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浊毒”论治脂肪肝体会※

2014-04-01黄海芹

河北中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护肝浊毒舌质

俞 芹 曹 力 黄海芹 唐 斌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内科,江苏 泰州 225500)

从“浊毒”论治脂肪肝体会※

俞 芹 曹 力 黄海芹 唐 斌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内科,江苏 泰州 225500)

脂肪肝;中医病机;中药疗法

脂肪肝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肝病变具有可逆性,在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下完全可能恢复正常。有研究发现,单纯性脂肪肝有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可能[1]。因此,早期治疗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西药调脂药物有转氨酶升高、肝损伤等副作用。我们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浊毒”为脂肪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上重视化浊解毒,取得了满意疗效。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胁痛、肝癖、积聚、痞满等病证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烟酒过度、情志不畅而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气机郁结,则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化,水聚成湿,气血不和,瘀阻肝络,不能化脂降浊,膏脂痰浊瘀阻日久,变生浊毒阻滞肝脉而发为本病。脂肪肝病位在肝,病变脏腑关键在脾,病机特点以邪实为主,浊、毒往往同时存在。此外,脂肪肝是由于情志失调或嗜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或饮酒过度等因素造成的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最终导致膏脂痰浊,气滞血瘀阻滞于肝经脉络所致,故其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

2 治疗方药

化浊解毒是治疗脂肪肝的主要原则,此外健脾疏肝、理气活血是脂肪肝治疗的基本法则,基于此创制的验方化浊解毒护肝方(药物组成:泽泻30 g,决明子30 g,生薏苡仁30 g,生山楂30 g,茵陈15 g,虎杖15 g,姜黄9 g郁金9 g)成为脂肪肝治疗之专病专方,疗效显著。针对脂肪肝的治疗还需辨证选药:腹胀纳差加枳实、陈皮、大腹皮、槟榔、鸡内金等;恶心加法半夏、竹茹等;胁肋疼痛加川楝子等;嗳气频作加旋覆花、赭石、竹茹等;口苦加栀子等;失眠多梦加炒酸枣仁、合欢皮等。同时适当选用垂盆草、矮地茶、五味子等具有护肝降酶功效的中药,做到辨证辨病相结合,中西合参。

3 典型病例

3.1 马某,男,40岁。2012-06-05初诊。近2年间断感觉右胁部隐痛不适,时腹胀,纳呆,口苦口黏,易怒,健忘,神疲乏力,舌质紫黯,苔白厚腻,脉滑。近1周感诸症加重。腹部B超检查:脂肪肝(中度);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6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5 U/L;血脂:总胆固醇(TC)8.9 mmol/L,甘油三酯(TG)5.8 mmol/L。患者平素嗜好烟酒及肥甘油腻食物。刻诊:形体肥胖,面色白光白,舌质紫黯,苔白厚腻,脉滑。西医诊断:脂肪肝(中度)。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浊毒内蕴。治宜化浊解毒。予化浊解毒护肝方加减。药物组成:泽泻30 g,决明子30 g,生薏苡仁30 g,垂盆草30 g,蒲公英30 g,生山楂30 g,茵陈15 g,枳实15 g,苍术15 g,矮地茶15 g,栀子15 g,虎杖15 g,姜黄9 g,延胡索9 g,川楝子9 g,柴胡9 g,郁金9 g,五味子9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服4周。2012-07-05二诊,诸症减轻,肝功能复查正常,血脂:TC 7.2 mmol/L,TG 3.2 mmol/L。初诊方去垂盆草、矮地茶、五味子。继服2个月,复查肝功能、血脂、腹部B超均正常,体质量下降10 kg。3.2 周某,男,56岁。2012-09-07初诊。2年前查体发现脂肪肝,未予治疗。近1个月感觉右胁部隐痛不适,乏力,时腹胀,纳呆,恶心厌油,时嗳气,失眠多梦,舌质黯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腹部B超检查:脂肪肝(重度);肝功能:ALT 195 U/L,AST 105 U/L;血脂:TC 9.2 mmol/L,TG 6.9 mmol/L。患者平素嗜好烟酒及肥甘油腻食物。刻诊:形体肥胖,面色白光白,舌质紫黯,苔白厚腻,脉滑。西医诊断:脂肪肝(重度)。中医诊断:肝癖。证属浊毒内蕴。治宜化浊解毒。予化浊解毒护肝方加减。药物组成:泽泻30 g,决明子30 g,生薏苡仁30 g,垂盆草30 g,蒲公英30 g,生山楂30 g,茵陈15 g,枳实15 g,苍术15 g,矮地茶15 g,虎杖15 g,合欢皮15 g,姜黄9 g,延胡索9 g,川楝子9 g,柴胡9 g,郁金9 g,五味子9 g,竹茹9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服4周。2012-10-07二诊,诸症减轻,无嗳气,肝功能复查正常。初诊方去垂盆草、矮地茶、五味子、竹茹。继服2个月,复查肝功能、血脂、腹部B超均正常,体质量下降12 kg。

4 体 会

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代谢产物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病邪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化,即致病过程;浊化的结果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变,即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浊变的结果是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功能失常,乃至功能衰竭。浊毒病邪入侵机体,克正气而致病;浊毒之邪猖獗,发病急重,或病情加重;浊之邪滞留不去,疾病迁延不愈;浊毒之邪得以被战胜,疾病好转,机体得以康复[2]。浊毒理论是对六淫致病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细分和深入,浊毒学说是中医学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浊毒致病、机体处于浊毒状态时病机变化、演变规律、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体系[3]。脂肪肝主要病机为浊毒内蕴、肝郁脾虚、气滞瘀阻肝络,治疗采用化浊解毒、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等方法,自拟化浊解毒护肝方,临床应用疗效甚佳。现代临床研究认为,中医药疗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避免了长期使用调脂药物可能引起的肝损害等不良反应。2例患者均系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烟酒过度、情志不畅而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气机郁结,则津液输布代谢障碍;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化,水聚成湿,气血不和,瘀阻肝络,不能化脂降浊,膏脂痰浊瘀阻日久,变生浊毒阻滞肝脉而发为本病。故右胁部隐痛不适,时腹胀,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厌油,时嗳气,失眠多梦,易怒,健忘,神疲乏力,舌质紫黯,苔腻,脉滑,且腹部B超示脂肪肝,ALT、AST、TG、TC异常升高,证属浊毒内蕴,治疗上应用化浊解毒、健脾疏肝、理气活血之法,使肝气条达,脾胃健运,浊邪得化,毒邪祛除,瘀血不留,肝络畅通,从而病症好转。基于浊毒理论创制的化浊解毒护肝方作为脂肪肝治疗专方,不仅有其理论基础,而且临床疗效甚佳,而对于其作用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吴科研,段蓓.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7,22(9):42-44.

[2] 王正品,李佃贵,杜艳茹,等.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J].中医杂志,2010,51(1):11-13.

[3] 吕金仓,白亚平.李佃贵教授浊毒证用药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3,45(5):193-195.

(本文编辑:习 沙)

※ 项目来源:泰州市科学技术局2011年第二批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指导性)项目(编号:2011220)

俞芹(1975—),女,副主任中医师,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研究工作。

R575.505

A

1002-2619(2014)01-0051-02

2013-06-08)

猜你喜欢

护肝浊毒舌质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春天护肝:记好三个“五”
饮水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初春是养生护肝好时机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