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产后失喑1例

2014-04-01王季良

河北中医 2014年3期
关键词:廉泉补法泻法

赵 倩 王季良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经验交流

中医治疗产后失喑1例

赵 倩 王季良1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声带麻痹;失声

声带麻痹,属中医学失喑范畴,多由于喉返神经和(或)喉上神经受损所致,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由于左侧喉返神经行程长,故左侧声带麻痹较右侧多见。周围神经麻痹约相当于中枢性的10倍,与感染、肿瘤、脑水肿、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约有1/3患者找不到病因[1],所以现代医学针对病因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兹将中医治疗产后失喑1例介绍如下。

张某,女,35岁。2012-09-25初诊。主诉:失音43 d。患者生产前发音正常,于2012-08-08诞下一4 kg健康女婴。产后4 d因意愿不遂出现突然失音,声音沙哑。说话时发不出声音,有时虽能发音,但声音低微、嘶哑。由于患者处于哺乳期,未予治疗。产后42 d于某院进行产后体检,喉镜示:左侧声带不动。西医诊断:左侧声带麻痹(原因待查)。于另一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0.52×109/L;颈部B超示:双侧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胸部CT、颅脑MRI均未见明显异常。喉部CT示正常。喉肌肌电图示:左侧喉返神经损伤。无特效疗法,建议发声训练。遂来寻求中医治疗。刻诊:神志清,面色少华,焦虑貌。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肢体无力和眼睑下垂。口苦咽干,咽后壁发红,无疼痛感,后壁黏膜无淋巴滤泡,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右侧胸胁时有疼痛,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舌红,中部薄黄苔,脉弦细。西医诊断:左侧声带麻痹。中医诊断:产后失喑。证属肝失疏泄,郁久化热。治宜清肝通络利音。处方药物组成:柴胡10 g,炒薏苡仁15 g,木蝴蝶3 g,青黛3 g,板蓝根15 g,天门冬10 g,赤芍药10 g,乌梅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服4剂。针刺治疗:上星、百会、风池(双侧)、翳风(双侧)、舌三针(上廉泉、廉泉左、廉泉右)、曲池(双侧)、外关(双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阳陵泉(双侧)、阴陵泉(双侧)、太冲(双侧)、照海(双侧)、复溜(双侧)。照海用九六补法配合呼吸补法,太冲用九六泻法配合呼吸泻法,上廉泉向舌根方向直刺l寸左右,廉泉左、廉泉右向中线及舌根斜刺1寸左右,风池向咽喉方向刺1.5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常规刺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患者觉咽部干涩感缓解,仍发音困难。2012-11-02,患者已无沙哑音,发音清晰。经1个月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后,患者声音恢复正常,临床治愈。经五官科检查,左侧声带活动正常,麻痹解除。随访1个月,发音仍正常。

按:《灵枢·经脉》指出“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内经》指出“人之卒然忧患而无音”。《景岳全书》指出“惊恐愤郁,卒然致喑者,肝病也”。本案同时强调从肝治失喑。现代医学所谓声带属中医学筋范畴,其中声带的振动是声音构成最为重要的环节,声带的长短、厚度、张力及振动的范围决定着声音的高低。肝主筋,筋有赖于肝血的滋养,才得以维持其约束关节、联结肌肉和运动的功能。《医学心悟》指出“产后不语,多由心肾不交,气血虚弱,纵有微邪,亦皆由元气不足所致”。本例患者经现代医学检验排除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学认为患者由于产后气血本虚,加之意愿不遂,肝郁气滞,肝脏功能失调,肝血不足时,筋得不到正常滋养,筋的活动功能就会表现为疲惫无力,不能耐受疲劳而致失喑。舌中部薄黄苔、脉细弦为肝郁化热之象。

《疡医大全》指出“肾水不能潮润喉咙,故其病也”。肾经循喉咙,挟于舌根,故取肾经之照海穴,用九六补法配合呼吸补法,配合复溜可补益肾精。廉泉穴为任脉脉气所发,为任脉与阴维脉之会穴,通于肾经,任脉循经路线达咽喉,善治舌咽部疾患。舌三针三穴齐发,配合风池、翳风发挥腧穴的近治作用,通脑醒神,益肾生精,润肺利咽喉而开喑。曲池、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足阳明胃经“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咽喉”,阳明经多气多血,故针刺上穴可补气血而生精津,使津液上荣于咽喉。《针灸聚英》指出“咽中闭者治合谷”。太冲用九六泻法配合呼吸泻法,开四关,斡旋升降,利咽开喑。上星、百会镇静。诸穴合用,共奏益肾生精、清肝通络利音之功。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卧则血归于肝”,肝主升,可将血运于头面,濡养声带。肝血不足,声带诸筋失养也会出现喑。中药处方从疏肝活血入手,选用归肝经的药物,如柴胡、青黛、赤芍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取炒薏苡仁健脾渗湿;木蝴蝶、板蓝根、天门冬润肺、清咽、利音;乌梅敛浮热,收气归元,酸入肝以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经柔,机关通利。诸药合用,清肝通络利音,清润兼施,故取速效。

[1] 吴博亚.五官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8.

(本文编辑:习 沙)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

赵倩(1987—),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针灸推拿。

R767.605;R767.92

B

1002-2619(2014)03-0367-02

2013-02-22)

猜你喜欢

廉泉补法泻法
廉泉、吴芝瑛旧藏敦煌写经来源、真伪及流散考
探议廉泉穴※
廉泉致内藤湖南未刊书札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太阳穴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顺时针揉腹通便 逆时针揉腹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