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夜
2014-04-01汪洋
这是一首吟咏夜空的诗篇,也是一幅属于画家内心情绪的“自画像”。画面的三分之二是深蓝色的夜空,静默的深蓝色是属于夜晚的孤寂,也是接近无限深远的原始乡愁,同时也是意味着忧郁、感伤与憧憬的色调。梵高之所以能够如此的执迷于深蓝色,是因为在他看来深蓝色是一种既悲伤又欣喜、既沮丧又亢奋的颜色,而且蓝色的宏大与悠远、宽广与深邃象征着基督的博爱。匠心独具的螺旋状银河夹杂着流动的雾霭,那是宇宙中灿烂的风暴。在深蓝色的夜空中卷起金黄色漩涡,使两种反差剧烈、各自强势的颜色相互交织在一起,带给人间无垠的力量和高贵的自由。在广袤的苍穹中,12颗大小不一的星辰点缀其间,其中右上角最大最闪耀的那颗象征着耶稣,其余的则象征着众圣徒。每一颗呈辐射状态的星都是用耀眼的金黄色来表现,因为张扬的金黄色是属于白昼的色彩,是太阳的光芒、人间的温暖,既潜藏着无穷的能量也意味着成熟与热情,还预示着某种或远或近的未来。画面下方的中心处是教堂的哥特式尖顶,虽然那只是一所毫不起眼的乡间小教堂,可是那里有着梵高曾经的理想,而现在他已经在画面间发现了更加高远的信仰,汲取到了一种真实的力量。画面左侧的巨大杉树是生命之树,又好似咖啡色的火焰,在不安的阴影里直冲云霄,仿佛和天上的星辰一起俯瞰渺小的尘世。夜空下的乡村充溢着人世间的喧哗,万家灯火反射着来自天际的光辉,是浩瀚的宁静与无边的喧哗相融在一起。画面中的大地上也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景象,那远处的山峦、树丛和近处的房舍、农田也都在暗自涌动着,仿佛受到了星空的感染,也要拔地而起,宣泄出自身燥热的根基和激情的一面。梵高在狂放不羁的表面下深藏着最为不可战胜的理性,画面中粗绳状的笔触组织成连汪洋恣肆的色域,内在体现着强悍的结构,外在表现成坚固的轮廓线,就像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一样,绝不会让人视而不见。他的画面色彩非常厚重,饱含激情又略带干涩的笔触既可以毫无禁忌地凝结一处,又可以毫不做作地露出画布的底纹。他放纵出来自心底的速度与能量,用不安的线条扭动着色彩,把画面上的一切都旋转、运动起来,就像狂野的北欧风暴冲破了夜的沉寂,使整个夜晚拥有了不同以往的迷人色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