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进展

2014-04-01

河北中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行月经周期原发性

张 璐 常 惠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9)

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进展

张 璐 常 惠1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9)

痛经;治疗;综述

痛经是指月经经行前后或经期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坠胀感,严重者伴恶心、呕吐、肢冷、晕厥等症状。临床主要将其分为两类。原发性痛经指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示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经行小腹及腰骶疼痛难忍、面色苍白、手足凉感,甚则恶心晕厥为主症,其多发于青年未婚女性,一般在初潮后即发生,临床以月经初潮2~3年后多见,又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与前者的区别主要是继发性痛经由明确的盆腔疾病引起,如生殖器炎症、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般发生于经行规律一段时间之后。早在1980年,临床研究调查表明,有痛经者占调查妇女总数的33.19%,其中轻度者为 45.73%,中度者为33.81%,重度者为 13.55%,其中原发性痛经占总发生率的 36.02%[1]。可见目前原发性痛经在临床极为常见,其对女性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将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

1.1 病因病机 痛经属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便有“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的记载,病名首立于《诸病源候论》,其提出的“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为后世研究痛经病因病机奠定了基础。《丹溪心法》曰“经候过而作痛者,气血俱虚也……经将来作痛者,血实也”,提出痛经有虚实之别。《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提出了可按疼痛的性质、发生时间分虚实及其辨证要点的见解。《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原因有寒、气郁、血结。《傅青主女科》云“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罗元恺教授认为痛经有虚有实,可分为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瘀热壅阻、气血虚弱四证[2]。王采文认为痛经的病机主要为“不通”,不论气滞血瘀、寒凝、气血虚弱及肝肾亏虚,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不通则痛,故而“瘀”是病机关键[3]。

1.2 中医治疗

1.2.1 中药古方加减 戚莎莉[4]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寒性痛经43例,药物组成:黄芪20 g,桂枝9 g,炙甘草10 g,大枣5 枚,白芍药 20 g,生姜 9 g,饴糖15 g,当归10 g。每次月经来潮前10 d左右开始服用,日1剂,水煎后2次分服,10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100%。匡丽君[5]应用膈下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药物组成:当归10 g,乌药 10 g,香附10 g,五灵脂10 g,炙甘草 10 g,牡丹皮 10 g,红花6 g。兼寒者加干姜6 g、肉桂 10 g、小茴香10 g;兼血热者加栀子10 g、黄芩10 g;兼气虚者加黄芪10 g、党参10 g。经前3~5 d开始服,至经净痛止,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1.7%。纪英霞等[6]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药物组成:桃仁 10 g,红花 20 g,当归 20 g,川芎10 g,白芍药 10 g,延胡索 10 g,香附10 g,熟地黄10 g。寒凝气滞血瘀者加牛膝20 g、柴胡10 g;气虚者去桃仁、红花,加益母草 20 g、党参 10 g、茯苓20 g、黄芪20 g。经前7 d开始服用,日1剂,分2次服用,经行时停止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4%。

1.2.2 自拟验方 吴彦萍[7]应用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药物组成:川芎 10 g,干姜 10 g,黄芪 10 g,延胡索 9 g,蒲黄 15 g,赤芍药 12 g,当归15 g,五灵脂 15 g,小茴香 3 g,鸡血藤20 g。于痛经前1 d或痛经发作时开始服用,连服4 d为1个疗程,一般服3个月经周期。结果:总有效率87%。秦婵娟[8]应用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药物组成:当归10 g,醋白芍药30 g,炒川芎10 g,丹参 30 g,醋香附 15 g,醋延胡索10 g,乌药 10 g,川牛膝15 g,制乳香 10 g,甘草 10 g。经前乳胀加柴胡10 g、青皮10 g、陈皮10 g、川楝子10 g;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加乌药10 g、吴茱萸10 g、干姜10g;腰痛加桑寄生20 g、续断20 g、淫羊藿30 g;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 g、陈皮10 g;腹痛剧,服上方5剂效果不明显者加血竭3 g。经前7 d服,连服7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总有效率95%。朱平东等[9]应用解郁拈痛散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药物组成:柴胡15 g,枳壳 15 g,川楝子 15 g,川芎15 g,白芍药30 g,白术10 g,五灵脂20 g,当归20 g,延胡索20 g。日1剂,经前3 d开始服,经行继服,连用1周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率97.22%。

1.2.3 外治法 史晓林等[10]应用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予针刺三阴交,行针2 min,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5 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每次经前3~5 d开始治疗,直至经来。对照组44例予去痛片1.0 g口服,日1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殷红才[11]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以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318例,针刺上述穴位后留针10~15 min,经前14 d开始治疗,日1次,至月经来潮为1个疗程,并配合自行按摩腰骶部脊柱旁1寸处约 10 min。结果:总有效率95.9%。赵宁社[12]应用痛经散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150例,经行前3 d开始取少量痛经散(吴茱萸、小茴香各20 g,肉桂、香附、延胡索、桃仁、红花各15 g,白芍药、桂枝、柴胡各10 g,磨粉)炒热敷脐,敷料固定,至月经干净,连续3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率100%。

