入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政策措施,就可以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将会事与愿违。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形成中等收入者占绝对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是全面小康社会区别于总体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减少社会冲突和动荡、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容易导致有效社会消费总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具有遏制效应。收入分配不公还在微观经济层面加剧劳动力的不合理流动,使企业缺乏稳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职工队伍,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过去几年,我国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劳动收入增长缓慢而资本的收入增长较快,一线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收入偏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部门吸引高素质人员的能力降低。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收入分配差距和不平等程度继续扩大,就会对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造成更大损害,进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普遍没有解决好收入差距扩大、贫富不均问题。全面小康要求收入差距合理,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收入水平全面提高持续增加,必须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和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

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但经济发展目标并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五个目标体系组成,除了经济建设目标之外,还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政治建设目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建设目标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一旦人与自然失去和谐,没有清新的空气,没有洁净的水,没有充分的阳光,没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物质生活条件再优越也无法带来幸福。事实充分表明,即使如期完成了经济建设这一重要目标,如果其他目标没有达到,也不能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

我国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低标准、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低标准是指刚刚跨入小康社会门槛,人均 GDP还比较低,人们享受的小康生活水平不高,不仅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同一些比较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不全面是指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农村有很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城镇中有许多人还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总体小康对提升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求不高,社会保障不健全,精神生活需要丰富,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全面发展,强调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加全面、发展质量更高的小康阶段,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行道路上需要破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难题,继续巩固和推进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但发展代价过高,社会不公平与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部分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不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过大,东中西部内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也很大,许多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扭转。在人民生活方面,人均收入增长长期低于人均 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处理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所加剧。如果继续通过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增长,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环境治理费用从而制约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而且可能陷入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业中的低技术环节,国际竞争力过度依赖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国际分工地位亟待改善。当今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势必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总体上看,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生产要素供给发生新的变化,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在低端市场难以延续以往的发展方式。在中高端市场,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困难重重。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以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和发展后劲,最终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导致经济大幅度减速甚至停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求大力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协调平衡发展不仅是工业化的结果,也是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的条件。城乡协调平衡发展既是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的过程,也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均收入增长的过程。城镇化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消化工业产能,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于城镇化加快人口集聚,不同利益群体近距离聚集,也使社会矛盾传导速度加快,城乡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显化。城镇化过度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过度超前于工业化都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展经济学将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定义为二元社会。西里尔·E·布莱克在分析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时,曾经对二元社会进行过形象的描述:“在这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二元社会。一端是官员、知识分子和大公司的许多雇员,他们分享着工作有保障这种难得的权利。另一端则是普通的农民,他们缺乏最起码的教育,在城市社会里往往只能找到临时的和低等的工作。”[1]258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分析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社会的基础理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使农业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转向城市,因而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农民的市民化过程。城镇化不是把低收入的农村居民转化为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也不是为城市工商业发展提供低价格的劳动力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低价格的服务。给予进城农民群体公平的就业机会及提高其收入水平,是城镇化的基本要求。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民市民化滞后于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受到多方面制约,农民工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享有与城镇居民基本等值的公共服务,普遍处于半市民化状态。他们的职业与身份相分离,普遍以农民的身份从事非农职业。能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市民化和人的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这个难题难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教育机会不均等,公共服务产品匮乏等现实问题。必须通过推进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财政税收制度等领域改革,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妥善处理农民工和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定居与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着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这样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作为描述经济发展总体性质和特征的一个经济学范畴,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经济体的核心和根本。经济发展方式合理与否,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系统由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演进的条件和路径,本质上是优化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人类社会早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发演进特点,现代经济发展由于人类理性的增强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人的行为有更明确的目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其内部各因素在各种外部因素不断推动作用下,按照客观规律向更高层次转变的动态过程,是要素配置方式变化和制度变迁过程。

经济增长是源于生产要素的增加还是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这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特别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20世纪60 年代,索洛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相互融合,不可分割。20 世纪 80 年代,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阐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意义。20世纪90 年代之后,经济学家更加强调二者相互融合对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总的来看,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驱动。以可耗竭生产要素为驱动力的经济增长,其本质是粗放型、非持续的经济增长。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是通过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创造出来的。这种由可耗竭生产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预示国民收入的增长取决于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能增加时,国民收入增长随之停止。在生产要素驱动模型中,劳动和资本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置,国民收入增长由短缺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增长水平决定。当某种生产要素出现短缺时,国民收入也将停止增长。生产要素增长模型揭示了在生产要素不能增加时,国民收入停止增长的内在机理。如果不进行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即使生产要素增加,也会因为边际产量递减而使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可见,不改变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结果必然是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甚至是停滞,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即资本、技术及二者的融合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和利用效率的提高都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但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受到劳动力供给与资源禀赋的约束,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导致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才是经济发展长期可以依赖的关键要素和主导力量,我国发展决不能忽视这一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学标志是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持续提高。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要求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使经济发展从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技术管理进步和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为基础,从依靠土地、矿产、能源、环境等可耗竭资源为主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技术、管理、制度等不可耗竭资源为主。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过度依靠可耗竭资源,原因在于制度和体制缺陷,主要是土地、资本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税收体系不健全,开发和利用的监管不到位,资源产品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助长对它们的滥用和浪费。低技术、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缓慢,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也与不正确的市场信号的导向有关。

