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谈郑庄公

2021-03-17项国楷

成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礼制亲情母亲

项国楷

《郑伯克段于鄢》以兄弟、母子之間的矛盾为主线,记叙了郑庄公在鄢打败共叔段的过程,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利斗争的残酷,文中也涉到兄弟相争、亲情人伦等复杂人性故事,通过惟妙惟肖地刻画,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我想谈一下文章中最具争议的人物——郑庄公。

鲁君子虽未在文中细致地评价郑庄公,但不妨碍我们从字里行间品出复杂且立体的郑庄公。首先,他无疑是一位机智过人的明君,面对怀揣不臣之心的弟弟,深沉果决的他自有一套计策。郑庄公足够冷静沉着,一步步退让只为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当祭仲呈请“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时,郑庄公却从容回答:“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而待到时机成熟,“克段于鄢”。当然,人无完人,郑庄公也有自私阴险的一面,为了自身权力,他用出了骨肉相残的狠手段,对于自己的母亲,也扬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决绝。不顾亲情,放长线钓大鱼,狡诈地引诱共叔段一步步靠近雷池,最终将亲弟弟赶到别的城邑,并诀别了母亲,足见他的冷酷。

“高处不胜寒”,自古以来,帝王都是孤独的,郑庄公的考量及决定,也无不有他的苦衷。

看似冷酷、狡诈的郑庄公从小就是孤独的,他的母亲武姜极其偏心,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弟弟共叔段,就算共叔段一而再再而三以下犯上,武姜也是极尽所能地包庇,毫不顾忌本应遵守的君臣礼制,甚至,连本属于郑庄公的江山都想强行夺取,留给段。在如此境遇下,郑庄公对母亲和弟弟的“狠”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人认为,郑庄公故意放任共叔段,让共叔段的胆子越来越大,直至大到敢犯下滔天大罪的谋略足以显示郑庄公的毒辣。但我却认为,郑庄公此举,也是形势所迫。郑庄公很重礼制,母亲武姜曾为小儿子出面求取制邑作为封底,郑庄公没有答应,而武姜进一步“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虽然,京作封邑超出了先王规定的法度,“非制也”郑庄公是知道的。但郑庄公面对谏言的大臣却说:“姜氏欲之,焉辟害?”母亲的请求可以一次不听,却不能次次回绝,这就是遵循礼制,遵循孝道。另外,我认为郑庄公还是很重视亲情的,历史上不乏为了权力,手足甚至父子相残的事,但郑庄公还是保留了“反贼”共叔段的性命。对于母亲,他虽然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也马上悔之,后到地道会母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足见郑庄公对亲情的渴望与珍视。

当然,“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只是我对郑庄公的分析,被形势所迫的他有阴险毒辣的一面,但真实的他也有温情仁爱的一面。好书不厌百回读,我相信,郑庄公还有更多面值得我们深挖之处。

广东广雅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160)

猜你喜欢

礼制亲情母亲
亲情的滋味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给母亲的信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中国上古礼制中衣服所具功能与灵魂附归问题
明代文官丧葬公文与丧礼制度建设
悲惨世界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