2 西医

2.1 病因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产生机制讨论众多,其中比较密切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2.1.1 前列腺素(PG)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合成和分泌的前列腺素是引起原发性痛经的主要机制,子宫内膜主要分泌 PGE2、PGF2α。痛经妇女体内PG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妇女。而临床研究表明,PGF2α局部收缩子宫血管,使子宫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痛经[13]。

2.1.2 催产素(OT)及血管加压素(AVP)OT和AVP也是引起原发性痛经的一个重要因素。OT可直接作用于子宫细胞,引起其收缩,同时刺激内膜细胞释放PGF2α,两者协同,引起痛经。AVP对非孕子宫有较强刺激作用,同时也能促进 PG的生成,而致痛经。

2.1.3 β-内啡肽(β-EP) 近年又有研究表明,β-EP对痛经也有一定影响。β-EP是一类具有吗啡样活性的神经多肽,作用靶器官为子宫。彭芝配等[14]通过实验研究认为:β-EP水平与痛经呈反相关,因其具内源性镇痛作用,故其水平降低,则疼痛加重。

2.1.4 其他因素 此外钙离子、镁离子、内皮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也是引起痛经的可能原因[15-17]。

2.2 治疗 目前,西医临床主要通过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维生素E、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治疗原发性痛经。白石等[18]应用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55例,腹痛前1 d开始服芬必得胶囊600 mg(早晚各300 mg),连服5 d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4.55%。晏丽[19]应用维生素 E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维生素E胶囊,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2例于经前3 d开始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每次100 mg,每日2次,餐后服,连服7 d后停药,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9.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梁金艳等[20]应用妈富隆避孕药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所有患者于经后第5 d开始口服妈富隆,1次服1片,每日服1次,睡前服,连服21 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第1周期有效率71.43%,第2周期有效率83.93%,第3周期有效率91.07%。金萍等[21]应用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经行下腹不适时含服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每日3次,连服4 d;对照组42例经行腹痛时予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每次25 mg,每日3次,连服4 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7%,对照组有效率92.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小 结 临床运用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尚可,但存在一定毒副作用,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有较大的消化道及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会引起嗜睡、头晕、恶心、呕吐,长期服药甚至会出现胃出血、胃穿孔等副反应。口服避孕药则存在服药时间长的缺点,患者必须整个月经周期均服药,且患者对激素存在一定抗拒及担忧心理,如担心体质量增加、月经紊乱、褐斑增多等,因此在临床不能广泛推广应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毒副作用较小,有效率也较显著,但是其治愈率不理想,疗程及疗效缺乏统一标准,停药后易反复,治愈率不理想。且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实验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在中医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上能将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有效结合,增加统一的疗效标准及对疗效进行深入探讨,开发中药新制剂,从而使中医药治疗得到广泛推广,造福广大原发性痛经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

[1]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0,15(4):219-223.

[2]罗颂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罗元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9-60.

[3]邓海霞.王采文治疗原发性痛经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5):71-72.

[4]戚莎莉.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虚寒性痛经43例[J].中国校医,2008,22(2):240-241.

[5]匡丽君.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2):761.

[6]纪英霞,姜新道.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J].青岛医药卫生,2006,38(6):424.

[7]吴彦萍.自拟“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分析[J].甘肃中医,2006,19(7):36.

[8]秦婵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 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10):28.

[9]朱平东,彭树英.解郁拈痛散治疗原发性痛经[J].四川中医,2006,24(2):81-82.

[10]史晓林,杨爱民.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1994,14(5):17-18.

[11]殷红才.针灸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J].医药论坛杂志,2003,24(8):56.

[12]赵宁社.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15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2):43.

[13]黄荷风,何赛男.子宫前列腺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科学分册,1995,22(5):265-268.

[14]彭芝配,腾久祥,马薇,等.理气活血止痛法与痛经大鼠β-内啡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6):353-355.

[15]韩蓁.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7,8(1):1-2.

[16]李京龙,刘秀琴.维生素 B6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5):836.

[17]裴培田,王昕,赵一梅.舒经玫瑰胶囊对小鼠原发性痛经MAD、Ca2+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5):31-32.

[18]白石,袁丽江.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8):109-110.

[19]晏丽.维生素E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1):3069-3070.

[20]梁金艳,杨洲,陈静平.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93-194.

[21]金萍,沈利君.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8):954-955.

(本文编辑:董军杰)

R711.510.23;R711.510.5

A

1002-2619(2014)08-1252-03

1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江苏常州 213000

张璐(1987—),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中医妇科不孕症方向。

2014-03-03)

猜你喜欢

经行月经周期原发性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经行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经期为何睡不醒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月经期短的女人老的更快吗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