我国国际竞争力相当程度仍表现为价格优势。近几年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非常明显。2005 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幅度在30%左右。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成本以及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也有较大幅度上涨。据估计,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上升25%左右,同一时期欧洲和美国由于工资的下降和生产效率提高,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略有降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欧美这两个主要贸易伙伴上升30% 左右。今后一个时期这种趋势可能延续。如何化解成本上涨对经济的冲击,是我国面临的长期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形成能够支撑上中等收入的经济体系。低端制造业主要依靠压低劳动者收入赢得竞争优势。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后,相当部分低端制造业不经过改造提升将难以存活。实际上,高收入发达经济体无一不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驱动增长的根本源泉。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达到70%以上。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日趋突出,必须把解决结构失衡问题置于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我国能否继续提高人均收入,关键在于能否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根据钱纳里等人[2]的研究,经济增长过程就是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经济结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市场条件下表现为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引起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的结果是,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趋于上升,生产率增长较慢的产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消耗实物资源少的产业比重增加,消耗实物资源多的、增加值小的产业比重减少,最终表现为产业升级。只有推进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6 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东亚复兴——经济增长的思路》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其背景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忽视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以致出现收入分配失衡、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和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大多能够成功跨入中等收入经济体,但在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以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便减弱,甚至长期陷入停滞状态,不能成功地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它们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经济体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高收入经济体竞争。

观察“中等收入陷阱”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现象看,“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低收入水平发展成为中等收入水平后,经济不再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出现停滞或回落的现象。从本质看,“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方式,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中等收入陷阱”的提法虽然存在争议,但我国经济继续增长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收人分配差距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经济增长就会受到严重阻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继续拉大,妨碍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和主要机制是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具有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和动力也越强。企业能否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市场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切身利益,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转变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能够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与其自身利益直接结合,能够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内在动力。由于企业利益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内在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所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功能。我国必须形成既具有自己特色又能发挥竞争作用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行为,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外部性内部化,形成正确的市场信号和利益导向,才能发挥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为主转变,铲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经济更有效率、社会更加公平、国家更可持续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是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快形成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服务型政府,形成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以及其他领域的协同进步。因此,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全面”的纲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没有改革的全面深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从现在起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 7 年的时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千头万绪。这期间既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黄金期,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和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体制改革不断应对新挑战的关键时期,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展质量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较多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碍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继续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奠定体制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只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来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进一步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是看得见的手,主要是加强市场监管,克服市场失灵。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及“两只手”的协调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其他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样,都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决定性手段,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社会资源获得优化配置。只有公平的市场竞争,才能有效地决定价格,优胜劣汰。不公平的竞争,尽管也是竞争,却难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脉和本质性特征。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在竞争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如果存在公平竞争的环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都会增加。在竞争充分的环境中,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如果效率没有增加,不能和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对于国民经济中的可竞争性领域,应该允许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鼓励企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来获得经济资源和竞争优势。各类企业公平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整个经济体才能充满活力和不断提高效率。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服务型政府是在人本理念指导下和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将市场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交还市场,依靠市场规律发挥作用。政府则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当前要以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为重点,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尽快做到“三个一律”,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能否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推动公平竞争制度建设,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当前改革应以可竞争性市场结构构建和公平竞争制度建设为主线,统筹社会福利、产业效率和企业绩效,加强反垄断的力度和机构建设,改善监管,推动网络设施开放使用,形成兼有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率的全国统一市场。同时,改革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清理要素配置、市场准入、进出口管制中保护垄断企业的政策。对于邮政、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管道、重要桥梁、大型水利工程和电力生产供应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规模经济性强,在技术经济上要求保持物理和经营管理上的整体性,可以授权一家或少数几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非国有资本可以股权投资形式进入,但要防止相关企业凭借网络设施排挤竞争者,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定型和民营经济成长,逐步降低上述领域对国有经济的依赖,实现从一股独大向股权分散的社会化企业的转变。对于资源类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应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更多的经营者经营,以便对国内垄断企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结构问题,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在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我国以往城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农民工为主体,以流动就业为主要形式,没有很好地完成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落户”迁徙。能否确立公平、分享、关怀的理念,摈弃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开放、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保证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与保障的普遍提供,消除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非均等化待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一个艰巨任务。为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大力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配置,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参考文献:

[1]西里尔·E·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份进行比较的研究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H.钱纳里,M.塞尔昆发展的型式: 1950 -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郭彦英]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小康社会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