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的观察与护理

2014-04-01罗状英刘少勇

哈尔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脑血管

罗状英,刘少勇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病之一,易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直接影响预后。脑脊液(CSF)置换术是一种通过腰椎穿刺反复多次用生理盐水置换出血性脑脊液,而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2012年1月至12月的12例SAH患者,采用CSF置换术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0~74岁,平均43岁。入选病例均按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1],有下列之一者不入选:①颅内动脉瘤未经手术治疗。②严重颅内高压。③深度昏迷者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者。④脊柱畸形。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⑥病程超过1周者。本组病例全部经头颅CT扫描确诊SAH。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采取传统的止血治疗,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除脑血管痉挛,镇静止痛,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行CSF置换术。按腰椎穿刺术常规进行,腰穿成功后先测颅内压,以0.5~1 mL/min的速度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20 mL,再以1~2 mL/min的速度等量注入生理盐水20 mL;留置3~4 min后重复1次,共2~3次,最后一次加入地塞米松10 mg,直至每次总量60~80 mL为止。若患者配合,置换可达脑脊液颜色清亮为止。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来决定CSF置换的间隔时间,若脑脊液颜色较红,出血量较多,头痛明显,且能配合,宜每天或隔天1次;如出血量少,头痛不明显,或患者烦躁不配合,可每2~3天1次,经多次置换,脑脊液颜色呈淡黄色、无色时可终止。每位患者接受CSF置换术治疗3~5次。

2 结果

本组12例SAH患者经CSF置换术和精心护理,95%临床症状改善,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①对神志清楚的患者要稳定其情绪。由于SAH发病急、病情重,并且脑脊液置换术是有创检查和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害怕腰穿会留下后遗症,因而易产生恐惧、忧郁等不良情绪。应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作知识宣教,告知患者了解本病的预后、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说明置换术的方法、疗效和必要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保持安静状态,以便配合治疗。嘱咐病人排空膀胱,尿潴留者要行留置导尿术。必要时给予镇静药。同时协助医生与患者家属谈话,签定有创手术同意书。②对病室常规消毒处理,减少陪护,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尽可能减少感染机会。③准备好腰穿包、消毒用品等。④术前用药。由于SAH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高压。为了避免穿刺时诱发脑疝形成,在术前0.5 h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点滴,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瞳孔直径、对光反射和意识状况,便于术中、术后对照,了解病情变化。血压高者给予适当降压,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

3.2 术中护理:①正确体位是腰穿成功的关键,协助患者采取腰椎穿刺的最佳体位,以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帮助患者侧卧位,使病人背部靠近床沿,背向术者,头向胸前弯曲,双手抱膝向腹部弯曲,腰向后弓成弧形,使椎间隙增宽,利于穿刺,穿刺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并避免过度弯曲而影响病人呼吸。②严格无菌操作。③腰椎穿刺成功后,嘱病人放松,然后协助术者测压及置换。④由于置换术可使局部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脑疝,所以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心率、头痛及呕吐等情况,是术中护理的重点。放出脑脊液和注入生理盐水时都应缓慢,以免脑脊液压力波动过大而诱发脑疝或出血。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瞳孔散大、呼吸改变等脑疝症状时,应立即通知手术医生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⑤协助手术医生准确记录脑脊液置换量,并密切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⑦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

3.3 术后护理:①手术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消毒,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保持局部皮肤干燥。②去枕平卧6 h,是防止脑疝及低颅压的关键。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术后体位的意义,使患者保持安静,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③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防止局部感染。④观察有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如大小便障碍,下肢麻木无力、疼痛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头痛、呕吐等情况。多次反复同一间隙穿刺,易并发脑脊液漏[2],导致低颅压性头痛。此时应及时给予平卧头低位、补液、止痛等对症处理。⑤注意有无再出血。如患者在发病4周内,病情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复查脑脊液有新鲜出血或CT发现新的高密度影像,可确诊为再出血。应按SAH常规治疗及护理。⑥注意观察脑血管痉挛。如患者出现局限性定位特征或进行性意识障碍,腰穿无新鲜出血提示有脑血管痉挛。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解除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⑦观察体温改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吸收热一般在38°左右,如果脑脊液置换治疗后出现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应考虑有感染,须按发热护理。⑧腰背痛因穿刺针损伤而引起,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3]。⑨加强基础护理。嘱患者SAH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4~6周,护士应协助完成一切生活护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及睡眠,给予患者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加强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强光刺激,保持病人情绪稳定,避免再出血。

4 讨论

SAH头痛的原因主要是高颅压、血性脑脊液刺激以及继发蛛网膜下腔炎性反应。采用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SAH头痛有一定效果[4]。采用脑脊液置换能减少血液成分的刺激,降低颅内压。注入地塞米松,可以预防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蛛网膜粘连。

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及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增进患者对该手术的信任和术中、术后配合,提高了患者对脑脊液置换术的依从性,对确保手术疗效有重要作用。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

[2] 刘兴丽,张国新.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午腔出血[J].黑龙江医药,2003,26(1):91.

[3] 毕丽云.整理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护士必读[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25.

[4] 李彤,袁彬,张永恒,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炎性抑制与头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1(11):678.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