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的生活性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4-04-01孙少华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活性创新性数学

孙少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围绕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科本身、学生自身特点、课堂教学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性;创新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应使数学联系生活、步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现实感、亲切感,从而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勇于探索创新。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在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内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实例,探索新知。例如,在一年级进行入学教育学习“准备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有关数量“1”的物体,学生纷纷举手,一一回答“一位老师、一个足球”等,随后我引导学生说: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数量是1个的物体,可以用数量“1”来表示,如果也用“1”表示很多物体,那又可以表示什么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图上的一排树、一群鸽子、黑板上的一行字……我接着提示:“1”还可以表示很小很小的物体。同学们跃跃欲试,答案随之而出,一粒米、一只蚂蚁、一根头发。我又问:如果1表示很大很大的物体呢?学生由小及大地说:一个地球、一个月亮、一个太阳……这样数形结合,突出“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不但渗透了集合的观念,而且为进入学习分数打下了基础。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建立了良好的数感。

二、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概括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充满着数学。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切实感受,利用自身经验去概括生活。例如,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如此组织教学:

(一)出示两根铁丝

师问:要想知道这两根铁丝谁长谁短有什么办法?

生:把铁丝的一端重合放在一起比一比。

(二)在黑板上画出A、B两条线段

师:猜猜看,谁长?

生:(凭眼直观看)A长(有的说B长)。

师:要想知道这两条到底谁长谁短,谁能想出办法?

生:可用拃量,可以用铅笔量。

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操作。

生1:A线段2拃,B线段2拃多,所以,A

生2:A线段到铅笔的××地方,B线段到铅笔的××地方,所以A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都能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但这样解决你们觉得怎样?

生:太麻烦。

师:的确太麻烦,如果只知道A线段有1支铅笔多些,B线段有2柞多些,能比较出结果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量时标准不同。

师:要是……(未等学生说完)

生:(马上回答)要是有一个统一标准就行了。

师:度量长度的标准国际上有好几个,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厘米。

从而导入新课,把生活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整个新课的导入都是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从事数学探索进行数学交流,开展数学操作,在概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造起数学知识的。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步入生活

虽然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数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自发感受,体验到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进行加工,使之生活化,以便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利息”这一数学内容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有两种存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7.92%,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7.46%,第一年到期后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种?

这道富有理财之道的应用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考虑存款方式上,不仅要运用数学知识,而且还发现了两种不同存款方式的优缺点,最终找出最佳答案。这一过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对生活的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四、依托学生生活事例,渗透数学知识

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如,教学一年级“0的认识”时,可根据教材要求要体现以下思想:(1)零是任何一个确定量的否定;(2)零是一个特定的点——起点;(3)零是一个确定的量,它比1少1,表示一个也没有。怎样教学这些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呢?以第“1”点来说,教学时,我们先设计巢中有2只鸟,飞走1只,再飞走1只,最后只剩下空巢,空巢里有几只小鸟?“0”只。再设计小朋友投环比赛,投进1环得1分。结果小方投进5只得5分,小明投进3只得3分,小勇一只也没投进得0分。这样,就比单纯地说“0就是没有”含义要丰富得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揣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点滴.云南教育,2000(17).

[2]施咏梅.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08(8).

[3]李世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0).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回族女子中学)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生活性创新性数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