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厉害人的戏领导爱看

2014-04-01徐欧露

博客天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郑庄公庄公国家大剧院

徐欧露

张艺谋导演的京剧《天下归心》刚刚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了为期5天的第二轮演出。这部宫廷斗争戏自去年8月建组之后收获了颇多的赞誉。

在2013年国庆期间,《天下归心》在国家大剧院拉开了首场演出。此后一直出现在最重要的场合上,2014年新年戏曲晚会、2014年春节戏曲晚会,两会开幕第三天,国家大剧院第二轮演出开始。

在2013年12月30日的新年戏曲晚会上,《天下归心》作为大轴节目(最后一个)出场,7位政治局常委同中央领导集体一道观看了这场演出,新年戏曲晚会历来被看作是中央领导人的新年聚会。这也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之后第一次观赏新年戏曲晚会(参加2013年新年京剧晚会时,习近平还是国家副主席)。

新华社稿件的介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领导同志、国务委员、全国政协部分领导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观看了演出。”

中国的几届国家领导人都对京剧表现出过浓厚的兴趣,一部新编京剧想要和过去经过上百年市场考验的老戏竞争,获得“大轴”的地位,必然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天下归心》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政治、情感和传统观念的融合。

《天下归心》取材于《左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一段两千多年前手足相残的故事。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姜后偏爱其胞弟共叔段,母子合谋叛乱,庄公平息亲弟叛乱后,将母亲贬于颍地,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很快,庄公想到自己出生时难产几乎夺走母亲生命,对贬走母亲后悔,经贤臣颍叔考进策,终于冰释前嫌,掘地(这样就不违背誓言了)与母亲团圆。

这段古文写得细节充沛、惊心动魄,历来就是古文教材中的名篇,毛泽东非常喜欢这段故事,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看低的毛泽东曾评价:“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他还解释了一句,“在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

这段评价估计让不少历史作家印象深刻,1996年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当中,郑庄公是由唐国强扮演的,而当年唐国强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正是《长征》中的毛泽东。

尽管有一个正面评价,郑庄公在1949年后大多数的历史和语文教科书中的形象仍然不很光彩,大部分中学和大学的古文教材的注释当中都会提醒学生们注意统治阶级的虚伪。

这种评价古已有之,孔子在编订《春秋》时就对这段兄弟之争表达了褒贬之意。虽然对此事的描写只有“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根据《公羊传》的解释,孔子“克”字,彰显的正是郑伯(庄公,郑国是伯爵)的恶。

这一派的观点中,庄公故意不动声色地放水养鱼,给弟弟一块封地,让他自己揭起反旗、自己作死。当大夫劝他的时候,他的态度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共叔段起兵时,庄公一举把弟弟杀死,让母亲在政治上失势,之后又重新修复与母亲的关系,得到“仁孝”的评价。

孝往往是早期京剧艺人特别关心的主题,就像今天的人们会在微博、微信上转发关于孝顺父母的帖子一样,过去请人听一段仁孝为主题的戏曲是体面的交际方式,孝道无论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

郑庄公和母后的故事一直也是以孝道的主题存在于舞台上,常演的一段,叫做《孝感天》,在这段戏当中,庄公打败了弟弟共叔段之后,驱逐了母亲,母亲在入睡后看到了小儿子和儿媳妇托梦,才明白溺爱毁掉了孩子,小儿子又进一步告诉母亲“娘,大哥他就要回来了”。

《掘地见母》后来没有成为一部广为流传的戏,直到它被尚长荣等京剧演员重新发掘出来,最终变成《天下归心》。

尚长荣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的儿子,学的是花脸,尚长荣一直试图创作新戏,有几部新编京剧作品,或为昔日脸白手黑的争议人物翻案,或者歌颂反腐败的廉洁官员。

尚长荣是紧跟时代政治潮流的演员,早在1984年,全国人民努力向“文革”中荒废的十年讨还青春,政策上要求重视知识、爱惜人才。尚长荣排了《张飞敬贤》;在1988年末,排了反映领导和读书人因为性格原因关系破裂的《曹操与杨修》;2003年,尚长荣排了《贞观盛世》;2005年则是反腐题材《廉吏于成龙》。

尚长荣仍然是《天下归心》事实上的灵魂人物,尽管他已经年近八十,尽管在大多数普通场次当中,庄公是由年轻的演员孟广禄扮演。因为尚长荣的缘故,这部戏变成了一部净(花脸)戏。

过去的郑国戏《掘地见母》或者《伐子都》当中,郑庄公都是老生扮演—庄公是诸侯,但基本是被当做一个王者来看待。反倒是颍叔考这样有智慧的人,在《伐子都》当中是一个大花脸武将。但在《天下归心》中出现的是花脸的主公和挂着髯口的贤臣。

尚长荣给了庄公最好的颜色,勾红脸,这是一种正面的颜色,赵匡胤和关羽都是红脸。

历史上的京剧执行的是事实的主角兼导演制,尚长荣从剧本改编开始深度介入,但是在《天下归心》当中,导演让给了年富力强的外行张艺谋,张艺谋当时的保证是会向传统致敬,和奥运会类似,他尽量保证的是各种新技术和视觉效果。

《天下归心》这个剧名曾经被京剧业同行用过,是江苏省京剧院排演的脱胎于《捉放曹》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故事中,血气方刚的曹操和道德底线很高的读书人理想主义者陈宫相遇,两人互相钦佩,却又无法容忍,最终发生了决裂,不过后来陈宫在被曹操杀死之前,明白了曹操平息战乱的苦心。这部戏获得过中国京剧艺术节的优秀曲目奖,考虑到曹操曾经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这部戏的名字似乎更为切题。

京剧业一般很少出现戏名撞题的现象,甚至于同题材如果由不同的方式来演,也会改名。过去花脸演员演李克用的戏叫《沙陀国》,而谭鑫培改编之后用老生来演,就改为《珠帘寨》。在国家大剧院版的《天下归心》首演之后,就有江苏的京剧演员表示了不满,认为自己的单位之前有同名的戏,甚至票务公司也被重名的戏弄得晕头转向,把江苏版《天下归心》的介绍放在了国家大剧院版的预售介绍上。

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个名字实在太好了。

在国家大剧院的《天下归心》当中,郑庄公是一个臻于完美的好人,这位新上任的一国之君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内有兄弟对自己的位子虎视眈眈,迫于骨肉相残的舆论,他又不能先下手为强,只好把他封出去等待他自己作死。这期间兄弟获得了老一辈势力—母后的支持,终于下手,庄公则依靠自己的战斗力和颍叔考相助,终于击败弟弟,放逐母亲。

清除了反叛势力之后的庄公面临的问题才刚刚开始,国和家一样陷入了分裂,在颍叔考故意做了一出戏,假装自己偷好吃的给母亲,故意让庄公发现,然后让庄公家访看颍叔考的老母,继而联想到孝道,心中充满了感慨。

庄公掘地见母,最终获得了母亲的谅解,并在最终和母亲抱头痛哭时拿出了弟弟的一封密信,是写给母亲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哥哥并无杀我之心,这事弄到现在,都是我的错。和《孝感天》相比,没有了鬼魂托梦的剧情,和高胜奎的《掘地见母》相比则多了密函一类的情节,声声句句,说的都是庄公的情非得已。

官方的剧情简介这样描述这段情景,“原来庄公从来没有想过要杀自己的亲弟弟。至此,真正是合家团圆……”

最后的百姓们紧密簇拥在庄公身边合唱:“天下归心弘正道,大千同此放光辉。”

之后的事情历史上都有记载,郑庄公的国家走上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道路—扩充三军,和天子正面冲突而且取胜,甚至周王的肩膀上也被射了一箭,郑庄公也被称作春秋小霸。

和信佛的梁武帝、修道的宋徽宗相比,郑庄公内外政治谙熟精通、自己不惹事、事来了不怕事,还能提倡传统仁孝,可能是时隔两千多年仍被政治家所喜欢和欣赏的根本原因。endprint

猜你喜欢

郑庄公庄公国家大剧院
2023 年“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开幕
我谈郑庄公
秘诀胜齐国
从《左传》《史记》《东周列国志》看郑庄公人物形象的流变
郑庄公形象讨论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掘地见母
《骆驼祥子》被国家大剧院搬上歌剧舞台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